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nèi)CT平掃高密度應(yīng)想到的8種病 一、腦出血: 1、臨床表現(xiàn):既往有高血壓病史,頭痛、神志不清、流涎甚至一側(cè)肢體偏癱。 2、CT表現(xiàn): 急性期(<> 慢性期(2周-2個月):高密度血腫向心性縮小,邊緣模糊,第4周為等密度或低密度,水腫減輕,占位效應(yīng)減輕,環(huán)形強化。 囊變期(>2個月):殘腔呈腦積液密度,圓形或條帶狀,無水腫及占位。 3、MRI表現(xiàn): 超急性期(<> 急性期(7小時-3天):T1WI稍低或等信號,T2WI為極低信號。 亞急性期(3天-4周): 早期:T1WI周邊為高信號,中心為等或低信號。T2WI為低信號。 晚期:T1WI及T2WI均為高信號。 慢性期(>=4周):囊腫形成后,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周邊低信號。 二、腦挫裂傷: 1、臨床表現(xiàn):外傷后立即昏迷,時間較長。顱高壓癥狀明顯,可有偏癱、失語等。 2、CT表現(xiàn): 局部呈大小、形態(tài)不一、邊緣模糊的低密度區(qū),內(nèi)散在分布的片狀高密度影。 3、MRI表現(xiàn):同腦出血不同時期信號。 三、腦膜瘤: 1、臨床表現(xiàn):成年女性多見,臨床可有頭痛、視力下降、癲癇等。 2、CT表現(xiàn): 圓形或分葉狀,近顱骨或硬腦膜,平掃多為高密度,密度均勻,邊界清,周邊多有水腫,增強呈顯著均勻強化。 3、MRI表現(xiàn): T1WI為低信號,T2WI高信號,周圍水腫為長T1長T2信號,腫瘤與水腫間可見低信號環(huán)。內(nèi)部信號不均勻。 四、轉(zhuǎn)移瘤 : 1、臨床表現(xiàn):以中老年多見。原發(fā)腫瘤史,出現(xiàn)頭痛、肢體麻木、行走障礙,意識不清等。 2、CT表現(xiàn): 平掃可為高等低混雜密度,一般為多發(fā),位于灰白質(zhì)交界區(qū),周圍多有水腫,小腫瘤大水腫為特征。增強多呈結(jié)節(jié)或環(huán)狀、不規(guī)則強化。 3、MRI表現(xiàn):長T1長T2信號,周圍水腫廣泛,占位明顯。 五、生殖細胞瘤: 1、臨床表現(xiàn):好發(fā)于10-20Y女性,松果體或鞍上區(qū)多見。頭痛、嘔吐、視力減退等癥狀。 2、CT表現(xiàn): 第三腦室后部圓形,邊緣清楚,不均勻高密度,鈣化達70%,增強呈均勻一致強化,可見腦水腫。 3、MRI表現(xiàn): 第三腦室后部長T1長T2信號,水腫不明顯。 六、髓母細胞瘤: 1、臨床表現(xiàn):多發(fā)于15Y以下兒童。多位于小腦,出現(xiàn)頭痛、嘔吐、行走不穩(wěn)等癥狀。 2、CT表現(xiàn): 后顱窩中線區(qū),邊緣清楚,平掃稍高或等密度,周圍有水腫,增強均勻增強,第四腦室閉塞,幕上腦室擴大。 3、MRI表現(xiàn):腫瘤位于小腦蚓部突入第四腦室,T1WI低,T2WI等或高信號。 七、淋巴瘤: 1、臨床表現(xiàn):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高峰為40-50歲,免疫功能缺陷者較早。臨床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障礙,無力,感覺障礙,步態(tài)異常或癲癇。顱內(nèi)壓增高,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認知功能進行性下降。 2、CT表現(xiàn): 多位于腦室周圍大腦深部組織,基底節(jié),丘腦及胼胝體等,平掃CT等或稍高密度。 3、MRI表現(xiàn):T1WI等信號或稍低信號,T2WI呈等或稍高信號,DWI高信號,增強多明顯均勻強化,“握拳狀”強化,臍凹征、尖角征,棘征等。占位效應(yīng)及瘤周水腫與腫瘤大小不成比例。 八、黑色素瘤: 1、臨床表現(xiàn):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少見病變,高度惡性腫瘤,病程短,進展快。臨床多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 2、CT表現(xiàn): 平掃一般多為類圓形高密度病灶。 3、MRI表現(xiàn):多為短T1短T2信號,水抑制多呈等或稍低信號,增強輕到中度強化。不典型的表現(xiàn)多樣,與黑色素含量及瘤內(nèi)出血、囊變有關(guā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