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清明上河圖》 是世俗繁華的史詩 那么《千里江山圖》 就是錦繡河山的頌唱 故宮,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每當有著名的國寶級或人氣較高的珍貴文物展出時,總會出現(xiàn)百米沖刺爭看文物的“故宮跑”。 排長隊 沖刺跑 最近兩次比較受關注的“故宮跑”,都與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有關——一幅是《清明上河圖》,一幅是《千里江山圖》。 相比于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的名氣略遜一籌,但它的光環(huán)也足夠耀眼了:古代十大絕世名畫之一,青綠山水畫史上的標志性作品,百年來僅展出過四次…… 去年,《千里江山圖》在故宮展出 排隊兩小時,看畫五分鐘,還限號 本月上旬,北京大學校慶期間,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特地舉辦了一次以《千里江山圖》為中心的人文論壇,專家學者們圍繞畫上面的題跋、印章、畫面內(nèi)容,青綠顏料的使用分析,青綠山水與水墨畫的發(fā)展等方面展開討論。 論壇現(xiàn)場 不過,說起這幅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它的作者,十八歲的王希孟。 十八歲,對現(xiàn)在的人來說,還在為選學校報專業(yè)急得焦頭爛額,對未來充滿了迷惘??墒牵藲q的王希孟,已經(jīng)完成了一幅絕世名畫。他的故事,要從他的時代說開去。 畫至宣和至鼎盛 王希孟生活在北宋后期,那時的國力已如強弩之末,但是文化藝術卻異常發(fā)達,這既是“重文抑武”國策的結果,也有賴于一個人的推動,他就是書畫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趙佶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這是后人對宋徽宗的評價。是的,詩詞書畫他樣樣精通。他寫字極有個性,獨創(chuàng)“瘦金體”。他也愛畫,大力發(fā)展了翰林圖畫院。一時間,畫院人才濟濟,包括《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還有后來開啟南宋山水畫一代新風的李唐。因此,宋徽宗宣和年間的翰林圖畫院,有個特別的稱謂叫“宣和畫院”。 宋 趙佶《瑞鶴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為了持續(xù)性提高翰林圖畫院的藝術功力,宋徽宗建立了“畫學”,也就是皇家繪畫學校。這是歷史上最早的宮廷美術教育機構,也是古代唯一的官辦美術學校。 宗徽宗還親自出題招考取士,往往以詩句為題。比如“踏花歸來馬蹄香”,還有“深山藏古寺”。要求學子們曲盡其意、遐想無限《難怪宋畫水平高,原來宋徽宗選畫家真有一套!》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就是王希孟所生活的時代。 丹青不負少年頭 或是時代感召,或是興趣使然,王希孟早早進入畫學,成為一員生徒。遺憾的是,也許是因為未能通過考試,他并未進入翰林圖畫院。他只是被“召入禁中文書庫”,也就是在宋代的中央檔案館中工作。 王希孟 但王希孟并沒有放棄繪畫,他“數(shù)以畫獻,未甚工”。因為工作的關系,他有見到宋徽宗的機會,于是屢屢向宋徽宗進獻畫作,但作品都不是很優(yōu)秀。不過,宋徽宗可不是平凡的人,他獨具慧眼,認為“其性可教”,于是“親授其法”。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王希孟進步很大,力戒欠工致之弊,并獻上了高頭大卷《千里江山圖》。 宋徽宗收到此圖,頗為嘉許。后將之賞賜給了蔡京,蔡京為之作跋,記述了王希孟極為簡略的身世——這幾乎是后人得以了解這位天才少年的唯一信息來源。 《千里江山圖》蔡京跋文 我們可以知道,獻畫那年,王希孟只有十八歲。此后,他便在畫壇上銷聲匿跡了。一般認為,可能是因為勞累過度或體質(zhì)羸弱,王希孟在二十多歲時就夭亡了,這是何等可惜! 天下名家多如過江之鯽,尚有無留名于后世者。而王希孟不過一介畫學生徒,又英年早逝,他本應無可能在歷史洪流中激起一朵漣漪,卻因一幅畫作而名垂后世,這又是何其幸運! 孤篇橫絕百代傳 王希孟到底留給后人怎樣一幅畫呢?這是一幅青綠山水長卷,有近12米長,描繪了大宋的錦繡河山。 《千里江山圖》 這幅畫,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巨制杰構”。畫面上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氣象萬千,壯麗恢弘。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綠柳紅花,長松修竹,景色秀麗。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臺、茅屋草舍、水磨長橋各依地勢、環(huán)境而設,與山川湖泊相輝映。 《千里江山圖》局部 《千里江山圖》在設色和用筆上繼承了傳統(tǒng)的“青綠法”,即以石青、石綠等礦物質(zhì)為主要顏料,敷色夸張,具有一定的裝飾性,被稱為“青綠山水”。王希孟用此法,上承隋唐時期的展子虔、李思訓、李昭道等人,在當時可謂獨步。在繼承前法的基礎上,又表現(xiàn)出更趨細膩的畫風,體現(xiàn)了北宋院畫工整嚴謹?shù)臅r代風格。 《千里江山圖》局部 遠觀恢宏雄闊,近睹亦令人折服。人物雖細小如豆,卻動態(tài)鮮明。微波水紋均一筆筆畫出,漁舟游船蕩曳其間,使畫面平添動感……元代高僧溥光對此畫推崇備至,在卷后題跋中贊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span> 《千里江山圖》溥光跋文 畫家陳丹青曾做過一期專講《千里江山圖》的節(jié)目。有人打趣說,這期節(jié)目應該叫《十八歲干的事》才更合適吧! 知人: 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師,喜歡做減法,也就是所謂取舍和概括,可十八歲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著做加法。人在十八歲年紀,才會有這股子雄心和細心,一點不亂。 十八歲干的事,多半其實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照西洋人的說法,那是上帝讓他干了這件事情。 我分明看見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歲。長幾歲、小幾歲,不會有《千里江山圖》。 論畫: 《千里江山圖》的野心,遠遠超過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訓。王希孟沿襲的全景觀,是五代北宋開拓的圖式,猶有過之。 《千里江山圖》的開闊,開闊得非常具體。如果把這幅畫切割成無數(shù)個局部,每個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畫,都是細節(jié)……而每一個景別,有這么多詳確動人的細節(jié)。 《清明上河圖》是世俗繁華的史詩,那《千里江山圖》就是錦繡河山的頌唱。 也許是因為《千里江山圖》太有名了,王希孟的故事太傳奇了,圍繞著畫與人的爭論從沒斷過,且近來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有人甚至提出畫是贗品,記述作者身世的跋文有損等。不過少年天才王希孟的故事已經(jīng)深入人心,時時在叩問著我們:十八歲時的你,在干啥?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縱51.5cm,橫1191.5cm 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