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北方向遙望珠穆朗瑪峰(右)和洛子峰(左)—001
從東北方向遙望珠穆朗瑪峰(右)和洛子峰(左)—002
從東北方向遙望珠穆朗瑪峰(右)和洛子峰(左)—003
從西南角遙望珠穆朗瑪峰(左)、洛子峰(中)和努子峰(右)
雄偉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全景圖。自左至右分別為:章子峰(海拔7553米)、 北坳(海拔7007米)、珠峰(8848.13米)、洛子峰(8516米)、馬卡魯峰(8463米)。
久烏拉山口(又譯作“加烏拉山口”,藏語“大胡子山”之意,東經(jīng)87°4′0.67″,北緯28°30′42.97″,海拔5210米)遙望:馬卡魯峰、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卓奧友峰,在朝陽中從左至右一字排開,格外壯觀。
世界最佳觀景臺——久烏拉(又叫“帕卓山”、“加烏拉”、“久拉”)山口,海拔5100米,視野豁然開朗,萬里晴空下,從東到西并列著幾座8000米以上高峰。湛藍的背景下只有幾座高山頂上淡淡的旗云有續(xù)地排列著。依次可以清晰看到的是:馬卡魯、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卓奧友峰。這里距離珠峰200多公里,是觀賞、拍攝珠峰的第一個景點。從久烏拉山口下降約50米,是一個更加開闊的觀山地點。不僅可以看到上述山峰,還能清晰地看見希夏邦馬,以及西邊最遙遠處被一片云層半遮的安納普爾那和道拉吉里山系。
位于珠穆朗瑪峰(右)和洛子峰(左)之間的東壁和南坳(海拔8008米)。
珠峰東壁面,左側(cè)小凹處為南坳,正中高處為珠峰,下方就是險峻而危險的東壁,最下方為康雄冰川。
洛子峰頂峰附近看珠峰的東南山脊和東北山脊
從南坡遙望珠穆朗瑪及群峰全景圖——001
從南坡遙望珠穆朗瑪及群峰全景圖——002
飛機從從成都經(jīng)拉薩到加德滿都時拍攝的珠峰及附近雪山圖
珠穆朗瑪峰:(Qomolangma)海拔8844.43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1953年5月29日,英國登山隊的新西蘭人希拉里和印度籍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兩人從南坡首次登上頂峰。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的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從北坡首次登上頂峰。
珠穆朗瑪南峰South Mount
Everest,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位于27°59′6″N
86°55′33″E,海拔8,749米(28,704英尺),于1953年5月26日英國珠峰探險隊的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爾蓋首次登頂。
珠穆朗瑪東北峰Northeast Mount
Everest,海拔8,383米(27,503英尺),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nèi)。
珠穆朗瑪西峰West Mount
Everest,海拔8,296米(27,218英尺),中國與尼泊爾邊界。
珠穆朗瑪東北Ⅰ峰Northeast
Mount Everest I,海拔8,230米(27,001英尺),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nèi)。
珠穆朗瑪東北Ⅱ峰Northeast
Mount Everest II,海拔8,180米(26,837英尺),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nèi)。
馬哈蘭古爾山脈:珠穆朗瑪峰可謂家喻戶曉,但知道珠峰所在的喜馬拉雅Level 3分段名為馬哈蘭古爾(Maha
langur)的,或許是寥寥無幾。該分段涵蓋了西藏的珠峰東坡、定日縣北坡大本營、尼泊爾的馬卡魯-巴潤國家公園(Makalu Barun
National Park)和昆布珠峰地區(qū)(Khumbu Everest
Region),包括珠峰、洛子(Lhotse,8516,4th)馬卡魯(Makalu,8485,5th)、卓奧友(Cho
Oyu,8201,6th)這4座獨立8000級,以及不計其數(shù)的6000-7000級,實際真正的世界屋脊并非珠峰一力承擔,而是這片馬哈蘭古爾山脈。馬哈蘭古爾這個名字來自于南亞常見的拼字法,Maha(亦作摩柯)則是梵文中敬語的表現(xiàn)形式,類似于拉丁語系中的Santa。而Langur則是一種喜馬拉雅特有的動物長尾葉猴(Nepal
