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xué)生、金石家趙明誠結(jié)婚。最初的幾年,小倆口的生活安定優(yōu)裕, 李清照寫出的都是些帶有小資情調(diào)的作品。 但是,好景不長,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只好尋著宋朝廷南逃的路線南渡江寧,行前,肯定會隨身帶走值錢的家產(chǎn),可是,龐大的家產(chǎn)讓他們犯了難!經(jīng)過夫婦倆精挑細選,“尚載書十五車”,當然,這些家產(chǎn)無非是些書畫金石。 戰(zhàn)亂年代,這些家產(chǎn)不會讓擁有它的主人衣食無憂,南渡后,詞人的生活陷入困頓狀態(tài),1129年丈夫趙明誠于農(nóng)歷8月18日卒于建康。 趙明誠剛?cè)ナ溃?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帶著沉重的書籍文物再次開始逃難。她從建康出逃,經(jīng)越州、明州、奉化、寧海、臺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過海到溫州。 李清照憑一己之力南逃的過程中,其所帶物品連續(xù)遭遇三次重大損失! 在杭州期間,寡居的李清照居無定所,身心憔悴。更令人揪心的是,因為所帶古書畫,她的暫居地經(jīng)常有盜賊光顧。 這幾次文物字畫的丟失,帶給李清照的刺激非常大。這讓她深深地意識到,在這個混亂的世道里,只要自己還是一個孤寡無依的弱女子,就很難生存。 李清照曾在其弟弟李迒家住過一段時間,但卻不是長久之策,因為按照當時的生活邏輯,大多數(shù)遺孀都是在子女而不是兄弟姐妹的照顧下度過晚年歲月。 宋代女子喪夫再嫁也算正常,即無子女照顧,又不能長期住在弟弟家中,李清照意識到想要生存,唯有建立一個穩(wěn)定的家庭,有個比較堅實的靠山,才能徹底擺脫這接連不斷的惡夢! 所以,從李清照當時的情感需求與生活狀況來說,的確是需要組建一個家庭。 此時,一位男人走進李清照的生活,這個人就是時任右奉承郎監(jiān)諸軍審計司的張汝舟,張汝舟所擔任的這個官職主要負責檢查核準軍隊糧草與俸祿,品級并不高,也就七八品。 張汝舟自稱是趙明誠同學(xué),且對李清照百般殷勤,不久倆人結(jié)了婚。 張汝舟主動接近李清照,并非出于真心,而是惦記上李清照所擁有的書畫金石。 以李清照的心智,很快識破張汝舟真面目,于是決定與其離婚。 縱觀李清照與張汝舟短暫的婚姻,表面上看,情商極高的李清照顯得過于輕率,但輕率的背后有著太多的無奈與無助。 李清照有一封寫給當朝翰林學(xué)士綦崇禮的答謝書信,即《投內(nèi)翰綦公崇禮書》,在這封答謝書信中,李清照首先自述了她那段時間境遇的悲涼與不幸,以及之所以答應(yīng)張汝舟求婚的原因: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蟻不分,灰釘已具。嘗藥雖存弱弟,應(yīng)門惟有老兵。既爾蒼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說,惑茲似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書來輒信;身幾欲死,非玉鏡架亦安知。俛難言,優(yōu)柔莫決。呻吟未定,強以同歸。 意思是說:我自己重病纏身,病情嚴重到連牛、蟻的叫聲都無法分辨,家人已經(jīng)開始為我預(yù)備后事,準備好了封棺用的鐵釘與石灰。自從趙明誠去世后,照顧我的只有弟弟李迒和照管門戶的老傭人了。就是在這樣悲苦的景況下,我才會如此輕率地相信了張汝舟的如簧之言,被他所說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就因為我已經(jīng)病得將死,而弟弟又老實可欺,所以匆匆忙忙聽信了媒人的欺詐之語,在急迫之間,再三猶豫之中答應(yīng)了這門婚事。 由以上內(nèi)容來看,最初是張汝舟主動接近李清照,而李清照最終之所以選擇再婚答應(yīng)嫁給張汝舟,歸納起來可能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 一、保護手中文物 經(jīng)過兩三年顛沛流離生活的折磨,眼看就步入晚年的李清照,在即無子女照顧,又不能長期住在弟弟家中的情況下,為了保護自己,為了保護自己手中的文物,選擇再嫁,實是出于無奈。 二、感情需要 經(jīng)歷了數(shù)年的逃亡生活,李清照的身體與精神幾近崩潰,獨孤的精神需要安慰,臥病在床需要他人關(guān)心照顧,此時李清照最渴望得到的是家庭的溫暖與呵護。而張汝舟的出現(xiàn)似乎能給予這些! 三、張汝舟花言巧語掩蓋下的居心叵測,迷惑了李清照那顆孤獨的心 以趙明誠同學(xué)身份出現(xiàn)在李清照面前的張汝舟,雖然官職不高,但他在李清照及其弟弟李迒的面前,不但巧舌如簧、花言巧語,而且對病中的李清照極盡關(guān)心,讓這一對單純、老實的姐弟誤以為他是個可以信任之人。而且張汝舟派來的媒人手持求婚的文書,滿口信誓旦旦,使李家姐弟相信他將給予李清照一個穩(wěn)定而溫暖的家庭。 年老體衰、孤苦無依,無助與無奈的情形下,致使李清照選擇再婚。 并非出于真情而是覬覦李清照金石書畫的張汝舟的出現(xiàn),讓心未設(shè)防的李清照看到希望。 當婚姻摻雜太多功利,當然不會維持長久,而收場的方式便是分手。 之后,李清照與張汝舟經(jīng)歷了一場離婚大戰(zhàn),雖說最終成功離婚、雖說最終保住了自己的全部財產(chǎn),但在此過程中,李清照身心再次受傷。 從李清照個人經(jīng)歷來看,說其命運多舛,實不為過,但李清照所處的年代,已是國不為國、家不為家,即便退而求其次,結(jié)局未必圓滿似乎是其命運的必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