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因果,我們常常懷疑因果定律,是因為我們對因果有一些誤解、有一些錯誤的理解,是因為我們總想著因果相報,要一一對應。萃辰天心書院印竹、印安老師的《如是我說》,關于“因果定律”有過這樣的探討: 印安說: 印竹說: 前些日子,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故事,說的是有個人有一天,他正開車趕著去會見一個重要的客戶,可是路上看到一對老年夫婦的汽車爆胎了,他因為趕時間,本想繼續(xù)向前開,但看到兩位老人在那吭哧吭哧地,斷定他們根本無法完成換胎。所以他覺得他還是有必要幫他們一下,否則兩位老人在大太陽底下、在焦急中,別再出了什么問題。想到這,他便立馬停下車來,去幫他們換輪胎。他把輪胎換好了,老人家想付他一筆錢表示感謝,他婉言拒絕了,并祝他們好運,然后繼續(xù)開車趕赴他的約會。當他到達約會地點,卻發(fā)現(xiàn)客戶也因某種原因還沒有到,所以他先前的顧慮也打消了,慢慢的靜下心來,等候客戶的到來??蛻魜硗砹?,懷著深深的歉意,看到他平靜地等候著,覺得他一定是一位好的合作伙伴,于是很爽快地就和他簽了協(xié)議。我們看到這里,常常會覺得這個人挺走運的。其實,這不是運氣,這里面便含著深深的因果定律。 我們一般人對因果的理解常常會這樣認為,會覺得:所謂好人有好報,就是我對你做了好事,就要給予我回報。這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因果,這種因果是單向的,是線性思維,好像覺得每一件事都要一一對應。如果這樣來看待因果,我們便會常常覺得好人沒有好報。這是因為我們太過期許于在誰身上付出了,就一定要獲得回報,而因果并不是這樣的。就像我前面講的那個故事,如果這位青年為兩位老人家換輪胎是希望得到兩位老人家的回報,那么也許會讓他失望,因為他并沒有那樣做,他只是覺得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所以,他會在其他的事情上莫名其妙地心想事成或無比順利,這便是印安老師所說的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所謂的“畏因”,說的是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以一顆慈悲心、以一顆利他之心去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所謂“畏果”,便是只考慮某件事情會為我們達成某種結(jié)果我們才去做。如果我前面講的那個故事中那位青年是畏果的,他一定不會去幫助兩位老人。因為如果他遲到,其結(jié)果就是那個合作也許會不成功,也許那個合作伙伴會因為他的遲到對他缺乏信任。如果那個青年在遇到那件事的時候,心里糾結(jié)的是他赴約這件事的結(jié)果,那么他一定不會去幫助那兩位老人,這便是畏果,在畏果思想的驅(qū)動下所產(chǎn)生的行為。而畏因,則是無論面對任何一件事,只要它來到我們身旁了,我們有能力去幫助,我們就一定要去幫助。因為無論遇到什么事都是緣,這個緣如果我們視而不見,我們不去及時的把它了掉,那這個因終有一天也會不可思議地產(chǎn)生出另外的果來。 所以,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告訴大家,因果的復雜性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一一對應的。恰恰相反,如果我們總想著因果是一一對應的,我們常常得不到好的結(jié)果。只有在每一天、每時每刻,面對每個人、每件事,我們都種下好因、種下善的種子,那么,當我們在面對其他另外的事時,就會出乎意料地獲得好的結(jié)果,這便是“因果不虛,毫厘不爽”。 所以,無論是佛法中講的因緣果報,還是《太上感應篇》中所說的“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都是真實不虛的。我們常常懷疑因果定律,是因為我們對因果有一些誤解、有一些錯誤的理解,是因為我們總想著因果相報,要一一對應。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讓大家對因果——這個宇宙的根本定律,有一些更深層次的認識,而且能夠效法菩薩,敬畏萬事萬物之因! |
|
來自: 果果w65k9gp8te > 《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