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的開國將領(lǐng)團:云臺二十八將,都是“星宿下凡”,名氣卻不大 提及東漢,人們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東漢末年群雄紛爭的那些故事,這是東漢朝廷最為衰弱的時期,卻借著《三國演義》的東風(fēng),變得家喻戶曉。與之對比,東漢開國時期那段歷史總是容易被人忽視,除了知道東漢是劉秀所建立以外,似乎就沒什么更多的東西了,如開國功臣之類的,簡直一片空白。 在開國功臣方面,西漢有“漢初三杰”,唐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都是最為人熟知的,不過當(dāng)這他們受到舉世矚目時,東漢的“云臺二十八將”卻只能躲在史書的角落里瑟瑟發(fā)抖,哦,不,是無人問津。 “云臺二十八將”是漢光武帝劉秀麾下的大將團,在他逐鹿群雄、一統(tǒng)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的能力在諸將中最強,也最受劉秀賞識。 劉秀去世后,漢明帝劉莊即位。漢明帝永平三年(60年),劉莊為了表彰這些開國元勛,命人畫了二十八位大將的畫像,懸掛在洛陽南宮云臺閣,稱為云臺二十八將。后人還把這些將領(lǐng)與神話傳說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稱相對應(yīng),稱為'云臺廿(二十之意)八宿'。 當(dāng)然,跟“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一樣,這個榜單并不盡善盡美,如馬援和來歙(xī )等這些跟皇室有親戚關(guān)系的大將都沒被列入。 范曄在《后漢書》中為云臺二十八將一一立傳,稱他們'咸能感會風(fēng)云,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那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二十八位大將。 首先是東方蒼龍七宿。 1、角木蛟——高密侯鄧禹。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東漢初年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之首。 鄧禹自幼聰明機敏,而且很好學(xué),他十三歲即能誦詩,后來前往長安學(xué)習(xí)。鄧禹在長安期間,結(jié)識了正好也在長安拜師求學(xué)的劉秀,兩人一見如故,結(jié)為知己。 一晃西漢滅亡、新朝取而代之,接著新朝也亡了,天下分崩離析。更始元年(23年),劉秀經(jīng)略河北,鄧禹前往追隨,為劉秀劃策,提出'延攬英雄,務(wù)悅民心,立高祖之業(yè),救萬民之命'的方略。 在鄧禹的幫助下,只身前往河北的劉秀擊敗了銅馬軍并將其收編,在河北站住了腳。隨后鄧禹率兵進軍關(guān)西,但卻多年無建樹,劉秀以馮異取而代之。 不過鄧禹的能力擺在那里,后來在討伐延岑的時候,他再立大功。鄧禹功勞卓著,始終受到劉秀的信任和重,被劉秀'恃之以為蕭何'。 劉秀稱帝后,封鄧禹為大司徒、酂(zàn)侯(蕭何也曾封過此侯),之后改封高密侯,并進位太傅。 永平元年(58年),鄧禹去世,謚號元侯。 2、亢金龍——廣平侯吳漢。 吳漢,字子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二位。 吳漢年輕時曾經(jīng)在縣里當(dāng)過亭長,后來犯了事,撒腿就跑來到了漁陽,靠販馬為生。 賣馬得走,而不是久居一地,吳漢經(jīng)常往來于燕地和薊地之間,沿途所見,很大程度上增長了他的閱歷和經(jīng)驗。 更始元年(23年),更始帝劉玄派使者韓鴻巡行河北,吳漢前往投奔,被任命為安樂縣令。沒多久,王郎在邯鄲起兵,威勢一時無兩,北方州郡瞬間搖擺不定,于是劉秀被劉玄派了上來。 吳漢聽說過劉秀的名聲,就去勸太守彭寵歸附劉秀,彭寵思考后,真的歸順劉秀。劉秀任命吳漢為大將軍,讓他拿著信物到北方征調(diào)十郡突騎。 不久,吳漢就征調(diào)幽州十郡之兵南下,和劉秀在清陽會師。吳漢先后斬殺苗曾和謝躬,平定銅馬軍和青犢軍等農(nóng)民軍,接著又?jǐn)貧⒏嫉廴蚊闹袝钪x躬,擁立劉秀為帝,與更始政權(quán)決裂。 吳漢被封為大司馬,改封舞陽侯(之前是建策侯)。此后吳漢活躍于東漢統(tǒng)一天下的戰(zhàn)場上,先是平定了東方,然后又遠征巴蜀,消滅了盤踞蜀地的公孫述政權(quán),又改封為廣平侯。 建武二十年(44年),吳漢病逝,謚忠侯。 3、氐土貉——膠東侯賈復(fù)。 賈復(fù),字君文,南陽郡冠軍縣(今河南鄧縣)人,東漢名將,云臺二十八將第三位。 賈復(fù)是儒生出身,青少年時攻讀《尚書》,很受師友器重。新莽末年,賈復(fù)擔(dān)任縣吏,后來綠林軍起義,賈復(fù)聚眾數(shù)百人響應(yīng),自稱將軍。 