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高爐爐況判斷 要保持高爐優(yōu)質、高產(chǎn)、低耗、長壽,首先就是維持高爐爐況的穩(wěn)定順行。從操作方面來看,維持高爐爐況的穩(wěn)定順行主要是協(xié)調好各種操作制度的關系,做好日常調劑。正確判斷各種操作制度是否合理,并準確地進行調劑,掌握綜合判斷高爐行程的方法與調劑規(guī)律,顯得尤為重要。觀察爐況的內容主要就是判斷高爐爐況變化的方向與變化的幅度。這兩者相比,首先要掌握變化的方向,使調劑不發(fā)生方向性的差錯。其次,要掌握各種參數(shù)波動的幅度。只有正確掌握高爐爐況變化的方向和各種數(shù)據(jù),調劑才能恰如其分。 常見的爐況判斷方法有直接判斷法和利用儀器儀表進行判斷。 一.直接觀測法 高爐爐況的直接判斷包括看出鐵、看渣、看風口、看料速和探尺運動狀態(tài)等,這是判斷爐況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對監(jiān)測儀表不足的小型高爐更為重要。雖然直接判斷法缺乏全面性,并且在時間上有一定的滯后性,但由于其具有直觀和可靠的特點,因此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觀察方法,也是高爐工長必須掌握的技能。 (一)看出鐵 主要看鐵中含硅與含硫情況,它的變化能反映爐缸熱制度、造渣制度、送風制度、裝料制度的變化情況。判斷生鐵含硅高低,主要以鐵水流動過程中火花大小、多少,以及試樣冷卻后的斷口顏色為依據(jù)。 鐵水含硅低時,在出鐵過程中,火花矮而多;鐵水流動性好,不粘鐵溝,鐵樣斷口為白色。隨著鐵水含硅量的提高,火花逐漸變大、變少,當含硅量超過3.0%時就沒有火花了,同時鐵水流動性也越來越差,粘鐵溝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鐵樣斷口逐漸由白變灰,結晶顆粒加粗。 看火花估計含硅量要綜合看出鐵的全過程。既要看主溝火花的多少,又要看小坑出口及其他地方的火花情況,同時還要注意鐵水的流速對火花的影響,一般流速快時火花多,這要與硅過低的情況區(qū)分開來。目前大型高爐鐵溝都加溝蓋,很難通過看火花來判斷含硅量,這時可以通過看鐵樣斷口來判斷爐溫。 看生鐵含硫情況是以鐵水表面“油皮”多少和凝固過程中表面裂紋的變化及鐵樣斷口來觀察。鐵水表面“油皮”多,凝固時表面顫動,裂紋大,形成凸起狀,并有一層黑皮,鐵樣斷口為白色,呈放射狀針形結晶,鐵樣質脆易斷時生鐵含硫高。隨著生鐵“油皮”減少,凝固時裂紋變小,形狀下凹,鐵質堅硬,斷口白色減少則生鐵含硫降低。高硅高硫時鐵樣斷口雖然是灰色的,但布滿白色星點。生鐵含硅含硫量直接反映了爐缸熱制度與造渣制度是否合理。 高爐爐溫充足時,生鐵中[Si]升高而[S]降低。爐涼時,生鐵中[Si]降低而[S]升高;當爐缸溫度發(fā)生變化時,生鐵中[S]的波動幅度比[Si]大。在爐渣成分基本不變的條件下,生鐵含[Si]量增加,爐缸溫度也相應增加。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可以用生鐵含[Si]量來判斷爐缸溫度,生鐵中含[S]量的變動成為判斷爐缸溫度變化趨勢的標志。 1.看火花判斷含硅量 (1)冶煉鑄造生鐵。 當[Si]大于2.5%時,鐵水流動時沒有火花飛濺; 當[Si]為2.5%~l.5%時,鐵水流動時出現(xiàn)火花,但數(shù)量少,火花呈球狀; 當[Si]小于1.5%時,鐵水流動時出現(xiàn)的火花較多,跳躍高度降低,呈絨球狀火花。 (2)冶煉煉鋼生鐵。 當[Si]為1.0%~0.7%時,鐵水流動時火花急劇增多,跳躍高度較低; 當[Si]小于0.7%時,鐵水表面分布著密集的針狀火花束,非常多而跳得很低,可從鐵口一直延伸到鐵水罐。 目前,高爐主要以冶煉低硅生鐵為主,硅含量一般在0.3%~0.6%之間,應掌握這個區(qū)間內火花的變化情況。
2.看試樣斷口及凝固狀態(tài)判斷含硅量 (1)看斷口。 1)冶煉鑄造鐵: 當[Si]為1.5%~2.5%時,模樣斷口為灰色,晶粒較細; 當[Si]大于2.5%時,斷口表面晶粒變粗,呈黑灰色; 當[Si]大于3.5%時,斷口逐漸變?yōu)榛疑?,晶粒又開始變細。 2)冶煉煉鋼生鐵: 當[Si]小于l.0%時,斷口邊沿有白邊; 當[Si]小于0.5%時,斷口呈全白色; 當[Si]為0.5%~l.0%時,為過渡狀態(tài),中心灰白,[Si]越低,白邊越寬。 (2)看凝固狀態(tài)。 鐵水注入模內,待冷凝后,可以根據(jù)鐵模樣的表面情況來判斷。 當[Si] 小于1.0%時,冷卻后中心下凹,生鐵含[Si]越低,下凹程度越大; 當[Si]為1.0%~l.5%時,中心略有凹陷; 當[Si]為1.5%~2.0%時,表面較平; 當[si]大于2.0%以后,隨著[Si]的升高,模樣表面鼓起程度越大。 3.用鐵水流動性判斷含硅量 在生鐵含[S]合格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鐵水的流動性來判斷爐溫。 (1)冶煉鑄造生鐵。 當[Si]為1.5%~2.0%時,鐵水流動性良好,但比煉鋼鐵黏些; 當[Si]大于2.5%時,鐵水變黏,流動性變差,隨著[Si]的升高黏度增大。 (2)冶煉煉鋼生鐵。 鐵水流動性良好,不粘溝。 4.生鐵含[S]的判斷 (1)看鐵水凝固速度及狀態(tài)。 1)當[S]小于0.04%時,鐵水很快凝固; 2)當[S]在0.04%~0.06%時,稍過一會兒鐵水即凝固,生鐵含[S]越高,凝固越慢,含[S]越低,凝固越快; 3)當[S]在0.03%以下時,鐵水凝固后表面很光滑; 4)當[S]在0.05%~0.07%時,鐵水凝固后表面出現(xiàn)斑痕,但不多; 5)當[S]大于0.1%時,表面斑痕增多,[S]越高,表面斑痕越多。 (2)看鐵水表面油皮及樣模斷口。 1)當[S]小于0.03%時,鐵水流動時表面沒有油皮; 2)當[S]大于0.05%時,表面出油皮; 3)當[S]大于0.1%時,鐵水表面完全被油皮覆蓋。 (3)將鐵水注入鐵模,并急劇冷卻,打開斷口觀察。 1)當[S]大于0.08%時,斷口呈灰色,邊沿呈白色; 2)當[S]大于0.1%時,斷口為白口,冷卻后表面粗糙,如鐵水注入鐵模,緩慢冷卻,則邊沿呈黑色。 出鐵過程中前后期鐵水成分變化不大,一般說明爐缸工作均勻,爐況正常。若相差較大,說明爐溫向某個方向發(fā)展,據(jù)此可掌握爐況發(fā)展的趨勢 (二)看爐渣 爐渣是高爐冶煉的副產(chǎn)品,它反映高爐冶煉的結果,可以用爐渣外觀和溫度來判斷爐渣成分及爐缸溫度。 “煉好鐵必須先煉好渣”,只有爐渣溫度和成分適當,高爐生產(chǎn)才會正常。渣是直接判斷爐況的重要手段。一看渣堿度,二看渣溫,三看渣的流動性及出渣過程中的變化。 1.用爐渣判斷爐缸溫度 爐缸溫度通常是指爐渣與鐵水的溫度水平。爐熱時,渣溫充足,光亮奪目。在正常堿度時,爐渣流動性良好,不易粘溝。上下渣溫基本一致。渣中不帶鐵,上渣口出渣時有大量煤氣噴出,渣流動時,表面有小火焰。沖水渣時,呈大的白色泡沫浮在水面。
爐涼時,渣溫逐漸下降,渣的顏色變?yōu)榘导t,流動性差,易粘溝,渣口易被凝渣堵塞,打不開;上渣帶鐵多,渣口易燒壞,噴出的煤氣量少,渣面起泡,渣流動時,表面有鐵花飛濺。沖水渣時,沖不開,大量黑色硬塊沉于渣池。 2.用上下渣判斷爐缸工作狀態(tài) 爐缸工作均勻時,上下渣溫基本一致。當爐缸中心堆積時,上渣熱而下渣涼。放上渣時,開始爐渣溫度高而后溫度低;邊沿堆積時,上渣涼而下渣熱,有時渣口打不開,放上渣時,爐渣開始溫度低而后溫度升高。當爐缸圓周工作不均勻時,各渣口渣溫和上、下渣溫相差較大。高爐偏料或產(chǎn)生管道時,低料面一側或接近管道處的渣口比另一側渣口溫度低。 3.用渣樣判斷爐缸溫度及堿度 用樣勺取樣,待冷凝后,觀察斷口狀況,可用來判斷爐缸溫度及爐渣堿度。 (1)當爐溫和堿度高時,渣樣斷口呈藍白色,這時爐渣二元堿度為1.2~1.3左右?! ?br>(2)若斷口呈褐色玻璃狀并夾有石頭斑點,表明爐溫較高,其二元堿度為l.10~1.20 左右。 (3)如果斷口邊沿呈褐色玻璃狀,中心呈石頭狀,一般稱之為灰心玻璃渣,表明爐溫中等,堿度為1.0~1.1左右。 (4)如果二元堿度為1.3以上時,冷卻后,表面出現(xiàn)灰色粉狀風化物。 (5)當堿度小于1.0時,將逐漸失去光澤,變成不透明的暗褐色玻璃狀渣,易脆。 (6)低溫爐渣,其斷面為黑色,并隨著渣中FeO增加而加深,一般渣中FeO大于2%渣就變黑了。 (7)嚴重爐涼時,渣會變得像瀝青樣。 (8)渣中含MnO多時,渣呈豆綠色。 (9)渣含Mg0較多時,渣呈淺藍色;MgO再增加時,渣逐漸變成淡黃色石狀渣,如MgO大于l0%,爐渣斷面為淡黃色石狀渣。 (10)在酸性渣范圍內,渣表面由粗糙變?yōu)楣饣泄鉂蓵r,說明堿度由高到低,渣易拉絲,渣呈酸性;在堿性渣范圍內的爐渣斷口呈石頭狀,表面粗糙。 此外,在看渣時,還應注意比較上渣與下渣的渣溫和堿度是否均勻。出渣時前后渣溫變化預示著爐況涼熱的趨勢,這對全面掌握爐缸工作狀態(tài)和爐缸溫度水平都有很大益處。
(三)看風口 高爐風口,不僅能反映爐缸熱制度,也能反映送風與爐料下降的情況。爐熱時,風口明亮,焦炭活躍,無大塊生降;爐涼時風口發(fā)暗,生降多,甚至某些風口出現(xiàn)涌渣、掛渣。在觀察風口時,應注意煤氣流分布情況,邊緣發(fā)展時風口明亮但爐溫不高。在噴煤高爐看風口時,還應注意風口前煤粉的燃燒情況,防止煤粉噴吹在圓周方向上不均勻。 風口區(qū)是高爐內溫度最高的區(qū)域。通過觀看焦炭在風口區(qū)的運動狀態(tài)和明亮程度,可以判斷爐缸圓周各點的工作情況、溫度和順行情況。經(jīng)常觀察風口可以為操作者提供較早的爐況變化情況,能夠做出及時的調節(jié),確保高爐穩(wěn)定順行。 1. 用風口判斷爐缸工作狀態(tài) 爐缸狀態(tài)均勻、活躍是高爐順行的一個重要標志。 (1)各風口明亮均勻,說明爐缸圓周各點溫度均勻。 (2)各風口焦炭運動活躍均勻,則爐缸圓周各點鼓風動能適當。 風口明亮均勻、焦炭運動活躍均勻說明爐缸圓周各點工作正常。 2.用風口判斷爐缸溫度 高爐爐況正常,爐溫充足時,風口明亮,無生降,不掛渣。在生產(chǎn)中可以通過風口的變化來判斷爐況的變化: (1)爐溫下降時,風口亮度也隨之變暗,有生降出現(xiàn),風口同時掛渣。
操作
