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幾千年的朝代更替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但是在明清交替時期,卻真的存在一個神奇的政權,由于存在時間太短,史學界并沒有把它寫入中國編年史表。 1644年元旦,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對他而言,稱帝并不是本意,因為在古人看來,如果一個朝代的政權還沒結束,以起義建立的政權名不正言不順,視為造反,因此這里算是稱王或者稱霸一方更合適。李自成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稱帝一旦出現(xiàn)分歧必會背負罵名,但他心里又想稱帝。于是在半推半就之下,李自成稀里糊涂的成為了大順政權的建立者。 同年正月初八,李自成率數(shù)萬大軍前往北京,此舉本意并不在推翻大明政權,其性質類似逼宮,在他看來若崇禎皇帝能下詔封自己為“西北王”,然后犒賞百萬軍糧,則愿意自動解圍,退守河南,甚至愿意以己之力抵御清軍。 因此,當大軍到達北京后,他并沒有急著下令攻城,而是提前把自己的心意傳達給崇禎。然而,對于李自成的要求,崇禎到死也沒答應。 據記載,崇禎在得知李自成的來意后并沒有表露出拒絕的意思,而是希望得到眾大臣的支持,但此時滿朝文武似乎都啞巴了一樣,無一人提出建議,崇禎皇帝又考慮到皇家的顏面,徘徊不定之下,自縊身亡。這種尷尬的局面想必也出乎李自成的意料,可是事情就擺在眼前,崇禎死了,明朝亡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管他李自成是不是本意,也只得一步一步踏入皇宮之中。 北京城的大多數(shù)財產盡握手中后,李自成也開始考慮各方勢力的覬覦,為瓦解明軍殘余勢力,他多次遣使者招降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但吳三桂并給有給他好臉色,反而因為陳圓圓的事耿耿于懷。不久后,李自成親率大軍20萬討伐吳三桂,1644年4月21日,雙方于一片石激戰(zhàn),22日,吳三桂軍漸漸不敵,遂與清軍攝政王多爾袞合兵,兩軍聯(lián)手擊潰李自成,其主將劉宗敏受傷,險些喪命。 四月26日,李自成逃至北京,心想這北京來也來了,崇禎皇帝也死了,不如我稱帝,讓大順政權實至名歸也好啊,于是三天后(29日)李自成宣布稱帝登基,但次日吳三桂炮轟北京城,李自成帶兵逃走,結束了短暫的帝王身。 李自成雖然正式在紫禁城宣布登基了,但他稱帝時間實在太短,不足以寫入中國編年史。歷來對李自成稱帝之說都是肯定的,不過他做皇帝時間有很大爭議。有人說李自成做皇帝應該從1644年元旦算起;也有人說應該從崇禎皇帝開始計時,也有一說是清軍的順治稱帝開始。但他名正言順的坐上皇帝寶座應該從在紫禁城宣布登基開始比較妥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