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來自我的好友:三由。
▽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的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個人的心態(tài)和行為。但是,我們往往忽略另一個關鍵因素——思維。 為什么有些人很聰明? 為什么有些人事業(yè)有成? 他們面對機遇或者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呢? 舉個學業(yè)上的例子: 在北大被聰明人虐了三年的朋友說,那些比他優(yōu)秀的人思維方式的確異于常人:首先,聰明的人對“難”更鈍感,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更輕松地面對陡峭的學習曲線。其次在于他們可以更長時間地保持清晰的思維,專注地思考。 雖然北大人在智力上可能的確略優(yōu)于普通人,但我更相造成差距的是長久以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不管是學業(yè)事業(yè)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通人面對困難時抱怨、解決困難時退縮等類似的弱者思維,才是普通人一直普通的原因。 那么生活中常見的弱者思維有哪些呢?今天與大家分享幾種典型的弱者思維。 01 遇事愛抱怨 我們常被告誡,不要與愛抱怨的人交朋友,可有時自己也偶爾抱怨不迭。弱者思維的第一表現(xiàn)就是遇事愛抱怨。生活中遇到不順,不去反觀自己,也不去平復心態(tài)想著如何解決,反而開啟“祥玲嫂”模式:抱怨身邊的人、抱怨社會規(guī)則、抱怨整個世界...... 可惜,抱怨并不能解決問題,抱怨只是證明了自己的弱者身份,沒有能力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走不出眼下的困境而已。講真,持續(xù)這樣的抱怨,只會讓我們越來越成為生活的弱者。 在乙方工作多年,不抱怨是我們的企業(yè)文化,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在公司抱怨客戶,長此以往大家都練就了一身生氣也要保持微笑的“好武功”,因為無論甲方爸爸多么讓你抓狂,你想順利完成項目的話只能是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在辦公室破口大罵還不忘畫個圈圈詛咒人家。 一旦你開啟抱怨的模式,你就輸了,輸在了你的心態(tài)上。你陷入糟糕的負面情緒里,把能量消耗在訴苦上,擾亂了本身的工作節(jié)奏不說,還引起對客戶的抵觸心理,導致之后的對接工作難上加難。 聰明人往往拒絕抱怨思維,不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不把時間和能量浪費在無意義的喋喋不休上。他們充滿了自信,即使在困境面前也堅決相信自己,比起抱怨外界更愿意自我反省。這種自信、不推脫的思維方式可以讓他們即使在混亂的狀態(tài)中也能游刃有余。 02 付出一點,立即要求回報 弱者思維的第二表現(xiàn)就是希望“立竿見影”。自認為付出了一些努力、做了一些堅持,然后就覺得應該馬上有回報,如果沒有達到心理預期就開始懷疑、抱怨、憤怒甚至是放棄。 心理學有一個關于“延遲滿足感”的“糖果實驗”:米切爾將50名4歲兒童帶到一間空房子里,每人發(fā)一粒糖果,然后告訴小朋友他會出去一下,如果他回來的時候,有小朋友沒吃掉這粒糖,他會再給這些小朋友一粒糖。結果,只有1/3的小朋友堅持沒有吃這粒糖。 所謂延遲滿足能力是一種心理成熟的表現(xiàn),它是一種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間表現(xiàn)出的自我控制的能力。 對這些孩子進行了12-14年的跟蹤調查后發(fā)現(xiàn),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很少在困難面前低頭,具有責任心和自信心,也更容易贏得他人的信任。而那些急不可耐、經不起誘惑的孩子,在成年后遇到挫折容易心煩意亂,遇到壓力會退縮不前、逃避挑戰(zhàn)。 懂得延遲滿足感,具有自律精神的人,無論是對投資還是工作都會有一種循序漸進的感覺,懂得萬事萬物都需要時間,所以他們用自律與等待成就自己。 03 看不上新鮮事物,還總是嘲笑 還有一種弱者思維,就是拒絕嘗試新鮮事物,思想陳舊還固執(zhí)己見。他們拒絕深度思考,對于新鮮事物大多持批判態(tài)度,卻忘記了任何新鮮事物都是屬于我們個人發(fā)展的助推工具,一旦運用得好,就能事半功倍。 比如當年阿里巴巴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很多人并不看好甚至懷疑電子商務,認為馬云不過是異想天開。其中嘲諷馬云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慧聰網的總裁郭凡生——那個時代最成功的企業(yè)家,可謂是商業(yè)傳奇。 當年的他并不看好互聯(lián)網行業(yè),還嘲諷馬云“有時間多去學習,少吹?!?。而到現(xiàn)在,慧聰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甚至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企業(yè),郭凡生的自大讓他錯過了商機,與時代潮流脫軌,終于讓慧聰不復當年,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其實,對新生事物的否定與嘲諷,表面看似狂妄自大本質上卻是內心的自卑和脆弱,跟不上時代潮流,看不清發(fā)展趨勢,所以只能原地踏步,去自我麻痹和自我開脫。 弱者思維還有很多,這只是典型的幾種。生活當中,每當我們覺得前途迷茫、羨慕別人收獲滿滿的時候,不如停下來反觀自己,警惕自己陷入弱者思維的陷阱,及時拆掉思維的墻,那么可能前路又豁然開朗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