(2)在爐缸大涼時,風口掛渣、涌渣、甚至灌渣。 (3)爐缸凍結時,大部分風口會灌渣。 (4)如果爐溫充足時風口掛渣,說明爐渣堿度可能過高。 (5)爐溫不足時,風口周圍掛渣。 (6)風口破損時,局部掛渣。 在觀察風口時,以上幾種情況應進行區(qū)別,防止調劑手段失當。 3.用風口判斷順行情況 高爐順行時各風口明亮但不耀眼,而且均勻活躍。每小時料批數(shù)均勻穩(wěn)定,風口前無生降,不掛渣,風口破損少。 高爐難行時,風口前焦炭運動呆滯。懸料時,風口焦炭運動微弱,嚴重時停滯。 當高爐崩料時,如果屬于上部崩料,風口沒有什么反映。若是下部成渣區(qū)崩料很深時,在崩料前,風口表現(xiàn)非常活躍,而崩料后,焦炭運動呆滯。 高爐發(fā)生管道行程時,正對管道方向。在管道形成初期風口很活躍,循環(huán)區(qū)也很深,但風口不明亮;當管道崩潰后,焦炭運動呆滯,有生料在風口前堆積。爐涼若發(fā)生管道崩潰,則風口灌渣。冶煉鑄造生鐵時這種現(xiàn)象較少,而冶煉煉鋼生鐵時較多。當高爐熱行時,風口光亮奪目,焦炭循環(huán)區(qū)較淺,運動緩慢。 如果發(fā)生偏料時,低料面一側風口發(fā)暗,有生料和掛渣。爐涼時則涌渣、灌渣。 4.用風口判斷大小套漏水情況 當風口小套燒壞漏水時,風口將掛渣,發(fā)暗,并且水管出水不均勻,夾有氣泡,出水溫度差升高。 由于各風口對爐況的反應不可能同樣靈敏,要著重看反應靈敏的風口,并與其他風口的情況相結合。 (四)看料速和探尺運動狀態(tài) 高爐下料速度受風量大小、批重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戳纤僦饕潜容^下料快慢及均勻性,看每小時下料批數(shù)和兩批料的間隔時間。探尺運動狀態(tài)直接表示爐料的運動狀態(tài),真實反映下料情況。 爐況正常時,探尺均勻下降,沒有停滯和陷落現(xiàn)象;爐溫向涼時,每小時料批數(shù)增加;而向熱時,料批數(shù)減少;難行時,探尺呆滯。 探尺突然下降300 mm以上時,稱崩料;如果探尺不動時間較長稱為懸料;如探尺間經(jīng)常性地相差大于300 mm時,稱為偏料(可結合爐缸爐溫來判斷),偏料屬于不正常爐況。如兩探尺距離相差很大,若裝完一批料后,距離縮小很多時,一般由管道引起。 在送風量及礦石批重不變的情況下,探尺下降速度間接地表示爐缸溫度變化的動向及爐況的順行情況。 通過爐頂攝像裝置觀看爐頂料流軌跡和料面形狀,中心氣流和邊沿氣流的分布情況,還能看到管道、塌料、坐料和料面偏斜等爐內現(xiàn)象。觀察時要注意安裝位置的對應關系,保證采取的布料措施合適。 直接觀測法的經(jīng)驗需要在長期生產(chǎn)中實踐,不斷總結,通過可靠的觀察,判斷爐況波動。 二.儀器儀表監(jiān)測(間接觀察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高爐監(jiān)測范圍越來越廣,精度越來越高,已成為判斷爐況的主要手段。監(jiān)測高爐生產(chǎn)的主要儀器儀表,按測量對象可分為以下幾類: 壓力計類:有熱風壓力計、爐頂煤氣壓力計、爐身靜壓力計、壓差計等。 溫度計類:有熱風溫度計、爐頂溫度計、爐喉十字溫度計、爐墻溫度計、爐基溫度計、冷卻水溫度計和風口內溫度計、爐喉熱成像儀等。 流量計類:有風量計、氧量計、冷卻水流量計等。 此外還有爐喉煤氣分析、荒煤氣分析等。 在這些儀表中反映爐況變化最靈敏的是爐體各部靜壓力計、壓差計。高爐可視為上升煤氣與下降爐料的逆流容器。搞好順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減少料柱對上升煤氣的阻力或上升煤氣對料柱的浮力。反映這一相對運動情況的重要指標是上升煤氣在各部位的壓頭損失。不論是原燃料質量變化,送風制度、裝料制度的變化,還是熱制度與造渣制度變化,所產(chǎn)生的煤氣體積變化或通道透氣性變化,都先反映到這些儀表上。實踐中體會到,它比風壓、頂壓等儀表反映早,并且它安裝的層次多,各方向都有,能確切地指示出妨礙順行的部位與方向。目前使用的各種儀表中,能反映爐內透氣性比較靈敏的儀表是透氣性指數(shù),它不僅反映整個高爐的壓差變化,還反映壓差與風量之間的關系;它不僅是良好的判斷爐況的儀表,還能很好地指導高爐操作,每座高爐都有自己不同條件的順行、難行、管道、懸料等透氣性指數(shù)范圍。
操作
(一)利用CO2曲線判斷高爐爐況 1.爐剖面變化與爐缸工作狀態(tài)同CO2曲線的關系 爐況正常時,在焦炭、礦石粒度不均勻的條件下,有較發(fā)展的兩道煤氣流,即高爐邊沿與中心的氣流都比中間環(huán)圈內的氣流相對發(fā)展,這有利于順行,同時也有利于煤氣能量的利用(如果高爐原燃料質量好,粒度均勻,可以使這兩道煤氣流弱一些)。這種情況下形成邊沿與中心兩點CO2含量低,而最高點在第三點的雙峰式曲線。如果邊沿與中心兩點CO2含量差值不大于2%,這時爐況順行,整個爐缸工作均勻、活躍,其曲線呈平峰式。 如果高爐煤氣流分布失常,爐況難行,可以從煤氣曲線中顯示出來,其曲線的特征是: (1)爐缸中心堆積時,中心氣流微弱,邊沿氣流發(fā)展,這時邊沿第一點與中心點CO2差值大于2%(針對某些工廠的高爐而言,下同),有時邊沿很低,最高點移向第四點,嚴重時移向中心,其CO2曲線呈饅頭狀。 (2)爐缸邊沿氣流不足,而中心氣流過分發(fā)展時,由于中心氣流過多,而使中心氣流的CO2%值為曲線的最低點,而最高點移向第二點,嚴重時移向第一點,邊沿與中心CO2%差值大于2%,其曲線呈“V”形。 (3)高爐結瘤時,使第一點的CO2值升高,爐瘤越大,CO2值越高,甚至第二點、第三點也升高,而爐瘤表面上方的那一點CO2值最低。如果一側結瘤時,則一側煤氣曲線失常;圓周結瘤時,CO2曲線全部失常。 (4)高爐產(chǎn)生管道行程時,管道方向第一、第二點CO2值下降,其他點則正常,管道方向最高點移向第四點。 高爐崩料、懸料時,曲線紊亂,無一定規(guī)則形式,曲線多數(shù)表示平坦,邊沿與中心氣流都不發(fā)展。 2.爐溫與CO2曲線的關系 CO2曲線也可用來預測爐溫發(fā)展趨勢。 當CO2曲線各點CO2值普遍下降時,或邊沿一、二、三點顯著下降,表明爐內直接還原度增加,或邊沿氣流發(fā)展,預示爐溫向涼。同時,混合煤氣中CO2值也下降。煤氣曲線由正常變?yōu)檫呇貧饬靼l(fā)展,預示在負荷不變的條件下爐溫趨勢向涼,煤氣利用程度降低。 當邊沿一、二、三點普遍上升,中心也上升時,則表示在負荷不變的條件下,煤氣利用程度改善,間接還原增加,預示爐溫向熱。同時,混合煤氣中CO2值也將升高,把兩者結合起來判斷,可以為操作者指出調節(jié)的方向。 3.爐況與混合煤氣成分的關系 利用CO和CO2含量的比例能反映高爐冶煉過程中的還原度和煤氣能量利用狀況。 一般在焦炭負荷不變的情況下CO/CO2值升高,說明煤氣能量利用變差,預示高爐向涼;CO/CO2值降低,則說明煤氣能量利用改善,預示爐子熱行。 (二)利用熱風壓力、煤氣壓力、壓差判斷爐況 煤氣產(chǎn)生于爐缸,煤氣壓力接近于熱風壓力。熱風壓力計安裝在熱風總管上。熱風壓力可反映出爐內煤氣壓力與爐料相適應的情況,并能準確及時地說明爐況的穩(wěn)定程度,是判斷爐況最重要的儀表之一。因為熱風壓力與爐料粉末的多少、焦炭強度、風量、爐溫、噴吹燃料量以及爐缸渣鐵量等因素有關??梢哉f高爐各基本制度的變化均能從熱風壓力表上看出征兆。在一定的冶煉條件下,風量與風壓成一定的比例關系,每座高爐適宜的風壓水平可通過生產(chǎn)實踐去摸索。 爐頂煤氣壓力計安裝在爐頂煤氣上升管上,它代表煤氣在上升過程中克服料柱阻力而到達爐頂時的煤氣壓力,簡稱爐頂煤氣壓力。常壓高爐的爐頂煤氣壓力對判斷爐況有一定的作用,常壓高爐爐況正常時,煤氣壓力穩(wěn)定(大鐘打開向爐喉布料時爐頂煤氣壓力出現(xiàn)周期性瞬時下降,屬正常情況。)若爐頂壓力經(jīng)常出現(xiàn)向上或向下的波動,表示煤氣流分布不穩(wěn)或發(fā)生管道和崩料。懸料時,由于爐內不易接受風量,產(chǎn)生的煤氣量少,爐頂煤氣壓力明顯降低。在看爐頂煤氣壓力表數(shù)值時,應防止假象(如測量元件堵塞時,則讀數(shù)很小或為零;當煤氣清洗系統(tǒng)積灰時,則壓力較高),應與風量、熱風壓力表結合起來觀察與判斷(因為它還與風量、爐頂煤氣放散閥開度以及爐況波動等因素有關)。
操作
熱風壓力與爐頂壓力的差值近似于煤氣在料柱中的壓頭損失,稱為壓差。熱風壓力計更多地反映出高爐下部料柱透氣性的變化,在爐頂煤氣壓力變化不大時,也表示整個料柱透氣性的變化;而爐頂煤氣壓力計能更多地反映高爐上部料柱透氣性的變化。 當爐溫向熱時,由于爐內煤氣體積膨脹,風壓緩慢上升,壓差也隨之升高,爐頂煤氣壓力則很少變化,高壓爐頂操作時更是如此。 當爐溫向涼時,由于煤氣體積縮小而風壓下降,壓差也降低,爐頂壓力變化不大或稍有升高(常壓爐頂操作)。 煤氣流失常時,下料不順,熱風壓力劇烈波動。 高爐順行時,熱風壓力相對穩(wěn)定,爐頂壓力也相應穩(wěn)定,因此,壓差只在一個小范圍內波動。 高爐難行時,由于料柱透氣性相對變差,使熱風壓力升高,而爐頂壓力降低,因此壓差升高;高壓爐頂操作時雖然爐頂煤氣壓力不變,因熱風壓力的升高,壓差也是增加的。 高爐崩料前熱風壓力下降,崩料后轉為上升,這是由于崩料前高爐料柱產(chǎn)生明顯的管道,而崩料后料柱壓縮,透氣性變壞。 高爐懸料時,料柱透氣性惡化,熱風壓力升高,壓差也隨之升高。 (三)利用冷風流量計判斷爐況 冷風流量計安裝在放風閥與熱風爐之間的冷風管道上,是判斷爐況的重要儀表之一。它與風壓變化相對應。在正常操作中,增加風量,熱風壓力隨之上升。 在判斷爐況時,必須把風量與風壓結合起來考慮。當料柱透氣性惡化時,風壓升高,風量相應自動減少;當料柱透氣性改善時,風壓降低,而風量自動增加。爐熱時,風壓升高而風量降低;爐溫向涼時,則相反。 (四)利用爐頂、爐喉、爐身溫度判斷爐況 (1)利用爐頂溫度判斷爐況。爐頂溫度系指煤氣離開爐喉料面時的溫度,它可以用來判斷煤氣熱能利用程度;也用來判斷爐內煤氣的分布。測定爐頂煤氣溫度的熱電偶一般裝在煤氣上升管根部或煤氣封蓋上,其曲線呈“波浪”形。 正常爐況時,煤氣利用好,各點溫差不大于50℃(對某些高爐而言),而且相互交叉。 爐缸中心堆積時,各點溫差大于50℃(對某些高爐而言,下同),甚至有時達l00℃左右,曲線分散,而且各點溫度水平普遍升高。 (2)利用十字測溫判斷爐況。 (3)利用爐身溫度判斷爐況。 (五)利用透氣性指數(shù)指導高爐操作 (1)指導選擇變動風壓風量的時機,掌握變動效果。透氣性指數(shù)在爐況正常時穩(wěn)定,增加風量后,風壓相應增加,透氣性指數(shù)仍穩(wěn)定在爐況正常區(qū)。其值變化很小或稍有增加,則表示選擇的加風時機好,爐況接受所增加的風量。若增加風量后,風壓上升過多,透氣性指數(shù)下降,則表示選擇的加風時機不太好。當透氣性指數(shù)下降到正常爐況的邊緣時,應立即減風。