Gray
Langur),拼起來就是神圣的長尾葉猴。這一般用來指代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中的全場最佳、協(xié)助羅摩王子擊敗大魔王的神猴哈奴曼(Hanuman)。法力高強、智勇雙全的神猴哈奴曼,曾一度被包括國學大師胡適在內(nèi)的諸多名宿視為《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原型,然而,由于中國主流學術界、佛教界在感情上無法接受傳統(tǒng)文化受過印度教、耆那教的影響,也無法接受身為國粹的齊天大圣是舶來品的事實,所以在這一點上始終存在爭議。不過無論如何,這位四面八臂、替天行道,善于騰云駕霧、又以金箍棒為武器的喜馬拉雅孫悟空的名字,已經(jīng)被永遠鐫刻在了世界最高的山峰之上。
—————————————————————————————————————————————
在乘坐烏魯木齊—伊斯蘭堡這條航線的航班時,如果你坐在飛機的左側(cè),而且你還有足夠的幸運,那么你就可能看到照片上這樣壯觀的景象:4座著名的8000米級山峰——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加舒爾布魯木I峰(海拔8068米)、加舒爾布魯木II峰(海拔8034米),連同多座7000米級山峰同時出現(xiàn)在云層之上,躍入你的眼簾。攝影/林毅
喬戈里峰:(Chogori)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在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上,國外又稱K2峰。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隊的L.拉切捷和A.康攀尼奧尼首次登上頂峰。
喬戈里西南峰Qogir
Southwest Peak,海拔8,580米(28,150英尺),巴基斯坦境內(nèi)。
喬戈里西峰Qogir
West,海拔8,230米(27,001英尺),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邊界處。
喬戈里西南山脊峰Qogir
Southwest Ridge
Peak,海拔8,134米(26,686英尺),巴基斯坦境內(nèi)。
—————————————————————————————————————————————
干城章嘉峰北坡:主峰(左)和干城章嘉西峰(右)
干城章嘉峰(北坡)
干城章嘉峰西坡,從左自右分別為:干城章嘉西峰、主峰、中央峰及南峰。
干城章嘉峰云霧繚繞
干城章嘉峰傍晚美圖(西南壁)
陡峭的干城章嘉峰(從左至右分別為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西峰、康巴城峰)以及干城章嘉冰川
晨光中的干城章嘉峰東南壁,從左(遠)到右(近)的峰尖分別:為雅蘭康峰(YalungKang,干城章嘉西峰)8505米;干城章嘉主峰8586米;干城章嘉中央峰(第三干城章嘉峰)8496米;干城章嘉南峰(達蘭康峰,DalungKang,亦稱干城章嘉二峰),8476米。
干城章嘉峰全景圖(東南壁)
干城章嘉峰(南坡、東山脊和東坡)
從大吉嶺遠望干城章嘉峰
以上兩張為干城章嘉峰北坡航拍圖
干城章嘉峰:(Kangchenjunga)世界第三高峰,海拔8586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印度的邊界線上。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的G.班德、N.哈迪、J.布朗和T.斯特里塞爾4人首次登上頂峰。
干城章嘉峰,Kangchengjunga,又叫“金城章嘉峰”、“康章忠格峰”,峰名Kanchenjunga原出藏語的四個字,通常翻譯為Kang-chen-dzo-nga或Yang-chhen-dzo-nga,在藏語和錫金語中意為“雪中五寶”。東經(jīng)88°09′01″,北緯27°42′09″,海拔8586米。位于尼泊爾和印度的邊界,大吉嶺西北偏北74公里(46英里)處,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中,位置最東的一座,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干城章嘉都有著寬闊巨大的山體,山體呈巨十字架狀,有四條山嶺相互連接,分別指北、南、東、西。諸峰與鄰峰由四條主要山脊相連,并各有冰川:澤木(Zemu,東北)、達弄(Talung,東南)、亞弄(Yalung,西南)和干城章嘉(西北)。
西北是海拔8586米的主峰。
東南為海拔8476米(27808.3989501英尺)的南峰(達蘭康峰,Talung
Kang,亦稱干城章嘉二峰),距主峰1423米,位于27°41′26.71″N
