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號文安、嵩樵、十樵、癡庵、癡仙道人等,別署煙潭漁叟,生于河南孟津。王鐸在明朝時做官就做到了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滿清得了天下后,王鐸投降了清,順治年間又出任禮部尚書。他比趙子昂更知道順應(yīng)時局,而且他的變節(jié)并沒有影響后人對他書法成就的評價,相比之下趙子昂就沒有那么幸運。此段為第六首詩。 關(guān)于王鐸是不是寫丑書的鼻祖,他的字怎么樣?小編在此不做評論,相信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如果你有什么見解,歡迎在評論區(qū)一起交流。此段為第一、二首詩。 王鐸是出了名的才子,王鐸18歲便中了舉,20歲中進士,21歲入翰林,22歲放江南主考。當時江南舉子看不起這個年輕的主考,在發(fā)榜之后,眾舉子拜師之際,王鐸哈哈一笑,當眾揮筆,按照考題一口氣寫成七篇文辭雅麗,文情并茂,議論精當,每一篇都各不相同的奇文。一時四座皆驚,眾舉子佩服的五體投地。那時候家里有人中魁就要在門口掛上“江南才子”匾,然而王鐸家門首懸匾上書“才壓江南”。此段為第三、四首詩。 民間傳說,王鐸當宰相之后,皇帝讓他書寫一幅“天下太平”匾額。匾掛上后,眾人贊嘆不已,這時,一個太監(jiān)發(fā)現(xiàn)“太”字少了一點,成了天下“大”平。就在眾人不知所措的時候,王鐸不慌不忙地手握頹筆,將筆向匾擲去,筆恰好點在“大”字左下方,一個完美的“太”字,展現(xiàn)在眾目睽睽之下?;实鄱伎创袅?,稱贊道:“王愛卿真乃神筆也?!睆拇恕吧窆P王鐸”馳名天下。此段為第五、七首詩。 據(jù)卷中詩題“蘜潭纂《峨嵋山紀》,覽之作十首”,可以得知,王鐸在蘜潭曾有纂集《峨嵋山紀》的事情,當時讀了《峨嵋山紀》的文章,有所觸動,遂有十首五律之作。所以,這十首詩,不是王鐸親自登臨峨嵋山的紀游之作,詩中并沒有身臨其境般描寫,只是一種意興的寄托而已。此段為第八、九首詩。 詩中題記時間以及王鐸年齡的不能相對應(yīng),于是有了很多考證,最終認為“時年五十六”應(yīng)為筆誤。此段為第十首詩。 還有一種說法是,“時年五十六”正是王鐸的實際年齡。也就是說,王鐸的誕生日在十一月份或十二月份。“己丑十月”書此卷時,尚未滿五十七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