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病篇/本證/下法辯證/大小承氣湯的區(qū)別、大便和小便的關系 下面我們返回119頁,看下法的辯證,下法辯證一共有4條原文,這4條原文實際上是討論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討論大、小承氣湯怎區(qū)別。一個是討論大便和小便的關系。 我們先看208條,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FONT>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jié)M而喘” - 這是講的一個陽明實熱壅滯的征候。 “脈遲”- 這不是主陽虛,也不是主陰血不足,而是實熱壅滯,脈道不利,因此他的遲應當是遲而有力,因此他的遲應當是遲而有力。 “汗出” - 是熱迫津液外越的表現(xiàn)。 “不惡寒” - 是在外沒有風寒表證。 “身重” - 是實熱邪氣壅滯氣機,經(jīng)氣不利,熱重則身重,我們在第6條,還有火邪傷陰熱證那些地方都提到過。 “短氣”- 是陽明腑氣不得通降,陽明灼熱迫肺,不僅有短氣而且有喘,陽明腑氣不得通降,濁熱迫肺,就出現(xiàn)了短氣而喘。 “腹?jié)M”- 這個腹?jié)M是實熱壅滯腹部氣機不暢的表現(xiàn)。 “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陽明實熱這些癥狀都具備了,能不能攻里,潮熱是一個辯證的關鍵,所以只要有潮熱,這就提示了表邪已經(jīng)解除了,你就可以攻里了。 下面一段話是另外一個意思, 仲景所描述的手足濈然汗,這我在臨床上遇到過一次,這是在20多年前。有一個老太太,黃疸、消瘦,高熱,在我們北京的某一個醫(yī)院住院,那個時候呢我們還沒有引進B超,更沒有引進CT這些現(xiàn)代的檢查設備,所以醫(yī)院看到她頑固性的黃疸,重度的消瘦,而且確診為阻塞性黃疸,懷疑她是胰頭癌,另外這個病人現(xiàn)在神志也不太清楚,醫(yī)生對家屬說,基本上沒有什么希望了,你們是愿意在醫(yī)院還是接回家。她家的孩子們就去找我,希望我給他媽媽看一看。 這個病人手足濈然汗出就是那么明顯,所以我們在臨床上要見到手、腳,汗出如流水連綿不斷的話,這一般是陽明腑實的存在,所以張仲景以此作為一個辯證的指標,那他是從臨床上來的。 “若汗多”- 這個汗多是陽明里熱。 “微發(fā)熱惡寒者,外未解也”- 這個微發(fā)熱惡寒,顯然不是剛才所說的有潮熱,因為有潮熱你才可以攻里,現(xiàn)在不是潮熱而是微發(fā)熱惡寒,這是外未解也。 因此特別強調(diào), “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致大泄下”- 沒有潮熱這個癥狀,但是又有腹大滿不通的這種臨床實證的特征,這個時候,不要用大承氣湯,而用小承氣湯來通便就可以了。 所以潮熱提示了毒熱盛,腹大滿不通提示了腹氣壅滯比較明顯。 第209條, “大便微硬者”- 這個“微”字,后世許多醫(yī)家認為是衍文,衍文就是多出來的文字。應當大便硬才可以用大承氣湯,為什么微硬就要用大承氣湯呢?所以有人認為這個微字可能是多出來的。我們也這樣來解釋。 “不硬者,不可與之”- 如果大便不硬的話,盡管有潮熱也不可以用大承氣湯。 下面接著說, 吃完小承氣湯以后, “若不轉(zhuǎn)矢氣者,此但出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 所以后世醫(yī)家就認為,能夠轉(zhuǎn)矢氣說明陽明有郁氣,陽明有郁氣說明有燥屎阻滯,這是部分后世醫(yī)家的認識。只要用了小承氣湯了,推動這個燥屎,然后郁氣得到了排泄,然后就有轉(zhuǎn)矢氣,如果燥屎不能下來,你接著用小承氣湯來攻就可以了,后世醫(yī)家是這樣認識的。 我上次在講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說,一個正常的人是沒有燥屎的,也沒有郁氣,吃完小承氣湯,難道就不轉(zhuǎn)矢氣嗎,我看吃完小承氣湯連大便帶氣體都能夠排的出來,所以我們對于這個解釋,就要仔細再想一想。 我想這個病人可能是麻痹性腸梗阻,用小承氣湯根本沒有反應,等以后這種腸麻痹恢復了,大便才出現(xiàn)了“初頭硬,后必溏”的這種表現(xiàn)。所以在臨床上如果有麻痹性梗阻這樣的特征的,我們要特別慎重用下法。 “欲飲水者,與水則噦”- 這只有麻痹性梗阻,腑氣不暢,你給他喝水之后,由于水飲的刺激,才能夠?qū)е码跫〉寞d攣。 麻痹性梗阻的病人好多都有呃逆,在《傷寒論》中的這個“噦”字,是指的呃逆,呃逆在中醫(yī)的書上也叫呃忒,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膈肌痙攣。 “其后發(fā)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zhuǎn)矢氣者,慎不可攻”- 如果吃完瀉下藥,胃腸沒有任何動靜,你就千萬不要在攻了。