,88°09′16.10″E,尼泊爾與印度錫金邦交界處。1978年由波蘭登山隊的沃伊切赫和尤金紐什首次登頂。干城章嘉東南峰Kangchenjunga
Southeast,海拔8,150米(26738.8451444英尺),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印度錫金邦境內(nèi)。
干城章嘉峰和干城南峰之間為海拔8496米(27874.015748英尺)的中央峰Kangchenjunga
Central(第三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中央峰距干城章嘉主峰880米,距干城章嘉南峰600米,位于27°41′47″N,
88°09′03″E,尼泊爾與印度錫金邦交界處。1978年由波蘭登山隊的沃伊切赫,安杰海因里希和卡齊米首次登頂。
干城章嘉主峰與干城章嘉中央峰之間為干城章嘉東南峰Kangchenjunga
Southeast,海拔8,150米(26738.8451444英尺)。
西南為海拔8505米(27903.5433071)的雅蘭康峰(Yalung
Kang,亦稱為干城章嘉西峰 Kangchenjunga
West),位于27°42′18″N
,88°08′12″E,尼泊爾境內(nèi),距干城章嘉峰1500米。1978年由波蘭登山隊的沃伊切赫,安杰海因里希和卡齊米首次登頂。雅蘭康肩峰Yalung
Kang
Shoulder,是在喜馬拉雅山脈,海拔8,077米(26499.3438329英尺),尼泊爾境內(nèi)。
澤木峰(Zemu
Kang,又譯作熱姆峰),海拔7730米,位于南峰東南1948米處,距離干城章嘉主峰3159米。
在藏語中,冰川源頭谷地稱之為“l(fā)ung”,雪山稱之為“Kang”。比如“YalungKang”為“雅河源頭谷地之雪山”;“TalungKang”為“達河源頭谷地之雪山”。“Kang”嚴格來說,應該作“Kangri”。
————————————————————————————————————
從正南方向遙望努子峰、珠穆朗瑪峰和洛子峰。
登頂珠峰的山友在下山時拍攝,左邊是馬卡魯,對著的黑石坡就是洛子峰
圖中的紅線就是洛子峰c4突擊營地到頂峰的線路
洛子峰:(Lhotse)世界第四高峰,海拔8516米,名字解作“南面的山峰”,因為它坐落于珠峰以南約3公里,所以被誤以為“珠峰的南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1955年5月8日,瑞士登山隊的E.賴斯和E.盧赫辛格爾兩人首次登上頂峰。
洛子南峰(Lhotse
South),海拔8,426米(27,644英尺),尼泊爾境內(nèi)。
洛子中Ⅰ峰(Lhotse
Middle Ⅰ),中國西藏定日縣與尼泊爾邊界,海拔8,414米(27,605英尺),位于27°57′40″N
86°58′17″E,2001年5月23日由俄羅斯登山隊的博洛托夫,庫茲涅佐夫,吉莫弗耶夫等4人首次登頂。
洛子中Ⅱ峰(Lhotse
MiddleⅡ),尼泊爾境內(nèi),海拔8,372米(27,467英尺),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從未有人登峰。
洛子夏爾峰(Lhotse
Shar),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位于27°57′30.17″N
86°56′34.90″E
,海拔8,383米(27,503英尺),1970年5月12日由奧地利登山隊塞普和羅爾夫·瓦爾特首次登頂。
洛子北Ⅰ峰(Lhotse
North
Ⅰ),海拔8,275米(27,148英尺),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nèi)。
洛子北Ⅱ峰(Lhotse
North
Ⅱ),海拔8,255米(27,083英尺),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nèi)。
洛子北Ⅲ峰(Lhotse
North
Ⅲ),海拔8,230米(27,001英尺),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nèi)。
——————————————————————————————————————————————
馬卡魯峰:(Makalu)世界第五高峰,海拔8463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線上,其西北距珠峰24公里。1955年5月15日,法國登山隊的L.泰雷和J.庫茲首次登上頂峰。4條鋒利的山脊構(gòu)成的金字塔形使得它看起來無比壯觀。
馬卡魯東南峰Makalu Southeast,海拔
8,010米(26,279英尺),尼泊爾境內(nèi),1970年由日本登山隊首次登頂。
—————————————————————————————————————————————
