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上海觀復博物館開展了一堂魅力講座——《石窟藝術之敦煌篇》。在這次觀復學堂課程中,詹老師娓娓道來千年敦煌的故事。下面我們回到現(xiàn)場,看看精彩回顧吧! “敦,大也?;?,盛也。”你是否好奇藏于茫茫戈壁的敦煌,為何至今為人津津樂道?人們贊譽她魅力永恒,一代代學者為其癡迷奉獻,又究竟為何?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要抵御匈奴出兵西域,他在河西走廓設立據(jù)點——河西四郡,最西邊的便是敦煌。公元前111年武漢帝在敦煌設郡,敦煌有正式的歷史記錄便開始于斯。
敦煌作為絲綢之路重鎮(zhèn),佛教藝術在此地匯聚。莫高窟開創(chuàng)于公元366年,公元4世紀到14世紀的延綿,是735個洞窟,是4萬5千平方米壁畫。而我們講石窟藝術,是建筑、壁畫、雕塑的三位一體,形成了屬于佛教的藝術之美。 達·芬奇《蒙娜麗莎》 盧浮宮博物館藏 北壁東側禪定佛 莫高窟259窟 今天當全世界被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所傾倒,這尊禪定佛雕塑已經(jīng)在敦煌存在了一千年,佛像高雅的微笑之中,信眾找到內心的安寧和沉靜。佛的微笑何止來自嘴角,更是來自于眉、眼、鼻,更是肌肉線條。有人說:“在敦煌,連風都是藝術?!?/span> 大師陳寅恪所言:敦煌,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這聲感言述不盡對敦煌的疼惜。要談敦煌自然繞不開“王道士”王圓箓,既是敦煌的“貴人”,也是敦煌的“罪人”。從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者,自覺擔當守護者。王圓箓多次上訪,四處化緣募款??h令、道臺無人識貨,莫高窟猶如世間一棄兒。斯坦因、伯希和、華爾納找上門來,在他們眼中敦煌猶如一個寶庫。他們從王圓箓處騙取上萬卷經(jīng)書。從1900至1908年,但凡任何一位政府官員有所作為,實施保護,或許可以避免大量敦煌經(jīng)卷流失的慘劇。 1909年8月,法國人伯希和路過北京,將其所獲敦煌遺書的一小部分展示給在北京的學者。其時羅振玉恰好在場,當他看到敦煌的殘卷等珍品時,驚為天物。他聽說在敦煌藏經(jīng)洞尚存六朝至唐宋寫本六千卷,便立即將此事呈報學部。1910年秋,幾經(jīng)挫折,剩余的敦煌經(jīng)卷終于運到京師學部,后移藏至今北京圖書館。 這一年,也被學術界普遍認定為中國“敦煌學”正式發(fā)端的時間。 從1944年成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到敦煌研究院。近70年歷史,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敦煌三代領導人作為敦煌的守護者,也是敦煌學的傳承人,他們?yōu)槎鼗桶V迷亦為此奉獻一生。 圖片出自敦煌研究院孫志軍 課程的最后,詹老師也帶來美麗敦煌后的隱憂。敦煌處于沙漠地帶,莫高窟的精美背后是卻隱藏著文物病害,壁畫有皰疹,有起甲,有疏堿,有霉變,有脫落,留住歷史不容易,留住美麗更是挑戰(zhàn)重重。除此之外,在11年、12年6月份,兩次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洪水,瞬間公路被沖垮, 可謂是非常危險??v然敦煌的魅力不減,如果這份美麗被更多的后代見證,需要更多人的投入,但那也才能推遲它消逝的時間。敦煌保護,任重道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