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把西周給作沒了,自己也死在亂軍之中。(也有歷史學家認為烽火戲諸侯是后人編的故事,因為所有史書上都沒有這個記載,而且烽火傳遞敵情主要是漢代的做法。不過周幽王治國昏庸,導致國家混亂,應該是事實。)諸侯推舉早先被周幽王廢掉的太子為繼任的周王,并護送他到東都洛邑(洛陽)繼位,就是周平王。從周平王東遷洛邑這一年(公元前770年)開始,視為西周結(jié)束,東周開始。周國名義上還是天子,但實力已經(jīng)淪為小國,經(jīng)常受人欺負,不過存續(xù)的時間還挺長,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國滅掉。從武王伐紂(公元前1046年)算起,周國共存在790年,但要把周作為一個朝代來論,那只能算西周那段時間,總共276年。
在周國強大,周王為天子的時代,中國是穩(wěn)定而和平的(這里說的“中國”和現(xiàn)在的中國概念不一樣,可以理解為中原地區(qū)的各個國家,他們把自己視為天下的正中,他們之外就是外國、是野蠻的地方,在信息和知識不發(fā)達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可理解的)。周國定下規(guī)矩(周禮),各諸侯國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必須遵守,誰違反了規(guī)矩,周王就帶領大家過去教訓他一頓。如今周國沒落了,就好像猴山上的猴王突然消失了,猴山的秩序一下子亂套了。一個舊的時代結(jié)束了,要想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可沒那么簡單,于是歷史上出現(xiàn)了一個新舊時代的轉(zhuǎn)換期,我們把它叫做春秋戰(zhàn)國,這個時期從東周開始(公元前770年)算起,到秦滅六國(公元前221年)為止。
先說說為什么叫春秋戰(zhàn)國。西周分封諸侯國,各國逐漸都任命史官,記載本國發(fā)生的大事(包括別國的大事)?!洞呵铩肥囚攪氖窌?,魯國史官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要匯總整理日常記錄的歷史,于是就把魯國的史書簡稱為《春秋》。為什么魯國的史書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代名詞?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聽從丞相李斯的建議,焚毀諸子百家的書籍,其中就包括六國的史書,但各留了一套,連同秦國史書一起存放在秦始皇的皇宮里,結(jié)果秦朝二世而亡,項羽一把火燒了咸陽,把這七國的史書全燒沒了。好在魯國出了一位孔子,他曾經(jīng)整理過《春秋》,成為儒家的一部經(jīng)典,儒家弟子眾多,秦始皇焚書時,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偷偷藏了一些書,還有人干脆幾人合作把書背了下來。所以秦亡之后,只有魯國的《春秋》流傳下來,讓我們能知道那段歷史。至于戰(zhàn)國,就是七個大國互相征戰(zhàn),這個比較好理解。
春秋戰(zhàn)國一般并稱,但春秋和戰(zhàn)國實際上是兩個歷史時期,因為它們體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我們分別介紹。先說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是什么特征?我歸納為三點:1、老規(guī)矩大家還記得,但都不當回事了;2、大魚吃小魚;3;大國爭霸,建立新的國際秩序。
第一個特點,史書上又叫禮崩樂壞?!吨芏Y》是禮樂并用的,禮不是見面打招呼這么簡單,它對各個等級的衣食住行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沒到這個等級,享受了這個等級的待遇,這是絕對禁止的。相應的,樂曲也分門別類,什么樣的音樂在什么樣的場合演奏,什么等級可以在家演奏什么規(guī)模的音樂,也都有明確規(guī)矩。周朝制定禮樂制度的用意就在于確定等級差異,使人們安心的在既定的規(guī)則下行動,以維持穩(wěn)定。你是低等級的,就老老實實聽高等級的話。
周國不行了,沒人監(jiān)督禮樂規(guī)則的執(zhí)行了,原來的秩序也就沒人遵守了。憑什么你能住十間屋,只準我住五間?我有錢我樂意,我要住二十間!你是公爵國,我是伯爵國,可我現(xiàn)在力量比你大得多了,憑什么要聽你的話,我得把你打得聽我的話!