否則,強行加風,勢必破壞爐況順行。 (2)可觀察變動風溫、噴煤量的時機與幅度是否合適。當調劑的時機與幅度恰當時,表現(xiàn)調劑后透氣性指數(shù)變化不大。若調劑不當,在不需要提爐溫時,增加風溫、噴煤量或者提風溫加煤量過多時,必然逐漸影響爐內煤氣體積增加,透氣性指數(shù)下降。反之,需要提爐溫,而調劑措施不夠時,爐溫繼續(xù)向涼,透氣性指數(shù)增加。若不注意這些變化并作相應調整,都會破壞爐況順行。 (3)指導高爐的高壓與常壓的轉換操作。高壓改常壓,煤氣體積大量增加,應先減少風量,為了不破壞高爐順行,減少風量的標準是保持在常壓下的透氣性指數(shù)仍在正常爐況區(qū)間。常壓改高壓,煤氣體積縮小,可以增加風量,其增加量也是要使透氣性指數(shù)穩(wěn)定在正常爐況區(qū)。
操作
(4)指導懸料處理與休風后的復風。懸料后要坐料,而坐料后回多少風壓、風量比較合適,休風后復風要多少風壓、風量都要注意透氣性指數(shù)的情況。當不在正常爐況區(qū)時,說明回風的風壓不合適,風壓高,風量大,爐內透氣性接受不了,必須立即調整。而回風后穩(wěn)定在正常爐況區(qū)即便料線暫時還沒有自由活動,只要透氣性指數(shù)穩(wěn)定,探尺很快就會自由活動的。 其他各種儀表,在各個高爐上,在一定條件下,都有自己合理的范圍,應在實踐中摸索。以上各儀表的變化都反應了一定的爐況變化,其變化規(guī)律將在爐況失常及事故章節(jié)中描述。 (六)利用光譜分析、鐵水紅外測溫技術測定鐵水溫度 (1)煉鐵高爐爐前鐵水光譜分析技術。攀鋼研制成功的煉鐵高爐爐前鐵水光譜分析技術成功應用于攀鋼釩鈦磁鐵礦的理化檢驗生產(chǎn)。攀鋼煉鐵因原料主要為高鈦型釩鈦磁鐵礦,其產(chǎn)品釩鈦生鐵普遍存在鐵水溫度低、流動性差的特點,雖可以使用化學方法分析,但分析速度和精度無法滿足現(xiàn)代高爐冶煉需要。攀鋼用該方法所取試樣無裂紋、無雜質、無氣孔、白口化好,取樣合格率由不足70%達到96%以上,報告發(fā)出時間由以前平均約20 min降低到12 min左右,大大縮短了分析時問,極大地提高了攀鋼爐前生鐵試樣分析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同時,試樣精密度、分析準確度、層析情況等都已達到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該項技術的成功開發(fā)和應用進一步強化了化檢驗對煉鐵生產(chǎn)的指導作用,為攀鋼高爐生產(chǎn)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2)濟鋼高爐采用鐵水紅外測溫技術。濟鋼l號高爐采用鐵水紅外測溫技術,可準確測量鐵水溫度,減少了爐溫波動,爐溫穩(wěn)定指數(shù)由使用前的0.1192降為0.1073,[Si]含量由原來的0.521 %降為0.485%。
三、失常爐況的標志及處理 由于某種原因造成的爐況波動,調節(jié)得不及時、不準確和不到位,就會造成爐況失常,甚至導致事故產(chǎn)生。采用一般常規(guī)調節(jié)方法,很難使爐況恢復,必須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才能逐漸恢復正常生產(chǎn)。 爐況失常原因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操作制度不相適應。送風制度、裝料制度、熱制度和造渣制度不相適應時,將破壞高爐的順行,使爐況失常。 (2)原燃料的物理化學性質發(fā)生大的波動,尤其是這種波動不為操作人員所得知時,影響就更為嚴重。此種類型的失常是經(jīng)常性的,只有按精料方針加強原燃料入爐前的準備與處理,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3)分析與判斷的失誤,導致調整方向的錯誤。同一種失常征兆,其發(fā)展方向和程度,往往不易把握,所以分析問題要把握住本質,防止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操作失誤,造成嚴重后果。 操作失誤包括對爐況發(fā)展的方向、發(fā)展的程度的判斷不夠正確與及時。這類失誤往往是操作者操作水平、工作責任心等主觀因素造成,屬于經(jīng)常性的主觀因素。只有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操作水平,嚴格按高爐操作標準化操作,才可逐漸減少失誤。
操作
