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行業(yè)大佬,你會想起誰?是馬云、李彥宏,還是王健林、馬化騰?小編的第一反應倒是“超人”----李嘉誠。據(jù)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名榜,2018年李嘉誠排名23位,凈資產(chǎn)為349億美元。而在2007年,李嘉誠便排名第9位,凈資產(chǎn)達到230億美元。2018年3月16日,90歲的李嘉誠宣布退休。之后,在4月10日至4月25日之間的半個月內(nèi),李嘉誠卻連續(xù)八次增持長實集團1464.6萬股。于是有人調(diào)侃道:“這頗有退而不休,卷土重來的意味?!?br> ?作為商界傳奇,李嘉誠從白手起家到財富帝國,縱橫商海數(shù)十年,他的企業(yè)經(jīng)營之道令人佩服,獨到的理財秘訣也值得大家學習和研究。那超人的賺錢秘訣對個人理財有什么啟示呢?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01布利丹驢不論是企業(yè)經(jīng)營,還是投資,都要審時度勢,果斷決策。1967年,香港地價暴跌,李嘉誠低價購入大批土地儲備。1972年,趁著牛市,長江實業(yè)上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1981年,6.93億港元資產(chǎn)的長江實業(yè)成功控制了市值62億港元的和記黃埔。2012年,當百佳超市的毛利率已不到4%時,果斷將其拋售......一個成功人士絕非畏畏縮縮、猶豫不決者!
?還記得布利丹的驢子嗎?饑餓的毛驢在兩捆草料之間來回糾結(jié),最后竟被活活餓死。在投資時,不夠果斷、缺乏主見的人,極容易因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的計劃,從而錯失良機,甚至造成資金損失。對此,我們要秉承“最合適,而非最優(yōu)”的原則,不要總想著投資最優(yōu)最好的產(chǎn)品,不要總試圖獲取最多的利益,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舉個例子,若因家庭財務等原因,你的資金不能承受一絲風險,那這時即使國債的收益遠遠不如股票,但對你而言,國債就是最好的產(chǎn)品。其次,就是要嚴格執(zhí)行投資規(guī)劃,不要因賺多賺少而猶豫,也不要忘記事先制定的止損標準。02復利下的耐心李嘉誠喜歡跟人打比方,他常說:“你知道每年存1.4萬,并且每年都可以獲得平均20%的回報,那40年后會有多少錢嗎?我告訴你,是1.281億?!逼鋵崳@是一個復利投資的概念,把每一份盈利都轉(zhuǎn)化為投資本金,當投資時間越長,本金的基數(shù)就會變得越來越大,財富增長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這也就是李嘉誠說的“一般賺第二個1000萬要比賺第一個100萬簡單得多”的原因。利用投資理財進行財富積累是一個持續(xù)增長的過程,一夜暴富幾乎不可能。所以,保持投資時的耐心,當理財成為了一種生活習慣時,那你離財富就又進了一步。因此,如果條件允許,請盡量保持復利操作。03經(jīng)驗的積累說到李嘉誠會想到什么?不管是地產(chǎn)、電力、還是電訊、零售、港口運輸,絕對很少有人會聯(lián)想到互聯(lián)網(wǎng)。
?但在2007年,他就開始對Facebook投資,最初投資金額為6000萬美元,2008年再次投入6000萬美元,共持有3%的股權(quán)。都說投資的關(guān)鍵是眼光,眼光好就可以以小博大。但什么決定眼光呢?還不是積累的知識和經(jīng)驗。所以,任何時候不要放棄學習和思考,一次經(jīng)歷就是一份財富?!鋵?,縱觀上述三條,并非多驚艷的啟示,但最簡單的也最實用。若我們在投資中能落實這些“樸實”的原則,也足夠我們受用一輩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