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十三邀》,和許知遠對話的是姜文。 許知遠問他,你的人生有什么失敗嗎,姜文說,有啊,我跟我媽的關(guān)系。 他說當年自己考上了中戲,拿著通知書給母親看,她“拿來看了一下扔一邊了,她說你那一盆衣服沒洗呢”,“我不知道怎么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高興”。 話語里有著難以釋懷。 為什么有的父母在表達對孩子的愛時會那么吝嗇?他們對孩子取得的成績要么冷漠以對、視而不見,要么打壓,理由是“怕孩子驕傲”。 而為什么有的父母表達愛時又那么讓人負擔?噓寒問暖、無微不至,讓人喘不過氣。 什么樣的父母,才會合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guān)心、贊賞和喜愛? 01 父母怎樣表達愛,會給孩子壓力 為什么明明是父母在給予,卻讓孩子如臨大敵?為什么你不斷付出,孩子卻不懂得感激?為什么孩子會寧愿你不要這么愛他? 因為你表達的愛,讓孩子倍感壓力。
一些父母經(jīng)常習慣性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當孩子總是被迫沉浸在這種現(xiàn)實期望里,一方面會承受來自于父母的精神壓力,擔憂未來無法回報父母的恩惠。 另一方面,一些孩子可能會因此極端地認為父母的付出帶有功利性質(zhì),覺得自己的存在只是為了給父母養(yǎng)老而已。 這種家庭模式出身的孩子成年以后,雖然他們會有較強的責任意識,但也可能很難和父母有真正的親近感。 我身邊有一些成長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的朋友,畢業(yè)以后便刻意遠離家鄉(xiāng),雖然會定期給家里打錢,但基本長年在外不愿意歸家,和父母也甚少交流。
當孩子慢慢長大,一些父母仍然習慣以對待幼童的方式對待已經(jīng)獨立的孩子,一味施加自己的庇佑和保護,介入孩子的生活,無形之中成為孩子的負擔。 現(xiàn)在大家經(jīng)常反感的所謂媽寶男,本質(zhì)上也是親子之間缺乏必要的界限感的結(jié)果。當這樣的孩子進入一段情感關(guān)系,往往也容易因為父母的插手而衍生出復雜的家庭矛盾。 我曾經(jīng)的一個同學,父母老來得子所以對他頗為寵愛,甚至大學期間隨他舉家搬遷到學校所在城市,只為每天給他無微不至的照顧。 畢業(yè)后他談了幾場戀愛,但最終都不歡而散。因為他父母不放心他跟異性的交往,每一任交往對象都親自把關(guān),還時時監(jiān)測著兩人的關(guān)系動向,讓他苦不堪言。
因為缺少和孩子的共同話題,父母更關(guān)注的是孩子吃飽穿暖這種生活層面的問題,孩子自然對這些顯得“多余”的關(guān)心很不耐煩和焦躁。 而有的父母則習慣以過來人的姿態(tài)對孩子指指點點,缺乏對孩子的體諒。 當父母只顧表達自己的訴求和理念,并強制性要求孩子接受的時候,孩子自然會感到抗拒和排斥,從而愈發(fā)不愿意親近父母。 02 表達愛,先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愛 為什么父母的關(guān)心在孩子眼里卻成為了負擔?也許我們首先要清楚,我們對于孩子的付出,究竟真的完全是出于愛,還是多少也有出于自己的控制欲和過于自我的期望。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需要給予全方面的照顧和看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孩子則會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逐漸培養(yǎng)出獨屬于自己的個性和思想。 這個時候尤其需要父母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生活習慣,學會重新平衡自己的生活重心。 尤其當孩子成年離家以后,一些父母可能會有空虛、惶恐等不適感。有的人已經(jīng)習慣了孩子的陪伴、需要孩子填充自己的生活,或者孩子的存在曾經(jīng)無形之中滿足了他們的掌控欲。 但是,孩子終究需要獨立面對外面的世界,而父母則需要懂得適時放手,而不是一味強加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一些父母也許會覺得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xù)。但事實上,我們更需要清楚,孩子并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chǎn),也不僅僅是我們養(yǎng)老的保障。 孩子的存在更多是豐富了父母的人生體驗,所以,不要以家長的高姿態(tài)自居,不要理所應(yīng)當?shù)貙⒆舆^多苛求。 我們需要帶著感恩和惜福的心意去看待這段親子緣分,而只有當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和感受,你才能真正看到他的真實需求。
有的父母會用刺耳的語言表達關(guān)心,比如“讓你多穿點你不聽,我說的話你當耳旁風是吧?”是擔心你的身體,可是這樣的語言會讓孩子不適,感受不到愛和尊重。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自我發(fā)掘和人格塑造的過程,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更需要父母的包容、接納和悉心陪伴。 從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講,當孩子一天天長大,作為父母,不僅需要滿足孩子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也要從高階需求出發(fā),了解孩子的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價值需求。 這需要父母學會用心傾聽和了解孩子究竟在想什么,有怎樣的感受,而不是急著以過來人的姿態(tài)一味說教。 對于大多父母來說,此生都是第一次擔任父母的角色,而父母這個身份則沒有一個所謂的標準模板。在教育和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對我們自己重新認知和改造的過程。 事實上,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相比用語言告訴孩子如何去做,真正更加有效和有影響力的是你自己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如何為人處世,以怎樣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里的各種境遇。
當你自己能夠游刃有余,堅強有力的打理好自己的人生,以積極的姿態(tài)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那么孩子會感覺到你的美好,感受到你對他真實的愛與接納。 他會想要靠近這樣的父母,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回饋于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作者:淺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