其后發(fā)熱是指的大便通了以后又出現(xiàn)了發(fā)熱,又出現(xiàn)了大便硬,當然瀉后,余熱未盡,津液已傷,大便可以再硬,但這種大便硬因為他已經(jīng)用過一次下法了,所以他余留的余熱邪氣不是特別重,那你就用小承氣湯小劑量的來通一下大便就可以了,千萬不能夠再用大承氣湯。 以上兩條實際上都在講,大、小承氣湯的鑒別應用。 下課以后大家自己再好好看看這兩條原文,再看一看注家的說法,我總覺得這兩條在有些地方,特別是轉(zhuǎn)矢氣、不轉(zhuǎn)矢氣的問題上,注家的解釋總是不是特別理想的,我們應當結合臨床來看,而我講的這個看法呢,我自己也不是很滿意的,我在我們的教學的開頭就說過,每一次教學都留下了一些遺憾,所以有些解釋的不理想地方,我總覺得是個遺憾。 ========================================== 現(xiàn)在看第251條和203條,這兩條講的是大便和小便的關系。 先看第251條, “得病二三日,脈弱” - 是正虛。 “無太陽柴胡證”- 是說沒有太陽表證,沒有少陽半表半里證。 “煩躁,心下硬”- 有煩躁,有心下硬這是有里熱的一種表現(xiàn),但是它不是一個典型的陽明腑實證的病位,因為陽明腑實證的病位在繞臍痛,腹?jié)M痛,腹脹滿,腹大滿,腹大滿不通,這里有心下硬,它不是個典型的陽明腑實證的病位。 “至四五日,雖能食”- 那就說明它不是大承氣湯證,因為大承氣湯的適應證是不能食的。 “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 它有煩躁,他有里實的一個表現(xiàn),你這個時候癥狀不典型,不要貿(mào)然用大承氣湯,所以用小劑量的小承氣湯試試看。 “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 發(fā)現(xiàn)用完小承氣湯以后,病情沒有什么特殊的惡化,或者新的變化,但是大便還沒有下來,那到了第六天的時候,你再給他把小承氣湯的量加到一升,所以前面的少少與,是小劑量的,現(xiàn)在加到一升,是大劑量的。 下面就是講小便和大便的關系, 必溏”- 這是說明,如果有五六天不大便,小便不是量多而是量少,說明這是運化失司,水谷不分。 小便量少,那水在什么地方呢? “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你只要看到小便是多的,這就提示了津液偏滲,津液不能還入胃腸道,再加上有全身的那些毒熱癥狀,再加上有腹部的實證表現(xiàn),這就可以用下法。 我們前面提到了手足濈然汗出的可以用大承氣,在這里提到了小便利,小便量多的可以用大承氣,這都提示了陽明腑實證逼迫津液或者外越,或者偏滲的兩種表現(xiàn),因此《醫(y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有這樣一句話說,“小便數(shù)多知便硬”。 * 有陽明腑實的癥狀,是不是大便已經(jīng)成硬了,小便量多那就知道大便已經(jīng)硬了。那就可以用大承氣湯攻下。 接著我們看第203條,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yī)更重發(fā)汗”- 陽明病,法多汗。陽明病原本是自汗出的,這個醫(yī)生,更就是又用了發(fā)汗的方法, “病已差”- 當然發(fā)燒已經(jīng)退了,所以說,病已差。 “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 這個時候還有些身上不爽快,身上不清爽的一種癥狀特征,這一定是大便干燥的緣故。 他已經(jīng)沒有發(fā)燒了,為什么大便干燥呢? 這個時候你是用下法呢,還是等待他肌體的自我康復機能恢復,大便自行外排呢? “當問其小便日幾行”- 這個時候你就觀察他小便的次數(shù)。 “若本小便日三四行”- 原來小便一天三四次。 “今日再行”- 今天只有兩次。 “故知大便不久出”- 你就不要用瀉下藥了,這個大便不久會自己排出。 “今為小便數(shù)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憑什么知道大便它自己會排出來呢?因為小便次數(shù)由三四次減少到兩次,這一二天也沒有繼續(xù)傷津液的途徑,燒已經(jīng)退了,也沒有發(fā)汗,也沒有瀉下,沒有傷津液的途徑,憑空小便為什么由三四次減少到了兩次呢,那是肌體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把津液都還入胃腸道了,所以尿就少了,因此《醫(y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在“小便數(shù)多知便硬”的后面又有一句話,叫做“無苦數(shù)少是津還”,沒有腹?jié)M痛,繞臍痛,腹脹滿的痛苦,沒有潮熱譫語的病證表現(xiàn),小便次數(shù)由多減少,“無苦數(shù)少”,沒有疾病的痛苦,小便次數(shù)逐漸減少,這是津液能還入胃腸道,故知大便不久即出。這種情況下你就不要再用瀉下的藥了。 所以“小便數(shù)多知便硬,無苦數(shù)少是津還”,很經(jīng)典的概括了第251和第203條所說的兩種情況。 |
|
來自: 藥膳食療方注釋 > 《《傷寒論》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