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enth.)Briq. 的地上部分。亦名假蘇(《本經》)等。味辛,性溫。入肺、肝經。功能:發(fā)表、祛風、理血;炒炭止血。主治:感冒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癰腫、瘡疥、瘰疬。荊芥穗效用相同,惟發(fā)散之力較強。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外用: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荊芥含揮發(fā)油1.8%,油中主要成分為右旋薄荷酮(d-Menthone),消旋薄荷酮,少量成分為右旋檸檬烯(d-Limonene)。揮發(fā)油中尚含有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3-辛酮(3-Octanone)、對聚傘花烯(p-Cymene)、3-辛醇(3-Octanol)、1-辛烯-3-醇(1-Octen-3-ol)、異薄荷酮(Isomenthone)、l-異薄荷酮(l-Isomenthone) 、3-甲基環(huán)己酮(3-Me- thylcyclohexanone)、β-欖香烯(β-Elem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β-葎草烯(β-Humulene)、胡薄荷酮(Pulegone)、異胡薄荷酮(Isopulegone)、l-胡薄荷酮(l-Pulegone)、胡椒酮(Piperitone)、胡椒堿烯酮(Piperitenone)等。 荊芥穗中分離出荊芥甙(Schizonepeto- side)A、B、C、D、E以及荊芥醇(Schizonol)、荊芥二醇(Schizonodiol)等單萜類化合物。亦分離出芹黃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 side)、黃色黃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 glucoside)、橙皮甙(Hesperidin)、香葉木素(Diosmetin)、橙皮素(Hesperetin)和黃色黃素(Luteolin)等黃酮類成分。 荊芥的花梗中分離出三個新的苯并呋喃類化合物,均有抗感染活性。 藥理作用: 1. 抗菌和抗炎作用 體外實驗證明:荊芥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此外,對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人型結核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荊芥煎劑及荊芥與防風混合煎劑均有明顯抑制小鼠耳郭腫脹作用,混合煎劑比單煎效果好。荊芥對醋酸引起的炎癥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2. 解熱鎮(zhèn)痛作用 荊芥煎劑具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用傷寒混合菌苗使家兔發(fā)熱,給予裂葉荊芥煎劑或乙醇浸劑 2g/kg 灌胃,發(fā)現有微弱的解熱作用。荊芥的鎮(zhèn)痛作用以d-薄荷酮為代表,用d-薄荷酮100mg/kg給小鼠灌胃,能抑制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體反應。其強度與氨基比林相當。 3. 止血作用 生品荊芥不能明顯縮短出血時間,而荊芥炭則使出血時間縮短72.6%;生品荊芥使凝血時間縮短30%,而荊芥炭縮短77.7%,即荊芥經炒炭后有止血作用。有報告指出,荊芥炭混懸液和荊芥炭揮發(fā)油乳劑均有明顯的止血作用,且與劑量相關。但荊芥炭水煎劑及提出揮發(fā)油后的荊芥炭水煎劑,均未見明顯的止血作用。報告者認為,臨床上使用荊芥炭治療各種出血疾病時,應以散劑內服為佳。亦有報告指出,荊芥炭脂溶性提取物的止血作用是通過體內促凝血、抗纖溶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而實現的。 4. 其他作用 實驗表明:荊芥油能降低正常大鼠體溫;亦有鎮(zhèn)靜作用,荊芥油(0.5ml/kg)給兔灌胃,可見其活動減少,四肢肌肉略有松弛。 荊芥油能明顯延長乙酰膽堿和組胺混合液對豚鼠致喘的潛伏期,減少發(fā)生抽搐的動物數;亦能對抗乙酰膽堿或組胺引起的豚鼠氣管平滑肌收縮;尚有祛痰作用。 荊芥水煎劑對兔離體十二指腸平滑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流行性感冒 荊芥、射干各12g,防風、柴胡、葛根、杏仁、茵陳各10g,銀花20g,連翹、大青葉各15g,生石膏40g,甘草6g。先煎生石膏20~30分鐘,再將余藥全部摻入,待水沸后改為文火煎15~20分鐘,倒出藥液,一劑藥兩煎混合在一起。熱未退前每天服藥2劑,每2小時服藥1次,晝夜少量頻服,熱退后改為每天服藥1 劑,分3次服下。治療201例,熱退時間在藥后6小時以內者9例, 6~12 小時者 79 例,12~24 小時者90例,24~48 小時者20例,48~72小時者3例。其中服藥1~2劑在1天內熱退者178例,占88.6%。〔中醫(yī)雜志 1991;32(1):25〕 2. 治療蕁麻疹和皮膚瘙癢癥 凈荊芥穗30g,為末,過篩后裝入紗布袋,均勻地撒布于患處,然后用手掌反復揉搓至發(fā)熱為度,輕者1~2次,重者 2~4次奏效?!仓嗅t(yī)雜志 1965;(12):18〕 3. 治療局限性濕疹 荊芥、防風、細辛、白芷各等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取川椒適量,煎水熏洗患處,繼用陳醋調藥末外敷。每日2次,3日為1療程。治療24例,痊愈23例,無效1例。其中3例復發(fā),皆經復用上藥1~2療程而愈?!