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探討家庭教育的文章充斥著各種違背教育學原理的錯誤、以偏概全的偏見、似是而非且不能自洽的觀點。換句話說,教育學、家庭教育原理和方法,應該是一套可以自洽的體系,而不是東一點、西一點的碎片,而這些碎片湊在一起還是有沖突的。 對于非教育工作者的家長而言,容易人云亦云,一不小心就過猶不及,一不小心就縮首畏尾。幼樂的老師媽媽們根據(jù)教育學理念和實際工作經驗總結了以下教育十原則 P1——教育首先是科學,然后才是藝術。 ? 對于家庭教育而言,這個科學首先是發(fā)展心理學。也就是說孩子的發(fā)展是有科學規(guī)律和進階的,只有了解發(fā)展心理學,才能尊重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比如,大概率上講3歲的孩子不可能達到5歲孩子在身體、認知和情感上的水平,那么對孩子的引導、期待就不能是對5歲孩子的。即在教育的過程中,先探討共性問題(了解一個3歲孩子會是什么樣),然后才能探討個性問題(自家3歲孩子是什么樣)。在這個大前提下,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需要因材施教。 ? 教育不是玄學,某個媽媽把孩子培養(yǎng)進了北大清華,而樣本唯一,變量太多,對于其他家長而言借鑒意義不大。更何況把孩子培養(yǎng)進了一流大學,那也不是教育的結束,而是教育的開始——因為孩子的一生的預期壽命是80歲的話,考上大學才18歲。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的哈佛女孩兒劉亦婷?因此媽媽視角的文章、講故事方式的育兒文章都少看,沒有太多的借鑒意義,大多數(shù)時候僅僅是制造焦慮。 ? 不要片面地曲解一些已經被證實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比如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非常好的科學教育觀,宜家宜教。但是國內這個名詞已經變成了魚龍混雜的培訓時長,大部分侃侃而談的正面管教培訓師并不太理解什么叫做正面管教。如果有的家長朋友覺得自己實施正面管教無效,大概率上是由于操作方式存在問題造成的,需要深入了解正面管教的邏輯和原理,首先要深入了解的就是正面管教的理論基礎——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再輔之以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 P2——教育孩子,戰(zhàn)略比戰(zhàn)術重要 ? 如今的家長大多是80-90后父母,大多數(shù)對家庭教育比較上心,但是大部分爸爸媽媽花費了太多的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關注戰(zhàn)術,而忽略了對戰(zhàn)略的關注。教育孩子,理應道在前,術在后,也就是說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理念,再基于該教育理念去實施具體的教育方法。 ? 比如,孩子愛打人怎么辦?孩子吃手怎么辦?孩子上學了,注意力不集中要怎么辦?這些都是“術”層面的東西,是碎片化的知識或者信息。即使學會了,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沒有意義。爸爸媽媽們真正要花時間學習的,是了解孩子在每個年齡段是什么樣、整個人生階段的不同發(fā)展特點是什么,比如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兒童社會心理發(fā)展階段等概念性問題。 ? 凡是事關幼升小、小升初或者小到該學什么課后輔導班的文章和各類在線免費學習群都是追捧者甚眾,但絕大多數(shù)家長并不知道為什么學,學什么好,跟誰學,隨大流心態(tài)非常嚴重。平時的規(guī)劃占80%,到了關鍵點研究政策、選擇合適學校只應該占時間和精力的20%。 P3——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 ? 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這兩個關系有多重要呢?可以這么說,一個人的生活幸福指數(shù),基本是由這兩個關系決定的。每周7天,下班后的所有時間、包括周末,一個成年人就是被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包裹的。工作不開心了你可以換,夫妻關系處不好就離婚嘛?親子關系處不好你能找人退貨去嘛?所以,處理好這兩種關系,才能過好這一生。 ? 凡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多半都是悲劇。作為父母,只有處理好夫妻關系,才能真正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 每位父親下班回家,進家門的第一件事情是問候和親吻孩子的媽媽,而不是抱起孩子。對于孩子而言,安全感的建立來源于看到和自己最親近的父母和睦相愛。雖然孩子小的時候看到父母親密,小小的Ta會吃醋,但這才是真正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 但凡與人類認知發(fā)展有關的知識類學習都能夠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實現(xiàn),唯有如何做伴侶、如何做父母這兩件事,除了原生家庭之外,沒處學。而孩子一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Ta考上了怎樣的學校,而取決于Ta最終選擇怎樣的伴侶,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復制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因此愛你的伴侶,即是愛你的孩子。 P4——教育趕早不趕晚,0-3歲,3-7歲,再晚不能超過12歲 ? 對孩子的培養(yǎng)要有計劃的意識。每個階段的問題往往都能在前面的階段找到根源。而這些根源并不僅僅是認知層面的問題,更多是沒有培養(yǎng)好正確的學習生活習慣與社交禮儀,比如自小聽力與語言理解培養(yǎng)不足、閱讀沒有及時啟蒙,比如從小社會交往家長沒有給予界限與良好示范。 ? 該有的年齡應該養(yǎng)成的習慣、樹立的志向、學習的方法沒有到位,那么在這之后需要花費數(shù)倍數(shù)十倍的精力和時間,都不見得能夠彌補——在3歲之前培養(yǎng)好的生活和社交習慣,這時候的孩子就像才開始攪拌塑形的水泥;3-7歲前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人格,7歲前的塑形特別重要,這個時候孩子的基本形狀已經出來了。如果依然用水泥做比喻,這時的孩子們還有可塑性;若等到了12歲,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價值取向,人格塑形還沒培養(yǎng)起來,要想修正的難度系數(shù)就高了。就如同水泥都風干了,咱們怎去塑形?且不說塑形難度大,僅是雙方的“較量”對于家庭和親子關系都是一種彼此消磨的拉鋸戰(zhàn)?。P于心理與人格板塊的道,家長們可以參考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8階段) ? 以行為習慣為例。人是一種習慣的動物。好習慣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習慣培養(yǎng)需要從孩子有行為意識開始。人到成年之后,絕大部分的行為都是習慣控制的。習慣,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在后天形成的、并逐漸趨于穩(wěn)定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的角度看,習慣是一種需要,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感到別扭、不自然;從腦機制的角度看,習慣是在重復出現(xiàn)的、有規(guī)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是大腦皮層上的興奮點之間建立起來的鞏固的暫時神經聯(lián)系。因而習慣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具有自動化的作用。習慣不需要別人督促、提醒,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力,所以人們常說“習慣成自然”。 ? 所有的習慣實際上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關系,有些家長認為很重要的習慣之所以沒有養(yǎng)成,是因為要養(yǎng)成復雜或者高級的習慣需要一些基礎的習慣作為前提。習慣的培養(yǎng)要趁早。3-6歲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3-8歲養(yǎng)成規(guī)矩的行為習慣(建議從3-6歲開始,6-8歲即可基本完成),3-12歲養(yǎng)成卓有成效的學習習慣(建議從3-6歲開始,延續(xù)至小學高年級)。 ? 0-10歲,最重要的是陪伴。不是坐在旁邊,而是有效陪伴。在孩子身邊坐著看手機不叫陪伴,跟孩子產生有效溝通、一起做有意思的游戲、到大自然或者博物館等地方體驗和感受,可以不必每天,可以不必很久,但是質量很高。最簡單、最便捷、花費最低的陪伴叫做親子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