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歌賦形式記載、傳授,流傳針灸的理論和實踐,實為針灸之一發(fā)明,它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易讀易記,不少用之臨床效如桴鼓。如《玉龍歌》中“頭項強痛難回顧,牙痛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漿明補瀉,后針風府即時安”以這種先針承漿,后針風府的方法,用于落枕項強,風火牙痛,屢用屢效。 故今將《百癥賦》(簡稱“百”)、《標幽賦》(簡稱“標”)、《席弘賦》(簡稱“席”)、《玉龍賦》(簡稱“玉賦”)、《通玄指要賦》(簡稱“通”)、《靈光賦》(簡稱“靈”)、《蘭江賦》(簡稱“蘭”)、《玉龍歌》(簡稱“玉歌”)、《勝玉歌》(簡稱“勝”)、《雜病穴法歌》(簡稱“雜”)等十首中有關臨床治療用穴,按人身部位分類、匯集。先列癥狀、穴位,后列出處,便于臨床查閱。 舌下腫痛——廉泉、中沖。 廉泉、中沖,舌下腫疼堪取。(百) 牙痛——耳門、絲竹空。 耳門、絲竹空,住牙痛于傾刻。(百) 口歪——頰車、地倉。 頰車、地倉,正口歪于片刻。(百) 喉痛——液門、魚際。 喉痛兮,液門、魚際去療。(百) 頷腫口噤——陽谷、俠溪。 陽谷、俠溪,頷腫口噤并治。(百) 血虛口渴——少商、曲澤。 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百) 舌干口燥——復溜。 復溜祛舌干口燥之悲。(百) 舌緩不語——啞門、關沖。 啞門、關沖,舌緩不語而要緊。(百) 失音囁嚅——天鼎、間使。 天鼎、間使,失音囁嚅而休遲。(百) 唇歪——太沖。 太沖瀉唇歪以速愈。(百) 牙痛——承漿。 承漿瀉牙痛而即移。(百) 消渴——行間、涌泉。 行間、涌泉,主消渴之腎竭。(百) 喉風——天突。 誰知天突治喉風。(標) 牙痛腰痛咽痹——二間、陽溪。 牙痛腰痛并咽痹,二間陽溪疾怎逃。(席) 咽喉疾一一百會、太沖、照海、陰交。 咽喉最急先百會,太沖照海及陰交。(席) 口歪——地倉、頰車。 地倉、頰車療口歪。(玉賦) 牙痛——二間。 二間治牙痛。(玉賦) 口氣——大陵、人中。 大陵、人中頻瀉,口氣全除。(玉賦) 牙齒疼——呂細。 (編者注:據百度,三種說法,一般認為是太溪穴) 牙齒痛,呂細堪治。(通) 流涎——地倉。 地倉能止口流涎。(靈) 牙痛——頰車。 頰車可灸牙齒痛。(靈) 噤口咽風——照海。 噤口咽風針照海,三棱出血刻時安。(蘭) 口眼歪斜一地倉、頰車。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連頰車, 歪左瀉右依師正,歪右瀉左莫令斜。(玉歌) 失音——啞門。 偶爾失音語言難,啞門一穴兩筋間, 若知淺針莫深刺,言語音和照舊安。(玉歌) 口苦——關沖。 三焦熱氣壅上焦,口苦舌干豈易調, 針刺關沖出毒血,口生津液病自消。(玉歌) 牙疼——二間。 牙痛陣陣苦相煎,穴在二間要得傳。(玉賦) 口臭——大陵、人中。 口臭之疾最可憎,勞心只為苦多情, 大陵穴內人中瀉,心得清涼氣自平。(玉歌) 頭項強急——承漿。 頭項強急承漿保。(勝) 牙腮緊疼——大迎。 牙腮疼緊大迎全。(勝) 頷腫喉閉——少商。 頷腫喉閉——少商穴。(勝) 口臭——大陵。 心熱口臭大陵除。(勝) 口噤——地倉、頰車。 口噤歪斜流涎多,地倉頰車仍可舉。(雜) 口舌生瘡——舌下竅(舌下兩邊紫筋)。 