(4)意外事故。包括設備事故與有關環(huán)節(jié)的誤操作兩個方面。這類事故來得突然,帶有偶然性。消除這類事故在于加強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按條例辦事。 失常爐況包括低料線、懸料、爐墻結厚、爐缸堆積、爐冷、爐缸凍結、高爐結瘤等。 (一)低料線 高爐用料不能及時加入到爐內,致使高爐實際料線比正常料線低0.5m或更低時,即稱低料線。低料線作業(yè)對高爐冶煉危害很大,它打亂了爐料在爐內的正常分布位置,改變了煤氣的正常分布,使爐料得不到充分的預熱與還原,引起爐涼和爐況不順,誘發(fā)管道行程。嚴重時由于上部高溫區(qū)的溫度大幅波動,容易造成爐墻結厚或結瘤,頂溫控制不好還會燒壞爐頂設備。料面愈低,時間愈長,其危害性愈大。 1.低料線的原因 (1)上料設備及爐頂裝料設備發(fā)生故障。 (2)原燃料無法正常供應。 (3)崩料、坐料后的深料線。 2.低料線的危害 (1)破壞爐料的分布,惡化了爐料的透氣性,導致爐況不順。 (2)爐料分布被破壞,引起煤氣流分布失常,煤氣的熱能和化學能利用變差,導致爐涼。 (3)低料線過深,礦石得不到正常預熱,為補足熱量損失。勢必降低焦炭負荷,使焦比升高。 (4)爐缸熱量受到影響,極易發(fā)生爐冷,風口灌渣等現(xiàn)象,嚴重時會造成爐缸凍結。 (5)爐頂溫度升高,超過正常規(guī)定,燒壞爐頂設備。 (6)損壞高爐爐襯,劇烈的氣流波動會引起爐墻結厚,甚至結瘤現(xiàn)象發(fā)生。 (7)低料線時,必然采取趕料線措施,使供料系統(tǒng)負擔加重,操作緊張。 3.低料線的處理 當引起低料線的情況發(fā)生后,要迅速了解低料線產(chǎn)生的原因,判斷處理失常所需時間的長短。根據(jù)時間的長短,采取控制風量或停風的措施,盡量減少低料線的深度。 (1)由于上料設備系統(tǒng)故障不能拉料,引起頂溫高(無料鐘爐頂大于250℃,小高爐鐘式爐頂大于500℃,液壓爐頂大于400℃,開爐頂噴水或爐頂蒸汽控制頂溫,必要時減風(頂溫小于l50℃后應及時關閉爐頂噴水),減風的標準以風口不灌渣和保持爐頂溫度不超過規(guī)定為準則。 (2)不能上料時間較長,要果斷停風。造成的深料線(大于4 m),可在爐喉通蒸汽情況下在送風前加料到4m以上。 (3)由于冶煉原因造成低料線時,要酌情減風,防止爐涼和爐況不順。 (4)低料線1 h以內應減輕綜合負荷5%~l0%。若低料線l h以上和料線超過3 m在減風同時,應補加凈焦或減輕焦炭負荷,以補償?shù)土暇€所造成的熱量損失。冶煉強度越高,煤氣利用越好,低料線的危害就越大,所需減輕負荷的量也要相應增加。 (5)當裝礦石系統(tǒng)或裝焦炭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為減少低料線,在處理故障的同時,可靈活地先上焦炭或礦石,但不宜加入過多。一般而言集中加焦不能大于4批;集中加礦不能大于2批,而后再補回大部分礦石或焦炭。當?shù)土暇€因素消除后應盡快把料線補上。 (6)趕料線期間一般不控制加料,并且采取疏導邊沿煤氣的裝料制度。當料線趕到3 m 以上后、逐步回風。當料線趕到2.5 m以上后,根據(jù)壓量關系情況可適當控制加料,以防懸料。 (7)低料線期間加的爐料到達軟熔帶位置時,要注意爐溫的穩(wěn)定和爐況的順行。 (8)當?shù)土暇€不可避免時,一定要果斷減風,減風的幅度要取得盡量降低低料線的效果,必要時甚至停風。
操作
4.操作實例 馬鋼2500 m3高爐長時間I臨時休風的爐況恢復。 馬鋼2500 m3高爐采用PW型中罐無料鐘爐頂、皮帶上料。l995年12月4日因主皮帶縱向撕裂,在料線虧至9 m,在休風料沒有進入爐腰的情況下,非計劃臨時休風118.5 h。主皮帶突發(fā)故障后,由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高爐在復風后一天半時間內爐況恢復正常。這次事故處理及爐況恢復是在無前例可參考的情況下進行的,有一定教訓和經(jīng)驗值得總結。 (二)懸料 爐料停止下降,延續(xù)超過正常裝入兩批料的時間,即為懸料;經(jīng)過3次以上坐料未下,稱頑固懸料。 1.懸料的原因 懸料主要原因是爐料透氣性與煤氣流運動不相適應。它可以按部位分為上部懸料、下部懸料;還可以按形成原因分為爐涼、爐熱、原燃料粉末多、煤氣流失常等引起的懸料。 2.懸料主要征兆 (1)懸料初期風壓緩慢上升,風量逐漸減少,探尺活動緩慢。 (2)發(fā)生懸料時爐料停滯不動。 (3)風壓急劇升高,風量隨之自動減少。 (4)頂壓降低,爐頂溫度上升且波動范圍縮小甚至相重疊。 (5)上部懸料時上部壓差過高,下部懸料時下部壓差過高。 在處理懸料過程中要注意,當風壓、風量、頂壓、頂溫、風口工作及上下部壓差都正常,只黽探尺停滯時,應首先考慮探尺是否有故障。 3.懸料的預防 (1)低料線、凈焦下到成渣區(qū)域,可以適當減風或撤風溫,絕對不能加風或提高風溫。 (2)原燃料質量惡化時,應適當降低冶煉強度,禁止采取強化措施。 (3)渣鐵出不凈時,不允許加風。 (4)恢復風溫時,幅度不超過50℃/h,加風時每次不大于150 m3/min。 (5)爐溫向熱料慢加風困難時,可酌情降低煤量或適當撤風溫。 4.懸料處理 懸料如果處理不當,會使高爐爐況出現(xiàn)大的波動,甚至造成爐冷事故。一旦發(fā)現(xiàn)懸料現(xiàn)象必須立即處理。在處理懸料的過程中,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若采用等型壟戛處理懸料時應避免出鐵前進行,防止風口灌渣,造成更大事故。在坐料過程中必須確保風口不灌渣,一般可在坐料前打開渣口,可以防止風口灌渣。 (1)出現(xiàn)上部懸料征兆時,可立即用改常壓(不減風)操作;出現(xiàn)下部懸料征兆時,應立即減風處理。 (2)爐熱有懸料征兆時,立即停氧、停煤或適當撤風溫,及時控制風壓;爐涼有懸料征兆時應適當減風。 (3)探尺不動同時壓差增大,透氣性下洚,應立即停止噴吹,改常壓放風坐料。坐料后恢復風壓要低于原來壓力。 (4)當連續(xù)懸料時,應縮小料批,適當發(fā)展邊沿及中心,集中加凈焦或減輕焦炭負荷。 (5)坐料后如探尺仍不動,應把料加到正常料線后不久進行第二次坐料。第二次坐料應進行徹底放風。 (6)如懸料坐不下來可進行休風坐料。 (7)每次坐料后,應按指定熱風壓力進行操作,恢復風量應謹慎。 (8)熱懸料可臨時撤風溫處理,降風溫幅度可大些。坐料后料動,先恢復風量、后恢復風溫,但需注意調劑量和作用時間,防爐涼。 (9)冷懸料難于處理,每次坐料后都應采取低風壓、小風量、高風溫恢復,并適當加凈焦。轉熱后應小幅度恢復風量,注意順行和爐溫,防熱懸料和爐溫反復。嚴重冷懸料,避免連續(xù)坐料,只有等凈焦下達后方能好轉,此時應及時改為全焦操作。