更始政權(quán)建立后,賈復(fù)率眾歸附劉玄的族兄漢中王劉嘉,劉嘉將其推薦給劉秀,賈復(fù)由此成為劉秀的破虜將軍督。歸順劉秀后,賈復(fù)隨其擊信都、攻邯鄣、戰(zhàn)真定、破鄴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戰(zhàn)功赫赫。 劉秀即位后,賈復(fù)出任執(zhí)金吾,封膠東侯。 建武三十一年(55年),賈復(fù)去世,謚剛侯。 4、房日兔——好畤侯耿弇(yǎn)。 耿弇,字伯昭,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興平)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四位。 耿弇自幼喜好兵書,劉秀巡行河北,他晝夜兼行,前去拜見,被任為門下吏。 當(dāng)時劉秀勢力薄弱,在王朗的打擊下很是狼狽,有一次劉秀倉卒南撤,手下官屬大部分都失散了。耿弇只身逃回昌平,說服父親耿況派寇恂到漁陽跟彭寵約定,各自發(fā)騎兵兩千、步兵一千,聲援劉秀。 耿弇則和景丹、寇恂等人親自率領(lǐng)聯(lián)軍南下,沿途擊殺王郎大將和校尉等四百多人,斬殺敵軍三萬余人,一路平定了涿郡、中山等二十二縣,終于在廣阿見到了劉秀。劉秀大喜過望,當(dāng)即任命弇為偏將軍。 劉秀稱帝后,耿弇封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時年22歲,是劉秀手下最年輕的大將軍。此后,耿弇敗延岑、平齊魯、攻隴右,拿下三百余城,為東漢的統(tǒng)一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永平元年(58年),耿弇逝世,謚曰愍侯。 5、 心月狐——雍奴侯寇恂。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屬北京市)人,東漢開國名將,云臺二十八將第五位。 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郡功曹,很得太守耿況器重,跟耿況之子耿弇處得也很好。后來寇恂跟耿弇一起到廣阿投奔劉秀,劉秀任命他為偏將軍,賜號承義侯。 此后,寇恂被任命為河內(nèi)太守,行大將軍事,寇恂鎮(zhèn)守河內(nèi),治理潁川、汝南二郡,協(xié)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北伐燕、代時,寇恂統(tǒng)領(lǐng)屬縣,造箭百萬支,養(yǎng)馬兩千匹,收租四百萬斛,并及時轉(zhuǎn)運前線,為戰(zhàn)爭的勝利立下大功。 接著寇恂才真正投身前線,先后敗蘇茂、平穎川,戰(zhàn)功赫赫。 劉秀稱帝后,寇恂被任命為執(zhí)金吾,封雍奴侯。 建武十二年(36年),寇恂去世,謚威侯。 6、尾火虎——舞陽侯岑彭。 岑彭,字君然,南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東漢初年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六位。 岑彭原是新朝的棘陽縣令,曾長期堅守宛城抵抗更始政權(quán)。后來岑彭無奈投降,本來難逃一死,卻被劉秀的兄長劉演所救,因此隸屬于劉演。 劉演被殺后,岑彭被大司馬朱鮪(wěi)收編,先后擔(dān)任淮陽都尉和潁川太守。建武元年(25年),岑彭歸降劉秀,被任命為刺奸大將軍,督察眾營。隨軍平定河北。 劉秀稱帝后,岑彭擔(dān)任廷尉,行大將軍事,封歸德侯。岑彭除了軍事才能以外,勸降能力也是一流的,在之前他就成功勸說更始政權(quán)的大將呂植投降劉秀。建武二年(26年),岑彭逼降許邯,升任征南大將軍,封舞陰侯。劉秀率軍圍攻洛陽時,岑彭又勸降守將朱鮪,使得洛陽輕易拿下。 此后岑彭一路征戰(zhàn),討鄧奉、攻秦豐、敗田戎、定江夏、平荊州、破天水。隨后,岑彭按照劉秀得隴望蜀的指令,西進巴蜀討伐公孫述,大軍直抵成都,但卻被公孫述派刺客刺殺。 岑彭死后,謚號壯侯。 7、箕水豹——夏陽侯馮異。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 馮異精通《左氏春秋》和《孫子兵法》,早年曾擔(dān)任新朝的潁川郡掾,后來歸順劉秀,隨之征戰(zhàn)并立下汗馬功勞,尤其是大破赤眉以及平定關(guān)中,其功甚偉。 馮異深得劉秀信任,而且他為人謙退,從不居功自傲,眾將領(lǐng)有時互相爭功,只有馮異一個人坐在樹下,不跟他們爭,得到“大樹將軍”的美名。 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 建武十年(34年)夏,馮異與諸將進攻落門,在攻克前病發(fā),最終在軍營中去世,謚節(jié)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