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商人們需要在男人掌握大部分資源的圈子里周旋,她們?nèi)绾魏椭蹦邪┫嗵?,怎么用好自己女性身份的利弊,怎么在對女性不夠友好的環(huán)境下達到自己的目的……這里面明明有太多故事可寫,為啥寫來寫去只有這些風花雪月的老套橋段呢? 有一段時間,我沉迷于看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為此還去充了個會員。 這部劇講的是清末的陜西首富周瑩,她是一個寡婦,憑借驚人的商業(yè)天賦,重振了搖搖欲墜的吳家東園,將之建立成一個商業(yè)帝國。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 孫儷演的周瑩,很像小燕子+宋丹丹+娘娘,經(jīng)??粗€是有點出戲??赡苁悄锬锏慕巧钊肴诵牧?,也可能是這種活潑市井氣的角色不太適合孫儷演,她的臉太精致,沒有街頭小混混的面相。 不過話說回來,演技還是比流量小花們強很多的,在劇中招人喜歡也很合理。 歷史上確有周瑩其人。和電視劇里不同,周瑩并不是一個跟著養(yǎng)父街頭賣藝的孤女,而是和吳家門當戶對的周家小姐,和電視劇里胡詠梅的身份比較像一些,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在經(jīng)商世家里從小學習怎么做生意。 現(xiàn)實中,周瑩的婚姻有點被騙婚的意思:她嫁到吳家時并不知道吳聘生染重病,自己是去沖喜的。在公公和丈夫相繼去世之后,她就成為吳家東院唯一的繼承人,不得不挑起這個擔子。 網(wǎng)傳周瑩畫像 《那年》前面三十來集還比較清麗脫俗,用編劇的話說,“周瑩是瑪麗蘇的反面”。 電視劇對周瑩身份的改編挺有意思,很好地解釋了周瑩為什么和其他的丫頭不一樣。當周瑩又一次被她養(yǎng)父賣去富人家當丫鬟,她想的是怎么能逃走,或者早點被攆走,其她丫鬟則擔心她出去以后會被餓死。這就是周瑩和其他婦女根本的不同:她跟著養(yǎng)父學會了怎么靠自己賣藝為生,因此才有一定自主選擇人生的資本。而其他的女性,不管是丫鬟還是小姐太太,離開了家庭都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基本上沒有為自己生活做主的機會。 同時,她這樣精于騙人的小混混也不是像吳聘那樣的傳統(tǒng)好人,她善良正直,但也知道壞人可以使用哪些手腕,這樣的經(jīng)歷使她可以不守常規(guī),善于創(chuàng)新和揣度人心,有助于日后經(jīng)商。 男性角色的設定也讓人眼前一亮。 男一號沈星移是霸道總裁人設,一出場就是個玩弄女性的紈绔子弟,周瑩在這時也沒有對他產(chǎn)生絲毫的好感。這一點還是很反瑪麗蘇的。 畢竟,如果被一個霸道總裁囚禁,即使他貌美多金還宣稱自己愛你……這事也一點都不美好。這根本不是很多小說和影視作品宣揚的一樣,是浪漫愛的開端,不平等的關系只會帶來暴力和控制,就像沈星移在電視劇開頭所做的一樣。 更反瑪麗蘇的劇情體現(xiàn)在吳聘這個角色上。 好男人吳聘溫柔善良,難能可貴是非常尊重周瑩的感受和選擇,絕不強迫。這么好的老公正發(fā)著糖,居然突然死掉了!也沒有假死,也沒有起死回生,是真的死掉了! 我當時真是一邊心疼吳聘,一邊拍手覺得這劇情太棒了。 編劇說:“如果吳聘和吳蔚文還活著的話,于情于理在周瑩事業(yè)或個人成長的道路上,都將是非常大的阻力。” 俗話說“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發(fā)財死老婆”。在男權(quán)社會里,很多女人也有三大喜:“升官發(fā)財死老公”。如果不是因為丈夫和公公都去世了,而且周瑩也沒有生下兒子,即使她還是那個經(jīng)商天才,可能也不會有足夠的機會施展拳腳?;蛘撸幢闼@得了巨大的成就,她的名字也不會被人記得,她的成就還會被其他男性頂替。 有人問,歷史上的周瑩年輕守寡為什么不再嫁,是因為愛還是因為傳統(tǒng)思想?我覺得除了這兩個原因,還可能是為了個人成就——不是“輔佐丈夫”、“母憑子貴”這樣的所謂“成就”,而是真正當家做主,做出一番事業(yè)——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而且周瑩本人的情感生活、性生活鮮有記載,萬一她是個同性戀呢?那還不得開心死了。 正當周瑩突破萬難奪得實權(quán),準備開展她的生意的時候……duang的一下,劇情突然開始坍塌,好像換了一個編劇一樣。 一下子,我們又來到了“所有適齡男子都愛女主,所有未婚女性(除了丫鬟)都嫉妒女主”的世界。古板道學的趙白石居然也愛上了周瑩!放在那個年代,一個三十歲的官老爺,居然還沒結(jié)婚? 去迪化那一段簡直沒法忍,就不能好好演做生意嗎?非要假扮波斯人。涇陽的戲都是細節(jié)講究,劇情合理,結(jié)果到了迪化,大家都說著假模假樣的夾生普通話,這發(fā)展我也是看不懂…… 然后果然,迪化富豪又愛上了周瑩。 至此,“瑪麗蘇標配”已全部集齊: 一個特別合適的男二號,但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和女主在一起; 一個開始招人嫌,但后來才發(fā)現(xiàn)的是真愛的男一號,歷經(jīng)千幸萬苦,在劇終或許可以和女主在一起; 再加上一個狂熱追求女主的異鄉(xiāng)人(一般來說是外國王子),但他絕對不會成功,只是當作異域風情的調(diào)劑; 以及若干忠犬默默付出的愛…… 再說說女配的變化。 胡詠梅也很有經(jīng)商頭腦,并且有先見之明地靠賣洋布發(fā)了財。這樣一名女性,卻因為自己錯失機會沒能嫁給吳聘而仇恨女主,面對女主沒有一點理性思考的能力,把所有的不幸都怪罪到女主頭上,誓要和她做對到底,以至于被人利用。 還有即將到來的劇情:好姐妹吳漪黑化,為了趙白石而害女主。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套路。對這種“女人為男人反目”的套路,我真的很抗拒。 這部電視劇如果只拍40集,說不定會很精彩。變成現(xiàn)在這樣,可能是為了湊到七十多集,不得不注很多水。或者,真的只有拍瑪麗蘇才能有市場? 本來想看《大宅門》,最后發(fā)現(xiàn)是《楚喬傳》。 女強人不靠男人的守候和拯救就不能成功了嗎?男女角色之間除了“真愛”就不能有別的關系了嗎?比如互相欣賞?互相利用?或者雖然討厭卻不得不合作? 女商人們需要在男人掌握大部分資源的圈子里周旋,她們?nèi)绾魏椭蹦邪┫嗵?,怎么用好自己女性身份的利弊,怎么在對女性不夠友好的環(huán)境下達到自己的目的……這里面明明有太多故事可寫,為啥寫來寫去只有這些風花雪月的老套橋段呢? 希望之后周瑩不要爆出什么神奇的出生,那樣就更爛俗啦…… 本文為尖椒部落原創(chuàng)作品。如需轉(zhuǎn)載,請在后臺回復【轉(zhuǎn)載】二字。并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