操作
(10)連續(xù)懸料不好恢復,可以停風臨時堵風口。 (11)連續(xù)懸料坐料,爐溫要控制高些。 (12)坐料前應觀察風口,防止灌渣與燒穿,懸料坐料期間應積極做好出渣出鐵工作。 (13)嚴重懸料(指爐頂無煤氣,風口不進風等),則應噴吹鐵口后再坐料。 (14)懸料消除,爐料下降正常后,應首先恢復風量到正常水平,然后根據(jù)情況,恢復風溫、噴煤及負荷。 (三)連續(xù)塌料 探尺停滯不動,然后又突然下落,稱為塌料。連續(xù)停滯、塌料稱為連續(xù)塌料。連續(xù)塌料會影響礦石預熱和還原,特別是下部連續(xù)塌料,能使爐缸急劇向涼,甚至造成爐缸凍結事故,必須及時果斷處理。 1.連續(xù)塌料的征兆 (1)探尺連續(xù)出現(xiàn)停滯和塌落現(xiàn)象。 (2)風壓、風量不穩(wěn),劇烈波動,風量接受能力變差。 (3)頂壓出現(xiàn)向上尖峰,并且劇烈波動,頂壓逐漸變小。 (4)風口工作不均,部分風口有生降和涌渣現(xiàn)象,嚴重時自動灌渣。 (5)爐溫波動,嚴重時鐵水溫度顯著下降,放渣困難。 2.處理方法 (1)立即減風到能夠制止崩料的程度,使風壓、風量達到平穩(wěn)。 (2)適當減輕焦炭負荷,嚴重時加入適量凈焦。 (3)臨時縮小礦批,減輕焦炭負荷,采用疏導邊緣和中心的裝料或酌情疏導邊緣。 (4)出鐵后徹底放風坐料,回風壓力應低于放風前壓力,爭取探尺自由活動。 (5)只有爐況轉為順行,爐溫回升時才能逐步恢復風量。 (6)減氧或停氧。 (四)爐缸堆積 1.爐缸堆積的原因 (1)原、燃料質量差,強度低,粉末過多,特別是焦炭強度降低影響更大。 (2)操作制度不合理。主要包括: a長期邊緣過分發(fā)展,鼓風動能過小,或長期減風,易形成中心堆積; b長期邊緣過重或鼓風動能過大,中心煤氣過度發(fā)展,易形成邊緣堆積; c長期冶煉高標號鑄造生鐵,或長期高爐溫、高堿度操作; d造渣制度不合理,Al2O3和MgO含量過高,爐渣粘度過大; e長期過量噴吹。 (1) 冷卻強度過大,或設備漏水,造成邊緣局部堆積。爐缸堆積分為爐缸中心堆積和邊緣堆積兩種,見表4—28。 表4—28高爐爐缸堆積對比表 2.爐缸堆積征兆 (1)接受風量能力變壞,熱風壓力較正常升高,透氣性指數(shù)降低。 (2)中心堆積上渣率顯著增加,出鐵后,放上渣時間間隔變短。 (3)放渣出鐵前憋風、難行、料慢,放渣出鐵時料速顯著變快,憋風現(xiàn)象暫時消除。 (4)風口下部不活躍,易涌渣、灌渣。 (5)渣口難開,帶鐵,伴隨渣口燒壞多。 (6)鐵口深度容易維護,打泥量減少,嚴重時鐵門難開。 (7)風口大量破損,多壞在下部。 (8)邊緣堆積一般先壞風口,后壞渣口;中心堆積一般先壞渣口,后壞風口。
操作
(9)邊緣結厚部位水箱溫度下降。 3.爐缸堆積處理 (1)改善原、燃料質量,提高強度,篩除粉末。 (2)邊緣過輕則適當調整裝料制度,若需長期減風操作,可縮小風口面積、改用長風口或臨時選擇堵塞部分風口。 (3)邊緣過重,除適當調整布料外,可根據(jù)爐溫減輕負荷,擴大風口。 (4)改變冶煉鐵種。冶煉鑄造鐵時,改煉煉鋼生鐵;冶煉煉鋼生鐵時,加均熱爐渣、錳礦洗爐。降低爐渣堿度,改變原料配比,調整爐渣成分。 (5)減少噴吹量,提高焦比,既避免熱補償不足,又改善料柱透氣性。 (6)適當減小冷卻強度。加強冷卻設備的檢查,防止冷卻水漏入爐內。 (7)保持爐缸熱量充沛,風、渣口燒壞較多時,可增加出鐵次數(shù)、臨時堵塞燒壞次數(shù)較多的風口。渣口嚴重帶鐵時,出鐵后應打開渣口噴吹,連續(xù)燒壞應暫停放渣。 (8)若因護爐引起,應視爐缸水溫差的降低,減少含鈦爐料的用量,改善渣鐵流動性。 (9)處理爐缸中心堆積,上部調整裝料順序和批重,以減輕中心部位的礦石分布量。 (10)若因長期邊重,引起爐缸邊緣堆積,上部調整裝料,適當疏松邊緣。另外,在保持中心氣流暢通的情況下,適當擴大風口面積。 (五)爐冷 爐冷是指爐缸熱量嚴重不足,不能正常送風,渣鐵流動性不好,可能導致出格鐵、大灌渣、懸料、結厚、爐缸凍結等惡性事故。 1.爐冷發(fā)生的原因 (1)冷卻設備大量漏水未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停風時爐頂打開水未關。 (2)缺乏準備的長期停風之后的送風。 (3)長時間計量和裝料錯誤,使實際焦炭負荷或綜合負荷過重,或煤氣利用嚴重惡化,未能及時糾正。 (4)連續(xù)塌料或嚴重管道行程,未得到及時制止。 (5)長期低料線作業(yè),處理不當。 (6)邊緣氣流過分發(fā)展、爐瘤、渣皮脫落以及人為操作錯誤等。 