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才的組合拳 隨述: 人才1 1>2;搭配不好,人才1 1≤1甚至≤0。 唐太宗登基后,任用房玄齡為中書令,因為他處理國事總是孜孜不倦,交待的事情就沒有辦不成的;任用魏征為諫議大夫,因為他常把諫諍之事放在心中,恥于國君趕不上堯舜;任用李靖為刑部尚書兼檢校中書令,因為他文才武略兼?zhèn)?,出去能帶兵,入朝能為相。房玄齡、魏征、李靖共同主持朝政,取長補短,發(fā)揮了各自的優(yōu)勢,共同構建了朝廷的上層組織。另外,唐太宗還把房玄齡和杜如晦合理地搭配起來,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房謀杜斷”的人才結構。 用才不僅表現在人才的數量上,還在于人才的合理安置。在一個人才眾多的群體中,不僅要發(fā)揮個體的優(yōu)勢,更需要設計出最佳的群體結構。建立合理的人才結構是發(fā)揮每一個人才應有作用的關鍵。 遵循德者居上、智者居側、能者居前、勞者居下的格局 唐僧取經團隊的人才配置是一個典型的范式。 (1)德者居上。技術型的人才做不大,事務型的人才做不好,而唐僧既非擒妖能手,又不會料理行程上的事務,只要堅持取經不動搖,嘴里會念緊箍咒,便一切OK。他是許多董事長、總經理的光輝榜樣。 (2)智者居側。中國企業(yè)里缺少豬八戒這樣的新型智者。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個人要求和欲望,不會頭腦發(fā)熱,不會被“普渡眾生”這樣鮮亮的公共理想所煽動;從不忽視自己言論自由的權利,是優(yōu)秀的“反對黨”。安排豬八戒參與取經事業(yè)是唐僧團隊的幸運。 (3)能者居前。孫悟空是受控的能量,大鬧天宮時是“核彈”,取經時是“核電廠”。孫悟空是優(yōu)秀的職業(yè)經理人,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一個“人物”,“人物”和人才、人力不一樣,在團隊里是不可替代的。 (4)勞者居下。做大老板,手下神仙、老虎、狗,樣樣都得有,“神仙”提供智力服務,“老虎”提供工作業(yè)績,“狗”提供所謂的“犬馬之勞”。沙僧和白龍馬提供的“犬馬之勞”非常出色。 構建一個高效的高層領導人才組合 人才組合并不僅僅是簡單的員工組合、個性組合、年齡組合、能力組合與性別組合,更重要的是構建一個高層人才的組合。摒棄個人英雄采用集體領導的人才組合理念并不是國外發(fā)明的,在我國古代早就有成功的案例。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項羽而得天下,其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領導集團中,有張良、蕭何、韓信三個頂級人才。很顯然,僅憑其中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都不可能幫助劉邦登上皇帝寶座,而劉邦使三個人實現了完美組合,達到了超越三個人本身能力的效能,終于打敗項羽,一統(tǒng)天下。 優(yōu)化點子型人才與系統(tǒng)型人才的組合 點子型的人才一般是發(fā)散思維,亮點很多,但不夠全面。系統(tǒng)型人才思維嚴密,邏輯性強,易僵化。但這類人才大有人在,如何對其進行優(yōu)化組合呢? (1)系統(tǒng)型人才為上級,點子型人才為下屬,這是人才組合的基本模式,成功率高。(2)點子型人才為上級,系統(tǒng)型人才為下屬,成功率低。 (3)系統(tǒng)型人才為謀,點子型人才為主,穩(wěn)定性高。 (4)點子型人才為謀,系統(tǒng)型人才為主,穩(wěn)定性一般。 一個企業(yè)的成功固然決定于人才個體的素質,更依賴于合理的人才組合。只有通過人才優(yōu)化組合,才能保證人才整體結構合理化,從而保證企業(yè)經營組織的最佳狀態(tài)。 |
|
來自: afire,davi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