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測血壓低壓(舒張壓)低,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這是動脈硬化、彈性減低的后果。因為舒張壓主要是動脈血管的彈性回縮形成的。 動脈硬化是隨增齡出現(xiàn)并加重的,也是動脈血管壁老化的表現(xiàn)。正常人在60歲以后舒張壓會逐漸降低,如果合并高血壓、動脈硬化,這種舒張壓的降低會更為明顯。所以老年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多是高壓(收縮壓)高,低壓(舒張壓)低,脈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大,使得降壓治療很困難,“高不成,低不就”。 那么舒張壓低,有什么影響或者危害呢? 舒張壓低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影響心臟冠狀動脈的灌注,影響心肌供血,因為冠狀動脈是在舒張期灌注供血的。 我們冠狀動脈的開口是藏在主動脈瓣里的。心臟收縮射血時,主動脈瓣開放,就像門一樣擋住了冠狀動脈,而且心臟收縮射血,心室腔里的壓力也是增高的,所以心臟收縮時心肌供血是減少的。當心臟舒張時,心臟擴張,心室腔里的壓力減低;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主動脈里的血液可以充分灌注冠狀動脈。 冠狀動脈的血流從心臟的外膜流到心臟的內(nèi)膜是需要一定壓力的,因為心室腔內(nèi)有一定壓力。這時如果舒張壓過低,和心室內(nèi)的壓力階差減小,心肌的灌注就會減少;如果正好又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那對心肌供血的影響就更大了。 所以,對舒張壓偏低的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要慎重,如果舒張壓過低,那降收縮壓的標準就要放寬些。 一般動脈硬化的舒張壓偏低是緩慢出現(xiàn)的,也能夠耐受,無需特殊處理(也沒有特殊處理),但是需要注意防止血壓進一步降低。有些人雖然不是高血壓,沒吃降壓藥,但是還有其他原因或藥物可以導(dǎo)致血壓下降,比如嘔吐、腹瀉、大汗等引起的脫水,血容量減少;或者使用了可以引起血管擴張的藥物,包括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治療前列腺的藥物等。如果過度地降低了舒張壓,就有引發(fā)心肌缺血的風險。 舒張壓低了不太好提高,因為沒有一種藥是只提高舒張壓不提高收縮壓的,而且升血壓的藥還是以升高收縮壓為主。所以,動脈硬化引起的舒張壓降低,是治療中的一個難點。根本的還是要防治動脈硬化。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
來自: 阿義zxy > 《醫(yī)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