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小知識 文化人必備 每日一問 。 。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名稱,古已有之,不過和現(xiàn)在的含意不完全相同。 博士,古為官名。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shù)上專通一經(jīng)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為“文學博士”等。 碩士這個稱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也是品德高尚、學問淵博的人,但是一直不是官職。古人曰:碩者,大也 。古代常用與碩士含意相似的“碩老”、“碩儒”稱呼那些博學之士。 古代學士稱號,最早出現(xiàn)在周代,是指讀書的貴族子弟,后來演變成官名和有學問的人及文人學者泛稱。魏晉以后,學士正式成了以文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員稱呼。唐代,學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參預朝政。其中翰林學士之首,是皇帝親信顧問和秘書官,又稱“內(nèi)相”。到了宋代,授了“翰林學士”者,就有當宰相的希望。清代大學士地位為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 ○ 古詩詞賞析-長知識 ○ 每天進步一點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