但春秋時期畢竟距離西周比較近,禮樂的影響還在,雖然不被遵守了,但人們還都記得這些規(guī)矩,有的人還仍然愿意遵守。所以在春秋時期,禮樂的崩壞是一個逐漸的過程,那時的人們還多少保留了一些西周時的傳統(tǒng)。到了春秋晚期,以至戰(zhàn)國,西周的影響就幾乎沒有了。說了半天,西周的傳統(tǒng)到底是什么呢?這個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我們后邊結(jié)合具體的國家和歷史故事來講。
第二個特點,大魚吃小魚,這是禮崩樂壞的自然結(jié)果。周天子制定的等級制度不受尊重了,現(xiàn)實中比較地位高低也就靠力氣大小了,于是大國開始吞并小國,而且胃口越來越大。在西周剛建立,開始分封諸侯時,基本是一視同仁的。周國地域最大、力量最強,其他諸侯國都很小。西周能夠拿來分封的地方也就是現(xiàn)在的山東河南全境,河北山西的南部,陜西西南部,以及湖北北部一小部分,就這點地方,據(jù)說封了400個諸侯國,可以想象都不會有多大。
按照周公的設計,希望通過封建制度和禮樂規(guī)則把這個開國的格局永遠維持下去。愿望是美好的,但太難實現(xiàn)了。諸侯國的自然條件就算都完全平等,可是管理者的水平還不一樣啊,一兩百年下來,有的諸侯國越干越紅火,有的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到了春秋初年,大國小國的實力差距已經(jīng)非常明顯了,這時還有140多個諸侯國,其中實力最強的也就十來個,我們要記住的是晉國、楚國、齊國、秦國,這是當時第一流的強國。后來僅楚國就吞并了40多個小國家,到了春秋末期,也就剩下實力最強的這十來個國家。
第三個特點,大國爭霸。猴王不在了,大家搞內(nèi)訌,亂成一鍋粥。鶴蚌相爭,漁人得利,中原以外的國家,當時被稱為夷狄的,開始趁機而入。西邊有西戎,好在秦國比較厲害,能擋得住。北邊的北狄軍隊連續(xù)打敗了北方好幾個諸侯國,南邊的是楚,當時被稱為南蠻,不被視為中原國家,他更加厲害,吞并了很多諸侯國。東邊是齊國,他的東邊就是大海了,沒別的國家,而東南的吳國、越國要到春秋后期才厲害起來,所以齊國的地形比較有利,他是第一個稱霸的大國。
到了春秋中期,齊國站出來了:這樣亂下去不是辦法啊,最終大家都得玩完!周天子還在,我以他的名義號令天下,大家都聽我的,我來保護大家!這就叫尊王攘夷——大國打著周天子的名義,成為實際上的各國最高領導人,他出兵幫助邊境諸侯國對付夷狄國家,并且出面解決各國之間以及各國國內(nèi)的糾紛。
可以看出,大國爭霸是春秋初期的亂局逼出來的結(jié)果,沒有王了,有個霸主出來領頭,總比沒有秩序亂作一團要好。所以最初這個“霸”字,褒義多于貶義。可是后來的霸主私心越來越多,目的不再是維持過去的秩序,而是為了一己獨大,更多的兼并別人,這個“霸”字,就逐漸變成貶義更多了。
歷史上一直有春秋五霸的說法,但具體是哪五位評論不一,入圍國家有齊、晉、秦、楚、鄭、宋、吳、越,《史記》認為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認為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胡爸爸認為,鄭和宋有稱霸的嘗試,但畢竟實力有限,應排除掉,秦穆公沒有會盟過中原諸侯,只能說是西部霸王,所以荀子的五霸比較有道理。但秦穆公也是一位重要人物,下面我們通過這六位的故事來大致描繪一下春秋時期的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