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臨終前的這首絕命詩,成為眾多忠臣義士的座右銘。此后,歷朝歷代在遇到城破國亡時,忠臣良將甚至包括皇帝的第一選擇都是殺身成仁。歷史上最著名的殉國皇帝就是明朝的崇禎,正所謂國君死社稷,然而就在崇禎自縊煤山前一天,明朝的忠臣們也掀起了自殺的浪潮。 如戶部尚書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自盡,紫禁城中太監(jiān)宮女投井者不計其數(shù),甚至就連南京城中一名乞丐在聽說崇禎殉國后,也跳入秦淮河中。也正因為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的種種忠烈表現(xiàn),明朝有了“剛明”之稱。 但值得一提的是,創(chuàng)造大規(guī)模殉國記錄的卻并不是明朝,而是南宋。雖然宋朝以屈膝求和被長期詬病,但南宋的軍民卻并不軟弱,遇到城池被攻破時,常常選擇以最慘烈的方式殺身報國,甚至有崖山十萬軍民殉國的壯舉。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身份非常特殊的義士。公元1221年,沉寂了數(shù)十年的金國突然再次發(fā)動對宋朝的戰(zhàn)爭。當時成吉思汗的蒙古已經(jīng)強勢崛起,攻占了金國北方大片領土,金兵節(jié)節(jié)敗退。不過金國君臣并沒有全力死守,而是采取了一種非常奇葩的戰(zhàn)略:蒙古占我一城,我就占南宋一城,畢竟宋軍要比蒙軍好對付的多,這樣剛好可以彌補地盤的損失。面對金兵南侵,宋寧宗求問對策,老將趙放力主由秦鉅領兵抗敵,但這一提議立刻遭到群臣反對,因為這個秦鉅身份很特殊,是奸臣秦熺的孫子,而這個秦熺又是頭號奸臣秦檜的過繼子。 按現(xiàn)代話說,秦鉅屬于成分最不好的一類。為了防止秦檜后人臨陣倒戈,宋寧宗采取了折中的辦法,任命秦鉅為蘄州通判,兼領防守事務,與知州互相牽制。 當百姓聽說新來的通判居然是秦檜后人,而且還是帶著全部家眷上任,大失所望,畢竟秦鉅如果選擇降金,甚至都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金兵圍城后,聽說守城通判是老熟人秦檜的后人,當即派人勸降,被秦鉅拒絕。十萬金兵隨即發(fā)動猛攻,秦鉅則選擇守在城頭,以打消百姓對他的偏見。 堅守一個月后,宋朝援兵仍未抵達,而蘄州三千守軍傷亡慘重,守城將領徐揮、常用見敗局已定,開城出降。原本在城頭堅守的秦鉅,見城門大開,急忙折返下城。正與敵軍力戰(zhàn)的宋軍和城中百姓看到秦鉅突然從城頭上急匆匆下來,都認為他選擇了逃命,百姓甚至嘲諷秦檜后人果然還是跟他先祖一樣怕死逃跑。但秦鉅卻出乎意料的沒有向城門走去,而是選擇回到了府衙,他先是讓人找來火把,點燃了府庫,隨后又將自己府衙內(nèi)的住所點燃,縱身跳入火海。 一名老兵見通判自盡,急忙將秦鉅拉出,勸他逃亡,但秦鉅卻說“我為國死,汝輩可自求生”,隨即重新跳入火海。包括兩個兒子秦浚、秦瀈在內(nèi)的全部家眷,也從容赴死,無一生還。 事后,當蘄州百姓得知這位通判全家為國死難后,跪哭道:錯怪義士耶,并為他修廟立碑,而宋寧宗則親賜額“褒忠”,并封秦鉅為義烈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