從北側(cè)遙望格重康峰(左)和卓奧友峰(右)
卓奧友峰:(Qowowuyag)世界第六高峰,又稱“喬烏雅峰”。海拔8201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東距珠峰的直線距離為30公里,其
西邊就是著名的Nangpa
La通道——中尼邊界的貿(mào)易通道。1954年10月19日,奧地利登山隊的約奧赫利爾和夏爾巴人巴桑、達娃拉瑪3人首次登頂。
————————————————————————————————————————————————
道拉吉利峰:(Dhaulagiri)世界第七高峰,海拔8172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nèi),因山勢險惡,使人望而生畏,故有“魔鬼峰”之稱。1960年5月13日,瑞士、波蘭、美國聯(lián)合登山隊的希爾伯特、福瑞、迪埃姆博格、尼瑪多吉(夏爾巴人)和那旺多吉(夏爾巴人)5人首次登頂。
道拉吉里峰在1808年被發(fā)現(xiàn)時,被一度認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直到30年后,確認干城章嘉峰的海拔超過了它的海拔高度。1852年,確認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超過了干城章嘉峰的海拔高度。
————————————————————————————————————————————————
馬納斯盧峰——神仙之山:Manaslu Ⅰ,亦稱馬納斯盧
Ⅰ
峰、庫湯格峰(Kutangi)、庫湯山。世界第八峰,海拔8163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nèi)?!anasiu來源于梵語“Manasa”,大致可譯作神靈之山。藏語稱作庫湯格峰(Kutangi),意為平坦的山。從遠處看,其頂峰從各面拔地而起,十分醒目。1956年5月9日,日本登山隊的今西壽雄和夏爾巴人蓋增.羅布2人登頂成功。
——————————————————————————————————————————————————
南迦·帕爾巴特峰:(Nanga
Parbat)世界第九高峰,海拔8125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控克什米爾境內(nèi)。Nanga
Parbat,在梵語、印地語和烏爾都語的意思都是“裸露的山峰”,這一名字恰如其分地描繪了此山,鋒利的山脊讓落雪難以安身,裸露的外表在白雪皚皚的群山中獨具一格。1953年7月3日,西德和奧地利聯(lián)合登山隊的H.比爾一人首次登上頂峰。
南迦帕爾巴特北肩峰(Nanga Parbat Schulter),海拔8,070米,巴基斯坦境內(nèi)。
南迦帕爾巴特南峰(Nanga Parbat
sud),海拔8,042米,巴基斯坦境內(nèi)。
注:歷史上只有兩個人是兩座海拔8000米級山峰的首登者,赫爾曼·布爾是南迦帕爾巴特峰和布洛阿特峰的首登者,另一個是科特·戴姆伯格,他攀登了布洛阿特峰和道拉吉里峰,他也是最后見到赫爾曼·布爾的人,真可謂惺惺相惜!
————————————————————————————————————————————————
安納布爾納Ⅰ峰:(Annapurna)世界第十高峰,海拔8091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nèi)。Annapurna在當?shù)卣Z中有“糧食供給者”或“收成之神”的意思。1950年6月3日,法國登山隊的M.埃爾佐和L.拉什納爾兩人首次登上頂峰。這也是人類首次登上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頂峰。
安納布爾納中峰(Annapurna
Central),28°36′N,
83°50′E,8,051米(26,414英尺),尼泊爾境內(nèi),1981年由波蘭的扎科帕內(nèi)探險高山俱樂部首次登頂。
安納布爾納東峰(Annapurna
East),位于28°36′46″N
,83°50′13″E,海拔8,026米(26,332英尺),尼泊爾境內(nèi)。
安納布爾納Ⅰ峰在1950年作為第一個被登到頂峰的海拔8,000米(26,000英尺)以上的山峰而聞名于世。這個榮譽屬于埃爾佐(Maurice
Herzog)率領的法國登山隊,他和拉什納爾(Louis
Lachenal)于6月3日到達頂峰;安納布爾納Ⅱ峰于1960年5月17日被羅伯次(James O.M.
Roberts)率領的遠征隊的格蘭特(R.H. Grant)與伯寧頓(C.J.
Bonington)攀登頂峰;1970年,一支由婦女組成的日本登山隊登上了安納布爾納Ⅲ峰;安納布爾納Ⅳ峰于1955年5月30日被比勒(H.
Biller)、施泰因梅茨(H. Steinmetz)和韋倫坎普(J.
