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院遠(yuǎn)景 一直聽父輩和村里人談起我們村子的西北邊,另一村寺坡村的南邊即村口的位置有一古剎,曰:清涼院。 時間久了,便有了些許記掛,心里一直惦念著何時去清涼院走轉(zhuǎn)一番,看看現(xiàn)今清涼院的境況。 適時去年九月份回家之際,趁著在家閑暇,便獨自前往清涼院,游轉(zhuǎn)看看,以了心之牽掛胸中之愿。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人亦是如此,幼時尚覺高大遠(yuǎn)不可及的事物,如今是可伶可放,亦是自如。 行走鄉(xiāng)間,踩踏在厚實的黃土地上,甚感踏實,這鄉(xiāng)間九月天,頗讓人心曠神怡,不免左顧右盼,采擷秋的豐實。 這不就拍了幾張路邊的野花小草供大家賞罷,不知有人知否? 路邊野果 路邊野草 溝壑埝坢,也不乏一些酸棗荊刺,紅的,綠的果子累累,甚是誘人,忍住不摘得幾顆,酸酸甜甜,困乏立消。 阡陌溝下,偶爾會有些打酸棗野果的人來去,肩扛手提,回家晾曬換取銀錢以作家常日資。 溝邊酸棗 柿子 清涼院地處溝壑縱橫,山峁之上。整個院落坐北朝南,處于緩坡之上,后有山所依,前有三面溝壑環(huán)繞,似有臨淵之勢,虎踞龍盤之威。 在東面溝底有股清泉涌出,由北向南淌過山澗,似條玉帶繞過,增添許清靜予清涼院,猶如世外之人,淡然處之于原峁之巔! 溝壑山間綠草小野 攀爬勾芡,踩踏蔓草便來到了清涼院外。清涼院四周筑有丈尺的土墻,甚是牢固。不過因長時間的無人照理,已有多處坍塌或毀損,令人悲懷。 踏步院內(nèi),更是悲切!父輩口口相傳的清涼院,已無了昔日之壯美和恢弘,盡顯眼前的只有滿園瘋漲的野草和偶爾點綴其間不知名的野花,及散落其間的殘垣斷石...... 清涼院具體建于何時,因時代變遷歷史浸漫已無從考證,但能知香火盛極之時確是明清之際,以及民國諸年間。民國香火能盛皆因兵亂年饉禍行,周圍村落民眾樸素的祈求,神佛保佑! 解放后,清涼院就另作它用,成為所在村寺坡的牲口飼養(yǎng)院了。失去香火的清涼院便了無神佛的蹤影,穿梭其間的人和漫步院地的牲口,給清涼院增添了煙火...... 改革的開始,集體經(jīng)濟(jì)的打破使得本就失去香火的清涼院散去了煙火,無了人的打理,徹底荒廢了......便是今日之景象。 清涼院外墻 清涼院院門 清涼院雖已無香火,失去往昔之盛景,但從她的殘垣斷壁和散落草叢的磚石雕花,仍能讓人探知一二...... 散落草叢的石柱 石底座 清涼院東西兩側(cè)各是一排磚砌的窯洞式供佛之所,猶以西側(cè)靠北之窯洞更是奪北方磚箍窯洞之最,她是三孔連體窯洞,頂穹之闊盡顯窯洞之美能工巧匠之聰。 院落正中,從地上散落石柱和石底座及其它痕跡可知,昔日處于院落中位的當(dāng)為木石構(gòu)建的殿宇閣樓且為第一階。筑土高臺為第二階,此臺之上前應(yīng)為殿閣后為磚箍窯洞曰:幽冥洞。 在此幽冥洞之上為三孔窯洞即整個院落高處,此應(yīng)為第三階。站在高處,清涼院盡收眼底,一覽無余。眼前雖是漫草蔽野,但仍能讓人感懷今昔,浮現(xiàn)出昨日廟宇之輝煌,香火鼎盛之況景。 院西側(cè)窯洞 院東側(cè)窯洞 院西側(cè)三孔連體窯洞 院西側(cè)三孔連體窯洞 遠(yuǎn)目眺望,清涼院圍墻之外,溝壑掠過,曠谷游走,玉帶飄忽......雖目不及百里,但心已游走身外,傾其感召。 清涼院院落之下溝壑伸展數(shù)里之外便是日夜流淌之洛水。悠悠洛水,潤及千里,惠澤千年,孕育先輩之禮,開啟先輩之智。 清涼院之興衰,與人堪之,起落皆如是,不若釋然! 第二階土筑高臺 幽冥洞 幽冥洞 第三階 清涼院全景 清涼院東 清涼院精美磚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