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文\圖 韋廬
魚類是美食中之佳品,亞圣孟子有名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毙苷圃诠艜r候與猩唇、駝峰全屬于“八珍”,孟子用它來代表珍貴的東西;魚是大眾的食物,布衣山民在小溪河流中垂手可得。熊在今日,已列入保護(hù)動物之名錄。不知道孟子是否吃過熊掌,反正草根族只能望熊興嘆,恐怕全要“舍熊掌而取魚也”! 淡水魚數(shù)鱖魚最為顯赫。唐代張志和詞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經(jīng)題詠,身價十倍。鱖魚刺少,肉厚,屬蒜瓣肉。肉絲細(xì)嫩,鮮美。清蒸、干燒、糖醋、做松鼠魚,皆妙。湖北人喜歡吃臭豆腐,有“逐臭”之風(fēng)。近年我經(jīng)常路過東湖岸邊,見沿岸酒家都張掛大字廣告:“本店招牌菜——臭桂魚。”“鱖魚”易誤讀成“厥魚”,因此,很多酒店都寫成“桂魚”。其實都無所謂,只要是魚還是那個鱖魚就行。 鱖魚的缺點(diǎn)是不能隨便放養(yǎng),因為它是吃魚的魚。凡吃魚的魚,生命力極強(qiáng)。因為有這些特性,中國花鳥畫家常常把鱖魚暗喻人生。明末遺民大畫家八大山人,往往夸張地寫意鱖魚的青眼和白眼,以此宣泄國破家亡之恨。已故著名畫家王雪濤先生亦好畫鱖魚,韋廬曾在其《追魚圖》上跋曰: 以泳以游,與波上下?;驀u沫吹波,或在于藻,或依于蒲,或浮于落花,或潛入深淵。莊子得濠水觀魚之樂,姜太公有釣溪之喜。芳餌之下,必有懸魚。故晝游于浪花,夕調(diào)乎酸咸。嗟乎,水面風(fēng)波魚不知,魚相忘于江湖也。 韋廬:原名梅春林,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南方書畫》主編,已出版《韋廬文集》九卷
|
|
來自: 昵稱16281682 > 《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