口舌生瘡舌下竅,三棱刺血非粗魯。(雜) 舌裂出血——內關、太沖、陰交。 舌裂出血尋內關,太沖陰交走上部。(雜) 舌上生苔——合谷。 舌上生苔合谷當。(雜) 舌風舞——手三里。 嘔噎——陰交。 嘔噎陰交不可饒。(雜) 鼻衄——天府、合谷。 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可追。(百) 鼻內無聞——通天。 通天去鼻內無聞之苦。(百) 咳嗽——肺俞、天突。 咳嗽連聲,肺俞須迎天突。(百) 鼻痔——齦交。 鼻痔必取齦交。(百) 冷嗽——合谷(補)、三陰交(瀉)。 冷嗽先宜補合谷,卻須針瀉一陰交。(席) 鼻淵——上星。 頭風鼻淵,上星可用。(玉賦) 氣嗽痰哮——乳根、俞府。 乳根、俞府療氣嗽痰哮。(玉賦) 咳嗽風痰——太淵、列缺。 咳嗽風痰太淵,列缺宜刺。(玉賦) 喘促——璇璣、氣海。 尪嬴喘促,璇璣氣海當知。(玉賦) 痰嗽——肺俞、豐隆。 豐隆、肺俞,痰嗽稱奇。(玉賦) 寒邪之嗽——風門。 風門主傷胃寒邪之嗽。(玉賦) 喘嗽——天突、膻中。 天突、膻中醫(yī)喘嗽。(玉賦) 鼻窒——迎香 鼻窒無聞,迎香可引。(通) 咳嗽寒痰——列缺 咳嗽寒痰,列缺堪治。(通) 鼻衄一一禾髎。 兩鼻衄針禾髎。(靈) 鼻窒——迎香。 鼻窒不聞迎香問。(靈) 喘痰——天突。 天突宛中治喘痰。(靈) 喘痛——昆侖。 住喘卻痛昆侖愈。(靈) 定喘——尺澤。 吐血定喘補尺澤。(靈) 鼻淵——上星。 鼻流清涕名鼻淵,先瀉后補疾可痊, 若是頭風并眼痛,上星穴內刺無偏。(玉歌) 不聞香臭——迎香。 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兩穴可堪攻, 先補后瀉分明效,一針未出氣先通。(玉歌) 咳嗽——身柱。 忽然咳嗽腰背痛,身柱由來灸便輕。(玉歌) 脾虛肺熱,痰多咳喘——豐隆、列缺、尺澤。 咳嗽——肺俞、豐隆。 傷風不解嗽頻頻,久不醫(yī)時勞便成, 咳嗽須針肺俞穴,痰多宜先豐隆尋。(玉歌) 噴嚏——風門。 腠理不密咳嗽頻,鼻流清涕氣昏沉, 須知噴嚏風門穴,咳嗽宜加艾火深。(玉歌) 哮喘——天突、膻中。 哮喘之癥最難當,夜間不睡氣遑遑, 天突妙穴宜尋得,膻中著艾便安康。(玉歌) 氣喘——璇璣、氣海。 氣喘急急不可眠,何當曰夜苦憂煎, 若得璇璣針瀉動,更取氣海自然安。(玉歌) 吼喘——俞府、乳根。 吼喘之癥嗽痰多,若用金針疾自和, 俞府乳根一樣刺,氣喘風痰漸漸磨。(玉歌) 痰涎咳嗽——肺俞。 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卻須當灸肺俞。(勝) 小兒吼閉——天突、筋縮。 更有天突與筋縮,小兒吼閉自然疏。(勝) 鼻塞——合谷、太沖。 鼻塞鼻痔及鼻淵,合谷太沖隨手取。(雜) 冷嗽——合谷、陰交。 冷嗽只宜補合谷,三陰交瀉即時住。(雜) 喘急——列缺、足三里。 喘急列缺足三里。(雜) 本文摘自《針灸心悟》,作者/ 高立山。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 經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y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
|
來自: 谷山居士 > 《醫(yī)藥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