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豆瓣:https://www.douban.com/note/621184545/ 由于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原帖我已經(jīng)刪了。 我只是單純地科普罷了。 古代貓譜 簡單回顧一下 首先,貓身上的毛色只有兩種黃(老外叫紅色)和黑?!矩堖涞纳丶毎芮覂H能分泌兩種色素,即真黑素(eumelanin)和褐黑素(phaeomelanin)】 真黑素主打黑色,其變體還能表現(xiàn)出藍色(灰色)、巧克力色(棕色)、淡紫色、栗色和淺黃褐色; 褐黑素主打紅色,其變體能表現(xiàn)出從奶油色、橘黃色、橘紅色到紅色等不同深度的紅。 除了三花以外,一只貓咪只能表達一種色素 通常,除了三花姑娘以外,一只貓咪只能表達一種色素。 而控制毛色的基因存在于貓的最后一對染色體上,即XY染色體。和人一樣,這對染色體又是決定性別的一對染色體。因而貓的毛色遺傳又叫做伴性遺傳。白色并不能算是一種毛色,貓毛顯現(xiàn)出白色,只是因為它本身的顏色因為某些原因沒有顯露出來而已。 第二,決定毛色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因而一條X染色體只能攜帶一種顏色的信息,而Y 染色體對于毛色是不起什么作用的。遺傳學里學過,XX組合,性別為雌性,XY組合得到的性別為雄性。這樣一來就明白了,小貓要在母親和父親那里各得到一條染色體,從母親那里得到X,如果從父親那里也得到X,那就是母貓,可以攜帶一種或者兩種顏色的信息;若從父親那里得到Y染色體,那就是公貓了,只能攜帶一種顏色的信息。 全白:全白其實不是貓的顏色。白色是白化基因起的作用,讓貓本來的顏色不能顯示出來,所以看上去以為是全白的。這種白化基因并不存在于最后一對XY染色體上,因而與性別沒倒有什么關系。說到這里,我也明白了,為什么兩只白貓會生出有顏色的小貓。因為我們看到的白貓,其實它的遺傳基因還是帶有顏色信息的,不過是因為白化基因的控制,不能顯現(xiàn)而已。在它們的下一代種,白化基因可能會失去作用,這樣小貓就會顯現(xiàn)出顏色來了 白斑:我們眼中的黑白,黃白白,三花,都有一塊一塊的白色。其實這也是和全白一樣,是某個染色體中的某種基因控制貓的毛色分布?! ? 藍色,奶油色:可以把藍色看作是黑色的淡化色。讓貓顯視顏色的地方色素密度降低,就出現(xiàn)了淡化色。同樣,這種基因不在性染色體上,與貓的原本顏色和性別無關。 虎斑:同上,一種虎斑基因作用,在貓原來的顏色上作用,出現(xiàn)虎斑紋。黑虎斑就是黑毛色,黃虎斑就是黃毛色,棕色虎斑應該也算是黑毛色,不過是毛色分布組合的關系看著有點像棕色吧。如果這只棕虎斑貓和一只純黑色貓配。小貓里如果沒有遺傳到虎斑基因的?! ? 重點色:比較好玩,這也是一種白化的基因作用。但這種基因最特別的地方是它白化的方式。它在小貓在貓媽媽的肚子里就開始作用,受母親子宮溫度的影響。小貓身體溫度較低的部位呈現(xiàn)出比較深的著色,而使身體溫度比較高的部位呈現(xiàn)出比較淺的著色。小貓由于在母親子宮環(huán)境溫度較高,所以出生的時候顏色很淺。眼睛的顏色也受此基因影響而淡化,永遠是藍色的。同樣,這種基因不在性染色體上,與貓的原本顏色和性別無關。 所以別隨便給暹羅貓?zhí)昝? 別隨便給暹羅貓?zhí)昝? 別隨便給暹羅貓?zhí)昝? 漸層色:一樣,這種基因不在性染色體上,與貓的原本顏色和性別無關。 總之 1.控制貓的顏色只有兩種:黃(紅)色和黑色,所有貓的原來顏色都是只有黃色,黑色或者黃黑色這三種可能。我們所以見到千變?nèi)f化的貓是因為其它可以控制顏色的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這些基因都不在性染色體上,不能改變貓原本的任何顏色?! ? 2.小貓的顏色只能遺傳父母,不可能跳過父母遺傳再上一代的顏色。 3.公貓不能遺傳父親的顏色。母貓一定從父母身上各遺傳一個顏色。忽略白色,公貓一定是單色的。母貓一定是單色或雙色的。 如上所說,貓的毛色其實只有兩種基本色,黑和黃(英文叫紅或者橙)。 黑色基因B/b/b'在普通染色體上,有三種形式,黑,棕,淺棕。但另外有幾個基因可以調(diào)整這些色素在貓毛上的分布,造成不同的顏色,比如黑色可以因為另外一個“濃度”基因而表現(xiàn)為黑或者灰(所謂“藍”貓)。 黃色基因O/o在X染色體上,是所謂伴性遺傳。如果一只貓的基因黃黑都有,這個黃色色素會完全取代黑色素,所以公貓要么黃要么不黃。但是母貓就有三種可能:黃,不黃,黃斑。黃斑母貓的基因是Oo,本來那個隱性的o不應該表達出來的,但哺乳動物的雌性會把兩條X染色體中的一條封存起來不用,以平衡雄性的只有一個X(Y上頭沒什么基因,不用平衡)。