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的發(fā)家史可比太平軍復雜多了,早在嘉慶年間“捻子”“捻匪”等詞就已出現(xiàn)在當時清朝大臣的奏折中。所謂“捻匪”也就是“股匪”的意思,指的是流竄在安徽廬州、鳳陽、潁州、亳州及河南汝州、南陽、光州、陳州一帶的區(qū)域性土匪團伙。 據當時的清朝大臣和后來史學界考證,“捻匪”的源起和早期骨干分子正是白蓮教起義的殘部,清朝史料中就記述稱“向有白蓮遺黨……號曰紅胡匪,每一股謂之一捻,是為捻匪之始”。 目前大致可推斷“捻匪”在嘉慶統(tǒng)治前期(1804年左右)就已出現(xiàn),但很長一段時間里“捻匪”都只是聚眾從事?lián)尳倮账?、販賣私鹽、吃大戶、賭博偷竊等非法活動,并未完全脫離農業(yè)生產,也基本上沒有抗差、抗糧等公開與官府造反作對之舉。 但由于白蓮教義的影響,“捻匪”一直存在“反清復明”的思想,只是因力量不夠、時機未成熟而沒有付諸實踐。等到咸豐年間太平軍興起后,特別是1853年太平軍北伐部隊正好途經“捻子”根據地,這下才真正“干柴遇上烈火”,打家劫舍的“捻匪”由此開始向以推翻清廷統(tǒng)治為長遠目標的捻軍轉型。 捻軍內部構成十分龐雜——1855年雉河集會盟后捻軍公推張樂行為“大漢盟主”,并確立了黃、白、紅、藍、黑5旗軍制,各大旗多以宗族、姻親、血緣關系吸納同族、同姓人加入,內部則以宗親觀念為紐帶維系凝聚力,實行家長式統(tǒng)治。 此外,由于局勢動蕩,大量貧苦農民、無業(yè)流民、礦工、船夫、散兵游勇、盜賊無賴也都紛紛加入捻軍,因此短時間內捻軍就擴大到20萬人左右。但從戰(zhàn)斗力上來講,捻軍還是差得很多,1862年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率清軍4萬余人進攻據守雉河集一帶的捻軍主力,殲滅2萬余人(張樂行等重要首領陣亡),捻軍寨堡全部被摧毀,大本營雉河集也變成一片瓦礫。 雖然后來與太平軍余部合編后組建的新捻軍一度重振旗鼓,采取運動戰(zhàn)對付清軍,并取得了1865年4月下旬殲滅僧格林沁以下7000精銳的輝煌勝利,但由于捻軍錯誤地分散兵力,又缺乏穩(wěn)固根據地,最終在李鴻章指揮的清軍和地主團練圍追堵截下遭到失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