埠幽现嗅t(yī) 1990;10(4):24〕 4. 治療傳染性軟疣 荊芥、防風、當歸、蟬衣各10g,柴胡、赤芍、僵蠶、黃芩各15g,薏苡仁、大青葉各30g,甘草6g。水煎服。荊芥、柴胡、防風、僵蠶各15g,薏苡仁40g,大青葉30g,水煎取 150ml,再加硫磺40g,白礬30g。將疣頂部挑破,擠出豆腐渣樣物,用上藥外洗,1日5~6次。治療 19例,痊愈17例,療程10~20天?!舱憬嗅t(yī)雜志 1990;25(6):249〕 5. 治療產后血暈 荊芥穗30g,炒至焦黃,研細過篩,每次用6g,加童便50ml 服,共治療25例,治愈18例,好轉5例,無效2例。〔四川中醫(yī) 1987;(6):35〕 6. 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 取大白蘿卜一個,從中間切開,在中央挖一凹窩,將荊芥穗10g,蜂蜜、香油各15ml放入凹窩內,置火上燒透(約2小時),于每日睡前內服。此為3歲小兒1次服用量,其他年齡可酌情增減。治療13 例,用藥2~4天,11例痊愈,2例好轉。〔中原醫(yī)刊 1982;(6):280〕 7. 治療小兒水痘 荊芥、防風各10g,板藍根20g,蘆根15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治療94例,全部痊愈。退熱時間平均6小時至1.5天,水痘結痂平均3天。〔江蘇中醫(yī) 1990;11(10):37〕 方劑選用: 1. 治療風熱頭痛:荊芥穗、石膏等份。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永類鈐方》) 2. 治療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荊芥穗半兩,桔梗二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溫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荊芥湯) 3. 治療尿血:荊芥、縮砂等份,為末,糯米飲下三錢,日三服。(《瀕湖集簡方》) 4. 治療大便下血:荊芥二兩,槐花一兩。炒紫為末。每服三錢,清茶送下。(《簡便單方》) 5. 治療痔漏腫痛:荊芥煮湯,日日洗之。(《簡便單方》) 6. 治療一切瘡疥:荊芥、金銀花、土茯苓,等份。為末,熟地黃熬膏為丸,梧子大,每旦、夕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匯言》) 7. 治療腳丫濕爛: 荊芥葉搗敷之。(《簡便單方》) 配伍效用: 荊芥配伍防風 荊芥芳香而散,氣味輕揚,性溫而不燥,以辛為用,以散為功,偏于發(fā)散上焦風寒,又入血分,可發(fā)散血分郁熱;防風氣味俱升,性溫而潤,善走上焦,可治上焦之風邪,又走氣分,偏于祛周身之風,且能勝濕。二者均為辛溫解表之品,荊芥發(fā)汗散寒之力較強,防風祛風之功較勝,相須為用,可使其解表散寒、祛風勝濕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療四時感冒,證見發(fā)熱惡寒、無汗、頭身疼痛者。防風乃風藥之潤劑,與荊芥伍用,尚有祛風止癢之功效,用于治療皮膚瘙癢癥、風疹、蕁麻疹及神經性皮炎等。 荊芥配伍金銀花、連翹 荊芥性微溫而不熱,善于解肌散風;金銀花、連翹辛涼輕宣,透泄散邪,清熱解毒。三者配伍,有辛涼解肌,宣散風熱之功,可治療外感風熱表癥。 荊芥炭配伍升麻炭 荊芥、升麻均為疏風解表之品。炒炭應用,則發(fā)表之力大減,而功專止血。二者伍用,有明顯止血之功效,亦能升清舉陷,用于治療氣虛下陷之尿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等癥。 【注意事項】 宜忌: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毒副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荊芥煎劑,觀察七天內的死亡情況,其半數致死量為30 046±76.5mg/kg。 臨床內服本品,有引起過敏反應的報告。主要表現為胸悶、上腹部不適、腹痛、惡心、嘔吐、皮膚疼痛、瘙癢、淤血及皮疹等。 中毒救治:如引起過敏反應者及時給予抗過敏治療。 【醫(yī)家論藥】 “荊芥,輕揚之劑,散風清血之藥也?!惨磺酗L毒之證,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際,以荊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證,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勢,以荊芥之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風,苦溫可以清血,為血中風藥也?!保ā侗静輩R言》) “荊芥,入足厥陰經氣分,其功長于祛風邪,散淤血,破結氣,消瘡毒。蓋厥陰乃風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風病、血病、瘡病為要藥。”(《本草綱目》) “荊芥,氣溫,味辛苦,氣味俱薄,升也,陽也。能涼血疏風,上清頭目。辟邪毒,宣五臟,除勞渴,通血脈,除濕痹,破結氣,行淤血,解肌表,諸瘡瘍風熱皆用之。與羌活同用,能除血濕。與蟬蛻同用,能散風邪。與紅花同用,能行惡血。與蘇子同用,能下諸氣。惟其氣溫而輕,故能開腠理。和醋搗爛,敷腫毒立瘥。又治產后血暈如神。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服,過則蒸五臟神?!保ā端庤b》) “假蘇,入血分之風藥也,故能發(fā)汗?!薄扒G芥,風藥之辛溫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本草經疏》) |
|
來自: 古道岐黃 > 《500種中藥現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