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有書君來說,有力量的文字并不是那種讀罷仿若打了雞血一樣讓我振奮的句子,而是在我不知覺的情況下刻在心里,當(dāng)某一個情景發(fā)生時這段話便會突然清晰地浮現(xiàn)在腦海中,令我的理解愈發(fā)深刻的文字。 “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span> 這段話出自于豐子愷先生的《不寵不驚過一生》。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能感受到這句話的力量。小時候總喜歡氣勢磅礴的排比,哀嘆人生的苦樂,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思,可長到了一定歲數(shù)才真的能體會什么是“欲語還休”,才知道“寵辱不驚”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豐子愷先生自帶頑皮屬性,無論散文或是字畫皆出于隨性隨心,寥寥幾筆勾勒出的便是對人生百態(tài)的回應(yīng):與人無爭的溫潤,無所不愛的曠達(dá)。 “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span> 這段話的由來是說,有個年輕人特別崇拜楊絳先生,于是便寫了一封長信表達(dá)自己的人生困惑,沒想到楊絳先生給他回信了,信中其實只寫了一句話: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有人說這其實只是一個故事,楊絳先生并沒有說過這句話,但有書君至今還記得當(dāng)我初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那種震蕩心靈的沖擊。感覺是第一次有一句話可以把自己形容的那么透徹——不讀書,不思考,每天幻想著自己能如何成名,如何一夜暴富。就是這句話讓有書君一下子清醒了,沒有扎實的積累,怎么能站得穩(wěn)、走得遠(yuǎn)呢?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yuǎn)。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span> 這段話來自龍應(yīng)臺所寫的《目送》。幾年前有書君偶然間讀到這篇龍文章,頓時理解了為何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會成為經(jīng)典。其實更多的時候是父母在望著我們漸漸走遠(yuǎn)的背影,求學(xué)、成家、工作...是他們在承受著更多的不舍得、不放心,默默地看著我們大步向前走。我們心中充滿著對未來的向往,堅定不移地想要去闖蕩,甚至不曾回頭張望和留戀。有書君認(rèn)為這段話有力量的原因就在于,它把我拉回了家庭,讓我真正注意到父母的變化,讓我真正了解到什么叫“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
|
來自: 方遠(yuǎn)圖書館 >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