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相傳由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 清翟灝在其《通俗編·文學(xué)·打油詩》中,曾引張打油《詠雪》云: 江上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張打油固然算不得詩詞大家,但寫有這類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詩打油的,其實不泛名流。 其實,打油詩不但流行于市井之中,詩仙詩圣等名人文豪,也曾寫過一些口語化的打油詩,不信你看: 李白《題黃鶴樓》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注:李白登黃鶴樓欲題詩,見崔顥《黃鶴樓》,擱筆嘆服。打油詩雖然很有氣魄,但也挺搞笑的! 李白《戲杜甫詩》: 飯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 注:對于寫給前輩崔顥的打油詩,雖然搞笑但也大有恭敬之意,而寫給小輩杜甫的打油詩,就滿是調(diào)侃戲虐之味了。 杜甫《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zhuǎn)饑寒。 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 注:大詩人落魄到要靠他人接濟(jì)才能度日,也是夠悲催的,眼看斷糧了,只能打油自遣,不禁讓人唏噓啊。 不但詩仙詩圣寫過打油詩,很多大詩人都有寫過字白易懂的詩作,比如: 蘇東坡《喜兒》: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注:這首詩表面上是為孩兒而寫,而且其期待明顯地有悖于常情,卻抒發(fā)滿腔激憤,諷刺了當(dāng)時“愚且魯”的公卿,鞭撻了不公正的社會現(xiàn)實。 明·解縉《春雨》 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 滑到解學(xué)士,笑壞一群牛。 注:自己下雨路滑摔跤,自嘲之余還不忘調(diào)笑圍觀群臣,解學(xué)士才思機(jī)鋒,可見一斑。 這種化解尷尬的方法值得借鑒! 蘇東坡《竹筍燜肉》: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不過,善作打油詩的蘇東坡,也曾被人戲弄過——廣東有一為夫送飯的老婦,是個地道的鄉(xiāng)巴佬,一次為蘇東坡逃逗,她反唇相譏,出口成詩。詩云: 蓬發(fā)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 是非只為多開口,記否朝廷貶汝無? 這首打油詩前兩句出自蘇東坡之口,后兩句為老婦人所言。 當(dāng)時大名鼎鼎的蘇東坡謫貶廣東后,幾乎家喻戶曉,無人不知。 顯然,老婦人這兩句打油詩是針對蘇東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蘇東坡的老底、瘡疤,戳到了他的痛處。 歐陽修《猜謎》: 大雨嘩嘩飄濕墻,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guān)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zhàn)場。 注:據(jù)說這首打油詩寫于一次飯后。 歐陽修到一家新開張的酒家吃完飯后,店主詢問菜的味道如何。 歐陽修于是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題寫了這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檐”,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清·孫維奇《諷“到此一游”詩》 粉白墻上狗屁多,不成詩文不成歌。 如若是有真才學(xué),為何當(dāng)年不登科? 在名勝古跡亂涂亂抹,看來古已有之。據(jù)說此詩乃清代舉人孫維奇一日去安徽姥山游覽,發(fā)現(xiàn)塔壁上刻著“×××來此”、“×××到此一游”以及一些粗話、臟話等,甚為反感,遂寫下一首打油詩予以辛辣諷刺。 楊萬里《早餐》: 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dāng)早餐。 注:宋代詩人楊萬里,每日堅持晨讀,十分刻苦,不許人去打擾,每每忘記了早餐。還寫就一首打油詩作為自嘲。 唐伯虎《除夕》: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閑無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注: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一度因生活困頓不堪,到了除夕年貨還沒置辦齊全,一首打油詩生動地吟出一種別樣的“除夕”味道…… 名人打油詩還有很多,比如: 司馬光《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歸一望。 鄭板橋《詠雪》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飛入蘆花總不見。 李調(diào)元《詠麻雀》 一窩一窩又一窩,三四五六七八窩。 食盡皇王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打油詩既是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假丑惡的表達(dá),也是對真善美的流露。通過幽默風(fēng)趣的表現(xiàn)方式,告訴了世人打油詩的魅力:趣味、知識、故事、通俗。 文化名人周作人說:“思想文藝上的旁門往往比正統(tǒng)更有意思,因為更有勇氣和生命?!敝茏魅藢ε蚤T文藝的高度評價,也適用于對眾多名人打油詩的評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