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秋詞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劉禹錫說的“自古”大概是從宋玉開始: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span lang="EN-US"> 其后有曹操,如《觀滄?!罚?span lang="EN-US">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再其后有陶淵明,如《己酉歲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凄凄風(fēng)露交。蔓草不復(fù)榮,園木空自凋。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 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到了唐朝,最著名的就是杜甫的《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宋玉心中的秋天是“蕭瑟”,曹操筆下的秋天是“蕭瑟”,陶淵明對秋天的感覺是“凄凄”清冷,杜甫面對的秋天則是“蕭蕭”。總而言之,調(diào)子都比較低沉。但是劉禹錫不這么看,他覺得秋天比春天更好:晴空萬里,山明水凈,層林盡染,詩興沖天。劉禹錫喜歡秋天,而不喜歡春天的理由是:春天詩人躁動,發(fā)狂,興趣低下,而秋天使人寧靜,高遠(yuǎn),心胸開闊,志趣高遠(yuǎn)?!扒缈找机Q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倍嗝赐纯?,多么豪邁! 請注意,劉禹錫未必是要反其道而行之,更多的是為他那不屈服的內(nèi)心發(fā)聲?!肚镌~二首》是他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其遭遇就像被秋霜打了的莊稼,一般人看來那是要蔫了的。但劉禹錫偏不,他覺得秋天更好,心情大好。他不在乎秋天的肅殺氣氛,他的感覺是秋高氣爽!這就是“秋興”的“興”之所在。一首《秋興》,難道不能使我們理解人生詩意的價值嗎?這種人生態(tài)度使我們想到柳宗元,想到后來的蘇軾。他們對此的精神狀態(tài)是“相似而不相同”。
劉禹錫《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兩首詩留下的名句,也可算是為國人熟悉。前者夸耀牡丹,到了最高水平。后者惋惜“燕”由于時代變遷,命運發(fā)生巨變,輕輕地刺中了人們那顆柔軟的心——不知道是癢,還是痛! “花”也好,“燕”也好,和人一樣,都是歷史的過客,不管是否曾經(jīng)“動京城”,到頭來終不免變成尋常色。明白的人,即使是“動了京城”,自己心中也不會迷失方向;即使是變得尋常,也不會消沉頹廢。劉禹錫這兩首詩寫作年代是否相連,不清楚,但與他的經(jīng)歷,心情肯定相關(guān)。冷靜面對人生,冷靜面對升遷,就是這兩首詩背后的人生詩意。
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劉禹錫《再游玄都觀》 余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木。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復(fù)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蕩然無復(fù)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fēng)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時大和二年三月。
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再游玄都觀》的《序》簡要說明了這兩首詩的寫作背景??纯催@段小序涉及到的劉禹錫簡歷: 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中進士。入仕后積極參加政治活動。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參加王叔文等人進行的政治改革。半年之后,改革失敗,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缎颉分姓f的“余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木。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
就是這一年的事。貞元二十一年和永貞元年,都是在公元805年內(nèi)。 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他才與柳宗元等人奉詔還京。即《序》中所說“居十年,召至京師”。但不久又被貶謫到更遠(yuǎn)的播州去當(dāng)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諸人幫助,改為連州刺史。此即《序》中所說“旋又出牧”。 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任東都尚書省主客郎中。此即《序》中所言“于今十有四年,復(fù)為主客郎中”。又先后出任蘇州、汝州、同州刺史。 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武宗會昌元年(841年),檢校禮部尚書,次年病逝于洛陽。
從劉禹錫的為官經(jīng)歷來看,可謂是“游擊隊員”,從793年中進士開始,到841年離世,為官48年,四進三出,可以算得上經(jīng)歷曲折了。只有了解他的經(jīng)歷,才能理解他的詩作。48年來,他經(jīng)歷了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個皇帝,當(dāng)時的政局如何,可想而知。世態(tài)變化怎樣,一般預(yù)料不到。這些對于劉禹錫來說,大概是再了解不過的了。他用十四年之來玄都觀的變化,來反映自己對時局變化的強烈感受。我總的感覺是,在他心中,自己不是失敗者。不管玄都觀里的風(fēng)景如何變化,但是“劉郎”始終是個自信滿滿的人,志氣從未消沉,改革可以失敗,但是理想,精神不能磨滅。如果我們聯(lián)系前面的《秋詞二首》來看,不是可以這樣認(rèn)為嗎?秋風(fēng)越是涼,自我感覺就越爽!絲毫沒有被霜打了的感覺。按著這樣的思路,再想想《賞牡丹》和《烏衣巷》兩首詩,不是可以體會出其中內(nèi)在串聯(lián)的東西嗎?也許《賞牡丹》未嘗沒有自賞的意思,《烏衣巷》則肯定有對世事變遷之大的感慨。有人說,有關(guān)玄都觀這兩首詩,是劉禹錫對某些壓制改革派的譏諷。我覺得未嘗沒有,但這不是重點。劉禹錫的視野,覺悟,境界,應(yīng)該更高一些。正如蘇軾,雖然他反對王安石的改革,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整體反對王安石這個人。
劉禹錫《竹枝》*****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 劉禹錫《楊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span lang="EN-US">
《竹枝》詞里說楊柳,《楊柳枝》中話羌笛。道是有意還無意,眼向東來心向西。 愛情這種東西,自古至今就是詩文里的???。就是因為是???,所以寫出新花樣,不落俗套地表達自己的心情,也就不那么容易。劉禹錫這兩首詩,很平淡,但是總算抓住了一點共性的東西,所以就能被后人熟記?!暗朗菬o情還有情”表達了情人之間那種難以捉摸,不好準(zhǔn)確表達的感情。這是女子的心聲,面對江上的歌聲,自己怎么表達?唱,還是不唱?唱,太過暴露,不適合自己;不唱,又怕錯過機會。但最終沒有唱,似乎“無情”,其實不是?!暗朗菬o情還有情”。但不能人人如此,下面一首就是遇到了比較外向的女子,“請君莫奏前朝曲”,來點新的吧,于是有了新節(jié)目,“聽唱新翻楊柳枝”。 劉禹錫真是個性情中人,一個當(dāng)官的,一點也不端著架子,對年輕男女還是十分迎合的??梢娺@個時候,做官的也有很放松的人。能給我們留下一點常用詩句,還是得感謝他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