Wellenkamp)攀抵頂峰。
——————————————————————————————————————————————————
加舒布魯姆I峰(Gasherbrum Ⅰ ),當?shù)卣Z言中的意思是“閃光的墻”,該峰渺遠難尋,又稱其為“隱峰(隱藏峰或縹緲峰)”。是在喀喇昆侖山脈,位于35°43′28″N
76°41′47″E,喀喇昆侖山脈的第二高峰,也是世界第十一高峰,加舒爾布魯木峰群第一高峰,距喬戈里峰約21千米,海拔8,080米(26,510英尺),北側(cè)在中國境內(nèi),南側(cè)屬于巴基斯坦,由于峰體終年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爍。該峰山體高大,山谷陡峭,氣勢巍峨,東坡峽谷中有兩條大冰川,冰川上有許多又大又深、縱橫交錯的明暗冰裂縫,令人觸目驚心。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山脊、西山脊、西南脊、東南山脊、東北山脊和東山脊。主峰加爾布魯木I峰山體高大,溝谷陡峭,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東坡陡峽谷中是阿魯爾清冰川和奧爾杜克冰川,冰川上有許多又深又大、縱橫交錯的明暗裂隙。加舒布魯木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加舒布魯木I峰為其中的最高峰,主峰山體高大,溝谷陡峭,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在其東坡峽谷中有兩條大冰川,冰川上又有許多又大又深、縱橫交錯的明暗冰裂縫,令人觸目驚心。1958年7月4日由美國探險隊尼古拉斯·克林奇等八人首次登頂。
1995年 “中國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曾攀登此峰,但未獲成功。
——————————————————————————————————————————————————
|
布洛阿特峰:(Broad Peak)世界第十二高峰,海拔8051米,位于喀喇昆侖山脈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上,喬戈里峰東南方約8公里處。原被命名為“K3”,但后來發(fā)現(xiàn)其峰頂有1.5公里長,因此又命名為“Broad
Peak”,意思是“寬闊的山峰”。1957年6月9日,奧地利登山隊的M.舒木卡、K.迪木貝格爾、H.比爾、F.溫滕特勒4人首次登上頂峰。
布洛阿特東南峰(Broad
Southeast),又稱洛基峰(Rocky)或東峰(East),海拔8,028米,中國與巴基斯坦邊界處。
布洛阿特中峰(Broad
Central),海拔8,016米,喀喇昆侖山脈,中國與巴基斯坦邊界處。
————————————————————————————————————————————————
迦舒爾布魯姆Ⅱ峰:(Gasherbrum
Ⅱ)世界第十三高峰,海拔8034米,位于喀喇昆侖山脈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上。在喬戈里峰東南約26公里處。1956年7月7日,奧地利登山隊的F.莫拉維克、S.拉爾赫和G.維勒3人首次從西南山脊登上頂峰,但至今沒有人從中國一側(cè)(北側(cè))登上頂峰。
——————————————————————————————————————————————————
希夏邦瑪峰:(Shisha
Pangma)世界第十四高峰,海拔8012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境內(nèi),也是唯一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米級獨立山峰。1964年5月2日,中國登
山隊的許競、王富洲、張俊巖、鄔宗岳、陳山、索南多吉、成天亮、尼瑪扎西、多吉、云登10人首次登上頂峰。這也是人類攀登的最后一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
——————————————————————————————————————————————————
14還是29:8000米的獨立山峰和峰群
撰文:周正
1850年06月03國,法國喜馬拉雅探險隊的埃爾佐格和拉什耐爾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登上了
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安納布爾納(8091米)。下山途中,天氣變壞,兩位勇敢者的手指和
腳趾全被凍掉了。一位記者根據(jù)他們的口述,整理出了《安納布爾納》——這本書被翻譯成
英、德、俄、日等語種,第一版即向全世界發(fā)行了700多萬冊。而且,在短短的一周里全部
售罄,之后還一版再版,供不應求。它的暢銷說明了人們對“8000米”(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
峰)的重視和興趣。1955年,我曾以翻譯兼學員的身份到蘇聯(lián)學習登山。
那時候,人們認為地球上僅有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峰(簡稱“14座”),而且雖說登
山屬于體育運動,但它與國家榮譽息息相關,各國爭相攀比“首登”次數(shù),已把這14座高峰
當成了一個競賽場地?!?4座”的說法來自英國軍事測繪隊。
