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占所有卒中的15%,往往預后不良。與缺血性卒中相比,腦出血的有效治療方法較少。大量證據(jù)顯示ICH后血壓升高時致死和嚴重功能不良的危險因素。然而,ICH超急性期目標血壓控制對臨床預后的好處尚不清楚。 目前AHA指南推薦對于血壓150 - 220 mmHg的無禁忌癥ICH患者早期把血壓控制到140mmHg是安全的,可能是有效的。這項推薦意見主要是基于INTERACT II研究的結果,他們發(fā)現(xiàn)強化降壓治療對這些患者具有獲益的趨勢。2014年的meta分析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趨勢,同時發(fā)現(xiàn)緊急降壓與24h時延緩血腫擴大有關。 最近,關于腦出血緊急降壓治療的另外一項研究ATACH-II試驗正式公布。在這項研究中,把目標血壓控制在110-139 mmHg(vs. 140-179 mmHg)并沒有顯著改善臨床預后。 為了進一步探討ICH緊急降壓與臨床預后之間的關系,2017年4月來自麻省總醫(yī)院的Gregoire Boulouis等在JNNP上公布了他們的meta分析結果。該meta分析共納入了5項隨機對照研究,分別為:INTERACT 1, 2008;RBPR ICH, 2008;ICH ADAPT, 2013;INTERACT 2, 2013;ATACH 2, 2016;共4360例患者。 結果發(fā)現(xiàn)強化降壓組和標準降壓組3個月死亡風險類似(OR: 0.99; 95% CI: 0.82 to 1.20, p=0.909)。與標準降壓相比,強化降壓治療顯示出了降低3個月死亡或殘疾風險的趨勢(OR: 0.91; 95% CI: 0.80 to 1.02, p=0.106)。另外,強化降壓也有降低血腫擴大的趨勢(OR: 0.82; 95% CI: 0.68 to 1.00, p=0.056),特別在大型RCT研究中。 最終作者認為無降壓禁忌癥的急性ICH患者,強化緊急降壓是安全的,但是似乎沒有臨床獲益。尚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強化緊急降壓防止血腫擴大的作用。另外作者特別強調,納入meta分析的5項RCT研究的患者為輕度到中度ICH患者,且無降壓治療的禁忌癥。對于那些大量腦出血合并顱內壓升高的患者(這些患者處于腦低灌注的風險中),降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不清楚。 之所以沒有發(fā)現(xiàn)強化降壓治療的顯著獲益,作者是這樣解釋的: 首先,納入的患者血腫擴大的風險較低。比如納入患者基線ICH體積較小,華法林相關出血的比例很低。 其次,繼發(fā)并發(fā)癥顯著影響了ICH的預后,超急性期后內科治療的差異也是重要的混淆因素。 最后,最佳降壓方案尚無共識,一些降壓藥物會引起反跳性高血壓和增加顱內壓。另外,幾項研究顯示達到最佳目標血壓值非常困難或延遲。在不同研究中,24h后血壓管理的異質性很明顯,比如血壓變異越大功能預后越不良。 另外,作者還比較了ATACH II和INTERACT II的差異。與ATACH II相比,INTERACT II納入患者的基線收縮壓更低(SBP >150 mm Hg vs SBP >180 mm Hg), 時間窗更長(6 vs 4.5 hours from stroke onset)。ICH血腫擴大往往發(fā)生在卒中發(fā)作前6-12h內,因此延遲降壓將無法減輕血腫擴大。INTERACT II研究血壓納入要求更低(179 vs 200mmHg),ATACH II允許隨機前接受過降壓治療的患者入組。INTERACT II研究允許使用不同的降壓藥物(靜脈推注或持續(xù)輸注),ATACH II僅采用靜脈輸注尼卡地平。最后,降壓失?。⊿BP>140mmHg)更常見于INTERACT II研究(66% vs 12.2%)。 文獻出處: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7 Apr;88(4):339-345. doi: 10.1136/jnnp-2016-315346. Epub 2017 Feb 18.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clinical outcomes and haemorrhage expan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