如果某個細胞中正好把帶顯性黃色基因的那條X封起來了,這個細胞就不造黃色素了,如果它正巧還帶B基因的話,會顯示黑色。這個過程是在早期胚胎中完成的,每個細胞里隨機封起來一個X,所以有的黃有的不黃,之后每個細胞分裂成很多細胞,到了小貓生出來看起來就是一團一團的黃斑。所以理論上來說三花(玳瑁)貓只能是母貓,不過偶爾也會出只公的三花,因為有的公貓是XXY。 白色是沒有色素,但不全是白化。生物學上白化是造色素的反應鏈中某一環(huán)節(jié)壞掉了(比如相關某個基因變異),但白貓很多是有造色素的能力的,卻有個顯性“白色”基因把生產(chǎn)色素的細胞控制住了。有這種白色基因的貓容易耳聾,但白化貓沒這個趨勢。 至于三花之外其它的貓花紋,比如虎紋,如上頭那篇科普所說,是有其它控制花紋的基因在作用,和顏色無關。 參考資料: 貓咪毛色的秘密 http://qi./bbs_article/05/14252314.html 一位Twitter上的網(wǎng)友提出了問題:為啥黑白貓都是后背黑,肚皮白?后背白,肚皮黑的貓咋就沒見過呢? 黑毛與白毛的區(qū)別 黑毛白毛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黑毛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形成的顆粒使得毛發(fā)可以呈現(xiàn)各種顏色,而白毛中并沒有黑色素形成的顆粒,所以呈白色。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黑色素的存在可以使毛發(fā)呈現(xiàn)各種顏色呢,不應該只是灰色和黑色嗎?因為黑色素并不一定就是黑色的。實際上黑色素有兩種,一種是真黑素,另一種是棕黑素。真黑素顆粒呈球形,吸收所有頻率的可見光,所以呈黑色;棕黑素顆粒呈橄欖型,吸收可見光的能力不如前者,呈現(xiàn)棕色。 黑色素顆粒的合成與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對貓來說,參與決定毛色的基因有很多對,貓的毛色也是各種各樣,純色、虎紋以及白斑都比較常見,我們今天重點說說白斑基因。 白斑基因 白斑基因的表達會使得貓毛出現(xiàn)白色塊狀區(qū)域。任何顏色的貓,都有可能出現(xiàn)白斑,我們以黑貓為例,如果它沒有白斑基因(ss),那么它會是純黑色的;如果它有一個白斑基因(Ss),那么它身上有0%-50%的區(qū)域是白色的;如果它有兩個白斑基因(SS),那么那么它身上有50%-100%的區(qū)域是白色的。 白斑基因對于面部毛色的影響 隨著白斑基因表達程度的降低,貓的臉越來越黑。當白斑基因表達程度較高時,可能只有頭頂有兩塊很小的黑色區(qū)域(圖最左);當白斑基因表達程度較低時,可能只有下巴是白色的,其他地方都是黑色的(圖最右) 在貓胚胎發(fā)育的過程中,白斑基因的表達對貓成黑素細胞(產(chǎn)生黑色素的皮膚細胞)有影響作用,進而對毛色分布產(chǎn)生影響,對其具體過程有三種理論。 理論1:成黑素細胞由神經(jīng)嵴開始向全身遷移 成黑素細胞發(fā)源于神經(jīng)嵴(胚胎背側),由此向全身遷移擴散。當皮膚完全形成時,擴散停止,有色素細胞的皮膚可以合成黑色素,長黑色毛發(fā);成黑素細胞未擴散到的皮膚則無法合成黑色素,長白色毛發(fā)。由于貓的爪子、肚腩和胸部離神經(jīng)嵴較遠,色素細胞較難遷移到達,所以這些部位的毛色是白色。 理論2:成黑素細胞由四肢開始凋亡,強度逐漸減弱 理論1中假設大部分區(qū)域沒有黑色素,色素細胞是遷移而來。理論2剛好與之相反:假設全身都有成黑素細胞,隨著胚胎的發(fā)育,這些細胞會由四肢到軀干進行凋亡(可以理解成“褪色”),凋亡的強度會越來越弱,所以靠近四肢的毛是白色的,貓的背部的毛是黑色的。 理論3(新)“板塊漂移”學說 成黑素細胞會在胚胎發(fā)育初期遷移到全身皮膚表面,當白斑基因的表達程度較高時,隨著胚胎的發(fā)育生長,皮膚被“撐開”,表面的成黑素細胞分散在若干塊狀區(qū)域內(nèi)(圖1),新長出來的組織不允許黑色素進入細胞,所以它們不含黑色素,長出來的毛呈白色。 小貓開始生長了(圖2)!想象一下大陸板塊漂移的原理,身體漸漸長大,原來的黑色部分就互相散開了。而四肢和肚皮的細胞分裂速度更快,所以長得也更快(圖3),最終呈現(xiàn)的結果就是:黑色毛發(fā)更多存在于貓的背側,而白色毛發(fā)更多存在于貓的四肢與腹側(圖4)。 所以,“貓媽媽生著生著沒墨了”是有科學道理的,但不是那么簡單的科學道理。 