1600年英國侵占了整個印度。當時的印度版圖很大,包括今天的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后
來,為了繼續(xù)侵占印度周邊的各小國以及中國大陸,他們派出了軍事測繪隊,對阻礙他們侵
略腳步的喜馬拉雅和喀喇昆侖進行全面的勘測。這項心懷叵測的工作前后進行了4年。到1852
年,英國人已測出珠穆朗瑪?shù)母叨仍凇?888米以上”,并弄清了上述兩條山脈的基本狀況:
共有300多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有14座超過了8000米。如果不談政治目的,實
際上僅僅依靠三角測量儀等簡單測量工具的英國測繪隊在青藏高原上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
在西方國家,珠峰依然是前印度測量局局長的名字“ Everest
”;同樣,“喬戈里峰”
還在沿用英國測繪隊標下的測繪標號“ K2
”。1898年后,著測繪科學的進步和高山探險
運動的發(fā)展,人們的認識更加深入了:地球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380多座,全部位
于亞洲大陸,絕大多數(shù)集中于喜馬拉雅和喀喇昆侖——這與英國測繪隊的結(jié)論相似;而且,
無論是8882、8848還是8844,珠峰的高度都與“8888米”相差無幾;時至今日,英國測繪
隊關于地球上僅有14座山峰超過8000米的說法還在模棱兩可地延續(xù)。在現(xiàn)代登山史上,1950
至1964的14年,被稱為“喜馬拉雅的黃金時代”。
1960年05月13日,瑞士喜馬拉雅登山隊4人首登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后,全球登山界
的目光都投向“14座”中最后的希夏邦馬峰。希夏邦馬是“14座”中最矮的一座,也是惟
一的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一座。各國報刊紛紛發(fā)表文章,如1960年10月24日蘇聯(lián)《共青團真理
報》的《最后一座8000米在等待》,呼吁中國高峰對外開放。當然,因為那時的中國處于
非常時期,西藏又剛剛和平解放不久,所以外國人再渴望也無法得到批準,只得繼續(xù)等待,
最后,1964年05月02日,中國登山隊的10名突擊隊員集體首次登上了希夏邦馬峰,為這個
“黃金時代”畫上了句號。
然而,1953年英國喜馬拉雅探險隊的希拉里和丹增登上珠峰后,新問題已出現(xiàn)了。地球
上沒有比珠穆朗瑪更高的山峰,再創(chuàng)高度紀錄已不可能??墒堑巧竭\動仍需發(fā)展,1960年后,
各國登山隊在對希夏邦馬朝思暮想的同時,已開始從難度和強度上尋找著新的攀登路線,旨
在掀起一場永無止境的競賽。在不斷地“獨辟蹊徑”時,登山家們發(fā)現(xiàn)“14座”附近還有許
多7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有一些海拔甚至超過了8000米。譬如“14座”中的世界第三高峰
干城章嘉周圍就還有三座8000米級和一座7900米的高峰。1973年,日本隊成功地登上了干
城章嘉西峰——雅蘭康(8505米)后,登山家們陸陸續(xù)續(xù)地發(fā)現(xiàn),“14座”周圍超過8000米的
山峰共有15座。于是8000米級的山峰就“變”成了29座。在地理學中,一條山脈中最高者,
即為主峰;一個可孤零零的山頭,就是獨立山峰;距離獨立山峰比較近的,呈“拱衛(wèi)之勢”
的則是衛(wèi)峰、峰前峰;顧名思義,峰群就是一個獨立山峰和它所有衛(wèi)峰的“集合”……主
峰的概念很好理解,譬如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可什么樣才是“孤零零”?喜馬拉
雅等浩瀚山脈中哪有“孤零零”的山峰?多近又是“比較近”?……這些概念都是定性而
不是定量的,界定并不清楚,這使得8000米級山峰的“身份”認證標準也很不明晰。
不過,因為在登山運動興起的100多年里,這個地區(qū)只有英國軍事測繪隊進行過系統(tǒng)的
測量,所以他們關于“14座”的說法先入為主,早已得到了登山家的一明致認可。登山家
們還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出,這“14座”其實分別是14個8000米級高峰群中的最高峰,也可
以被稱為獨立山峰;而“14座”周圍、一個峰群內(nèi)的山峰即使海拔超過8000米也是衛(wèi)峰。
衛(wèi)峰的高度不做排名依據(jù),譬如干城章嘉有三座衛(wèi)峰高度超過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
但是它們都沒有影響“14座”的排序。
1983年。美國的地球資源衛(wèi)星對全世界的高山區(qū)進行了探測。數(shù)據(jù)表明,全球僅有14
個8000米級高峰群的認識是正確的,那“14座”正是14個峰群的最高峰,而且若加上衛(wèi)峰
的確共有29座山峰海拔超過8000米。衛(wèi)星測出的8000米級山峰高度數(shù)據(jù),基本上與登山家
們測量的結(jié)果相同,或者僅僅相差幾米。這些衛(wèi)星數(shù)據(jù)與我國測繪部門所發(fā)表的也有一些
差別。我的好友、美國高山測繪學家華士本曾告訴我,各國測繪時所用的海平面(測量基
準)有所不同,過去英國和印度用地申海,也用過印度洋,而中國用的是黃海,因此時山
峰才有了幾個不同的高度型。
轉(zhuǎn)自:《中國國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