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園(20)畬族 我國境內(nèi)的畬族總?cè)丝诩s為71萬人,分布在閩、浙、贛、黔、皖、湘七省,其中九成以上居住在浙江、福建山區(qū)。 關(guān)于畬族的來源,民間說法不一,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畬族、瑤同族;另一種認為畬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 畬瑤同源說的主要依據(jù)是,在漢文史書上往往把畬族叫“瑤人”或“畬瑤”,畬族的族譜中多稱自己為“瑤人”或“瑤家”;分布在粵東的畬族,被漢人成為“畬人”,但在增城、博羅被稱為“山瑤”;畬族保存的《開山公據(jù)》和部分瑤族的《遷徙榜牒》都同樣流傳著具有氏族圖騰的信仰殘余。 主張畬族是“古越人”的后裔的說法,是根據(jù)漢文史書中關(guān)于越、畬地理分布的對照。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的偶同或從字意、字音的演變?nèi)ネ普摚约爱?、越乃古越人的后裔。此外,還有“東夷說”、“廣東土著說”、“福建土著說”等。 畬字的來歷甚古,至少早在春秋時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只是南宋末年才開始被用作民族的名稱。元代以來,“畬民”逐漸被作為畬族的專用名稱。新中國成立以后,畬族正式確定為統(tǒng)一的民族名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