2.爐冷征兆 爐冷分初期向涼與嚴重爐冷。它們的征兆分別為: A初期向涼征兆 (1)風口向涼。 (2)風壓逐漸降低,風量自動升高。 (3)在不增加風量的情況下,下料速度自動加快。 (4)爐渣變黑,渣中FeO含量升高,爐渣溫度降低。 (5)容易接受提溫措施。 (6)頂溫、爐喉溫度降低。 (7)壓差降低,透氣性指數(shù)提高,下部靜壓力降低。 (8)生鐵含硅降低,含硫升高,鐵水溫度不足。 B嚴重爐冷征兆 (1)風壓、風量不穩(wěn),兩曲線向相反方向劇烈波動。 (2)爐料難行,有停滯塌陷現(xiàn)象。 (3)頂壓波動,懸料后頂壓下降。 (4)下部壓差由低變高,下部靜壓力變低,上部壓差下降。 (5)風口發(fā)紅,出現(xiàn)生料,有涌渣、掛渣現(xiàn)象。 (6)爐渣變黑,渣鐵溫度急劇下降,生鐵含硫升高。 3.處理方法 (1)必須抓住初期征兆,及時增加燃料噴吹量,提高風溫,必要時減少風量,控制料速,使料速與風量相適應。 (2)要及時檢查爐冷的原因,如果爐冷因素是長期性的,應減輕焦炭負荷。
操作
(3)嚴重爐涼且風口涌渣時,風量應減少到風口不灌渣的最低程度。為防止提溫造成懸料,可臨時改為按風壓操作,保持順行。 (4)爐冷時除采取減少風量、提高風溫、增加燃料噴吹量等提溫的措施外,上部應加入凈焦和減輕焦炭負荷。 (5)組織好爐前工作。當風口涌渣時,及時排放渣鐵,防止自動灌渣,燒壞風口。 (6)嚴重爐冷且風口涌渣,又已懸料時,只有在出渣出鐵后才允許坐料。放風時,當個別風口進渣時,可加風吹回(不宜過多)并立即往吹管打水,不急于放風,防止大灌渣。 (7)若高爐只是一側爐涼時,首先應檢查冷卻設備是否漏水發(fā)現(xiàn)漏水后及時切斷漏水水源。若不是漏水造成的經(jīng)常性偏爐涼,應將此部位的風口直徑縮小。 (六)爐缸凍結 由于爐溫大幅度下降導致渣鐵不能從鐵口自動流出時,就表明爐缸已處于凍結狀態(tài)。 1.爐缸凍結的原因 (1)高爐長時間連續(xù)塌料、懸料、發(fā)生管道且未能有效制止。 (2)由于外圍影響造成長期低料線。 (3)上料系統(tǒng)稱量有誤差或裝料有誤,造成焦炭負荷過重。 (4)冷卻器損壞大量漏水流入爐內,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 (5)無計劃的突然長期休風。 (6)裝料制度有誤,導致煤氣利用嚴重惡化,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 (7)爐涼時處理失當。 如果在高爐日常生產(chǎn)操作中,出現(xiàn)以上情況,高爐操作者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避免爐缸凍結事故的發(fā)生。 2.爐缸凍結的處理 (1)果斷采取加凈焦的措施,并大幅度減輕焦炭負荷,凈焦數(shù)量和隨后的輕料可參照新開爐的填充料來確定。爐子凍結嚴重時,集中加焦量應比新開爐多些,凍結輕時則少些。同時應停煤、停氧把風溫用到爐況能接受的最高水平。 (2)堵死其他方位風口,僅用鐵口上方少數(shù)風口送風,用氧氣或氧槍加熱鐵口,盡力爭取從鐵口排出渣鐵。鐵口角度要盡量減小,燒氧氣時,角度也應盡量減小。 (3)盡量避免風口灌渣及燒出情況發(fā)生,杜絕臨時緊急休風,盡力增加出鐵次數(shù),千方百計及時排凈渣鐵。 (4)加強冷卻設備檢查,堅決杜絕向爐內漏水。 (5)如鐵口不能出鐵說明凍結比較嚴重,應及早休風準備用渣口出鐵、保持渣口上方兩個風口送風,其余全部堵死。送風前渣口小套、三套取下,并將渣口與風口間用氧氣燒通,并見到紅焦炭。燒通后將用炭磚加工成外形和渣口三套一樣、內徑和渣口小套內徑相當?shù)拇u套裝于渣口三套位置,外面用鋼板固結在大套上。送風后風壓不大于0.03 MPa,堵鐵口時減風到底或休風。 (6)如渣口也出不來鐵,說明爐缸凍結相當嚴重,可轉入風口出鐵,即用渣口上方兩個風口,一個送風,一個出鐵,其余全部堵死。休風期間將兩個風口問燒通,并將備用出鐵的風口和二套取出,內部用耐火磚砌筑,深度與二套齊,大套表面也砌筑耐火磚,并用炮泥和溝泥搗固并烘干,外表面用鋼板固結在大套上。出鐵的風口與平臺間安裝臨時出鐵溝,并與渣溝相連,準備流鐵。送風后風壓不大于0.03 MPa,處理鐵口時盡量用鋼釬打開,堵口時要低壓至零或休風,盡量增加出鐵次數(shù),及時出凈渣鐵。 (7)采用風口出鐵次數(shù)不能太多,防止燒損大套。風口出鐵順利以后,迅速轉為備用渣口出鐵,渣口出鐵次數(shù)也不能太多,磚套燒損應及時更換,防止燒壞渣口二套和大套。渣口出鐵正常后,逐漸向鐵口方向開風口,開風口速度與出鐵能力相適應,不能操之過急,造成風口灌渣。開風口過程要進行燒鐵口,鐵口出鐵后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之后再逐漸開風口直至正常。 (七)爐墻結厚 爐墻結厚分為上部結厚和下部結厚。上部結厚主要是由于對邊緣管道行程處理不當,原燃料含鉀、鈉高或粉末多,低料線作業(yè),爐內高溫區(qū)上移且不穩(wěn)定等因素造成的。下部結厚多是爐溫、爐渣堿度大幅波動,長期邊緣氣流不足,爐況長期失常,冷卻強度過大,以及冷卻設備漏水,長期堵風口等因素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