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是很多讀《紅樓夢》的人,都很欣賞的角色,欣賞的原因,在于她對命運的姿態(tài),就像一支沙漠中帶刺的玫瑰,外界惡劣的環(huán)境,仍舊擋不住她追求炫彩開放的心。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探春是庶出,是賈政與趙姨娘的女兒,還有一個弟弟叫做賈環(huán),一個不那么討人喜歡的小男孩。 曹公在《紅樓夢》中對賈府四個女孩著墨最多的,應(yīng)該是探春。因為“元迎探惜”四個人中,元春很早就嫁到宮里去了,對于大家來講是遙遙在上的一個極為尊貴的人,所以描述最多的就是省親的場面。迎春是個木頭似的人物,自己沒有主見,性格不夠鮮明,所以寫的也不多,惜春是注定要伴隨古佛青燈的,所以在任何場合都會突出這一點。 探春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她敢于同命運叫板,用昂揚的姿態(tài),活出最絢麗的自己。 探春一生最在意的就是她的出身,而這也成為她一生中痛苦的淵源,她的親生母親就是她一輩子對抗著的對象。 很多讀者會認為探春很不懂事,眼中沒有自己的親生母親,反而胳膊肘子往外拐,認王夫人為夫人,而叫自己的母親為姨娘,沒有盡到一個女兒的本分。但是看到賈環(huán)我們又會想,哎,幸好探春和自己的親生母親劃清界限,不然探春將會是另一個賈環(huán)。 探春是一個明事理,有分寸,有道德感和底線的姑娘,因為是賈府的兒女,所以無論身份,都得到厚待,因為按照儒家思想的規(guī)矩,即便是庶出,也是要叫正房夫人為母親的,而趙姨娘的地位依舊高不了多少,但有的時候趙姨娘會自輕自賤的做一些很不好的事情,給這位女兒蒙羞,甚至讓探春生發(fā)出要離開這個家的沖動和想法:但凡是個男的,早就遠走高飛了。這是探春為了逃離這位令她不堪的母親,而作出的反抗,我們知道最終探春確實遠走他鄉(xiāng),從此山高水遠的,遠離了兄弟姐妹,遠離了自己的家庭,甚至趙姨娘去世,她都沒有在身邊。 但這不足于說明探春有多冷血,如果趙姨娘稍微明理一些,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結(jié)局,我們下一篇文章中分享一下趙姨娘的文字。 探春的不甘平庸,讓她在追求才學(xué)上,追求個人能力發(fā)展上,追求道德修養(yǎng)上,都有很深的造詣,她不服輸,不服軟,有禮不讓人,這一點王熙鳳還會懼她幾分,而這一切的成績,都是她自己有主見學(xué)習獲得的。 從才學(xué)上,她是一個極致高雅的人,通過劉姥姥參觀大觀園,看到探春屋子里的筆墨紙硯,名貴書畫等,劉姥姥問這是哪個哥兒的房間?以此來顯示探春在藝術(shù)上的追求,品高身潔的品質(zhì)。在大家起的詩社中,她的詩歌造詣非常的高,雖然與寶黛有一定的距離,但一個小女孩的詩詞水平已經(jīng)非常的高了。 在個人能力發(fā)展上,曹公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寫在王熙鳳小產(chǎn)之后,身體虛弱,無法管理賈府的時候,探春等人管理榮國府的狀況,通過很多場景的描述來襯托出探春的管理能力:一是很有分寸的處理了趙姨娘的哭鬧,讓趙姨娘的無理取鬧無處遁形,以此來顯示探春在家庭位置中的無奈以及處理事情中的公私分明;二是解決了鳳姐長久沒有結(jié)局的賈府積貧積弱的狀況,增加收入來源,緩解入不敷出的狀況,其時賈府的經(jīng)濟狀況已經(jīng)堪憂,但是王熙鳳是通過放高利貸,當?shù)艏依镏靛X的東西,拆東墻補西墻來改善這種情況的,連她自己都覺得這種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探春就將大觀園的土地劃片,實行承包制,每片實行人頭兒負責制,以此來提高園中下人們工作的積極性,收到一定的成效;三是通過鳳姐和平兒的對話,鳳姐對探春的贊譽以及品評,來提升探春的個人魅力和影響力,因為探春是一個聰明的人,王熙鳳在管家時用的那些小九九都逃不過她的眼睛,探春有點得理不饒人,甚至會在某些方面得后敢于懟王熙鳳,所以在這一點上王熙鳳對探春有一種敬畏,她覺得探春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心勁兒在那里,眼里不容沙,努力的追求更強大的自己,以撐起風雨飄搖的賈府。 探春和寶玉的關(guān)系很好,她看不上府上統(tǒng)一采購的東西,但因為姑娘家不能隨便出門,所以只能托人買。托人,她只信任寶玉,尤其是一些古玩玩意兒之類的,她相信寶玉的眼光,就會時不時的拿出自己月歷錢,委托寶玉在出門的時候,給她把看到的小而美的東西買回來。作為回報,探春會自己一針一線的給寶玉做鞋子靴子穿,而寶玉就愛穿經(jīng)歷的姐姐妹妹所做的衣服配飾之類的,對家里老婆子做的和在街面上買的則是嗤之以鼻,這里體現(xiàn)一種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深度,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需要顧惜的,需要互相撫慰的,而不是一味的索取或者不為他人考慮。 探春從自己不太好的原生家庭出來,得不到親身母親的理解,甚至連自己的骨肉兄弟也是混賬說她不喜歡自己的親弟弟,只跟寶玉好,使得她對懂得自己的人有一種依戀和愛惜。她想方設(shè)法的從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出來,和大觀園里的弟弟妹妹在一起,賦詩,賞花,愜意的生活。她深愛著大觀園,深愛著賈府,但是面對賈府的沒落時卻恨自己能力有限,在賈母去世前度過的最后一個中秋節(jié),賈母有些不舍,在院子里待到四更天,大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陪著的,這里很動人,探春不舍得自己的老祖母,陪她到最后,畫面很美卻有些凄涼。 但是探春的痛苦在于總會時不時的遭受到趙姨娘的埋怨,就像很高興的吃一頓美食卻看到蒼蠅一樣。 骨子里高傲的探春怎能忍受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呢?所以便會想方設(shè)法的離開。她的判詞中有這樣的話: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最終探春遠嫁,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每年清明節(jié)的時候,都不能回來探視自己已故的親人,這對于一個人來講,是一種悲劇,但是對探春來講,未嘗不是一種完滿。 從此不用再遭受趙姨娘的冷嘲熱諷,也不用背負一些傳統(tǒng)禮教中所謂庶出的悲名,遠離家鄉(xiāng)奔赴海疆,有人考證說是嫁到了今天東南亞某一個藩屬國的王爺,做了王妃,雖然遠點,但結(jié)局在幾個姐妹中算是好的,對看官來說,也是一種安慰了。 這樣心內(nèi)有著深情的姑娘,像棵美麗的玫瑰一樣,美麗的綻放卻不怕外界的鋒芒,用自己奔放的生命,對抗著人世間所有的哀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