轉載http://dy.163.com/wemedia/article/detail/BQ5UJJB105118OGM.html 隱性: 淡化色 重點色 巧克力色 顯性: 虎斑 雙色 陰影/漸層/毛尖色 銀/金色 純白色 (長毛是隱性,短毛是顯性;非純合的基因往往表現(xiàn)為中短毛) 至于紋路,鏈接如下(別問我為什么不發(fā)粗來)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026433 https://en./wiki/Cat_coat_genetics 淺談毛色遺傳規(guī)律 首先給大家介紹幾個概念 1.等位基因。在貓的體內(nèi),有19對染色體(18對常染色體+一對XX染色體或XY染色體)。等位基因呢,就是分別出現(xiàn)在成對的兩條染色體相同位置的,比如下圖 因為染色體是成對出現(xiàn)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對出現(xiàn)。在生成精子和卵細胞時候,等位基因會伴隨染色體分開,比如Aa型的貓會生成A型精子和a型精子,或者是A型卵細胞和a型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新的基因型。 2.基因的顯隱性。在一對等位基因中,A控制一種表現(xiàn)型,a控制另一種表現(xiàn)型,當A存在時會抑制a的表現(xiàn),稱為A對a是顯性的。比如AA型的貓是短毛,aa型是長毛,他們所生的后代Aa型就都是短毛。 3.基因互作。一對基因對另一對基因會產(chǎn)生作用。比如R基因對A基因有抑制作用,那么基因為A_rr的表現(xiàn)為A的性狀,aarr和aaR_和A_R_表現(xiàn)為a的性狀. 4.伴性遺傳。如果基因位于性染色體X上,由于公貓只有一條X染色體,它上面攜帶顯性基因L時就表現(xiàn)為L,攜帶l就表現(xiàn)為l;母貓的基因型為LL和Ll表現(xiàn)為L,ll表現(xiàn)為l。 1. 控制貓的顏色只有兩種:黃(紅)色和黑色,所有貓的原來顏色都是只有黃色,黑色或者黃黑色這三種可能。我們所以見到千變?nèi)f化的貓是因為其它可以控制顏色的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這些基因都不在性染色體上,不能改變貓原本的任何顏色。 2. 小貓的顏色只能遺傳父母,不可能跳過父母遺傳再上一代的顏色。 3. 公貓不能遺傳父親的顏色。母貓一定從父母身上各遺傳一個顏色。忽略白色,公貓一定是單色的。母貓一定是單色或雙色的。 貓貓毛色遺傳及如何計算后代顏色 https://www.douban.com/note/214994419/ 分享一個interesting的實驗 When broken down, the study also found black and white cats were particularly aggressive when handled, grey-and-white cats during a trip to the vet and calico females in everyday contact with humans. 具體來說,研究還發(fā)現(xiàn)黑白毛貓受到撫摸時攻擊性尤其強,灰白毛貓在看獸醫(yī)師時特別不安,而雌性三花貓與人接觸的每一天都異常好斗。 It concluded that the ideal pet is a black, grey, white or tabby cat. 該研究總結出黑貓、灰貓、白貓和虎斑貓才是最理想的寵物貓。 The study comes a month after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Lincoln found cats, unlike dogs, do not need humans to feel protected. 此項研究是在林肯大學研究人員公布其結果一個月后得出的。此前,林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貓不像狗那樣需要從人那里獲得安全感。 In particular, they found cats don't suffer from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y noise they make when their owner leaves is more likely to be out of boredom or frustration. 特別是他們發(fā)現(xiàn)貓在主人離開時并不會產(chǎn)生分離焦慮癥,而它們制造的噪音也更可能是出于無聊和失望的原因。【英文來源:每日郵報 譯者:BUPT許楠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