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xiàn)在時常聽到這樣的斥責:“他那么有錢,都不捐點出來給公益項目,就是個守財奴!”、“還說是朋友,這點忙都不幫,你真不仗義!”等等。但是這樣對他人的指責客觀的來說公平么?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strong> --《論語·衛(wèi)靈公》 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那這個“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如果把“恕”字拆開是“如”、“心”二字,即“如他人之心”,“恕”就是要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有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寬以待人的道德準則和思維模式。當然我們可以不用講這些現(xiàn)在看起來“高大上”的詞,“恕”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體貼。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們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沒有帶雨傘。正好路過子夏家,子路提議到子夏家借把雨傘??鬃舆B忙阻攔說:“不要去。子夏這個人我了解,他十分護財,他的東西別人是借不出來的?!弊勇氛f:“我能把我的東西拿出來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壞了都不心疼。難道老師借把雨傘用用,子夏都不肯嗎?”孔子說:“我不是那個意思,咱們不能硬讓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只有這樣,咱們大家相處的時間才能長久些!”這就是孔子待人之道的體貼。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span> 孔子認為由于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人生經(jīng)歷、人會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主張人際交往中,要順著他人的特點,照顧別人的感受,不強人所難,不讓人家做不想做的事。這樣別人知道你體貼他,自然會反過來為你著想。 春秋時代,齊國著名的宰相管仲,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東方的霸主。管仲有一個從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鮑叔牙。 鮑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們曾經(jīng)合伙做買賣,每次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些,朋友都認為鮑叔牙糊涂,吃了大虧了。 “鮑叔牙真糊涂!跟管仲兩個人合伙做買賣,表面說是合伙,其實本錢都是鮑叔牙的;賺了錢,管仲憑什么多分呢?至少也應該一人得一半??!”。 而鮑叔牙卻回答說:“你們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親要奉養(yǎng),多拿一些是應該的?!?/span> 管仲和鮑叔牙也曾經(jīng)一同上戰(zhàn)場;在打仗的時候,管仲總是躲在最后面,表現(xiàn)得一點都不勇敢,人們都對管仲很不滿。鮑叔牙知道這件事之后,就對人們說:“管仲不肯拼命的原因,是他的母親年紀大了,只有管仲這么一個兒子,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他的母親就沒人奉養(yǎng)了?!?/span> 后來,管仲輔佐公子糾又失敗了,而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卻接掌了齊國的政權,公子小白就是齊桓公。齊桓公即位后,立刻請來鮑叔牙做宰相。想不到,鮑叔牙竟然拒絕了。他對大王說:“感謝大王看重我,要我做宰相。只是,我的能力實在無法擔當這么重大的責任,大王,我推薦一個人,他才是最適合的宰相人選?!?/span> “誰?” “管仲!”“管仲!這個人我恨不得殺了他,您還要我請他做宰相?”“大王,當時管仲要謀殺您,是為了公子糾的緣故。他輔佐的是公子糾,當然希望公子糾能夠做齊國的國君,而您是公子糾的競爭對手,所以他只好想辦法除掉您,并不是他對您個人有什么仇恨??!” “這……” “大王您想不想使我們齊國強大起來,成為天下的霸主呢?”“當然想??!”“那么您一定要忘掉過去不愉快的事,任用管仲;只有他才能夠幫助您達到這個理想?!?/span> “好吧!”于是,齊桓公接受了鮑叔牙的建議,以最隆重的禮儀,請管仲來做宰相。果然,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將齊國治理成富足強大的國家。后來管仲曾對人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span> 管仲與鮑叔牙之間相互考慮對方的處境的體貼,而不是以世俗道德的眼光,片面的看待對方,成為傳誦千年的佳話,世人稱之為——管鮑之交。 人與人之間舒服關系的重要一點就是不用自己的道德綁架別人,或許,孔子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不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綁架別人,而是總能理解、體諒、接納、愛護他人。 |
|
來自: 魏ti2ay2saw5d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