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不懂點心理(ID:bddpsy) 最近看到一個話題,說窮人家的“富二代”越來越多。這是現(xiàn)在經(jīng)常會看到的現(xiàn)象。 普通收入的家庭,父母勤儉持家,然而子女卻大手大腳花錢無節(jié)制。類似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新聞里也經(jīng)常可以看到。
比如:父母不過是普通的工薪一族,平時省吃儉用,兒子卻要買最新的蘋果手機來用,甚至是每年更新一部。在蘋果手機特別火熱的那幾年,還出高價跟黃牛黨買。
為什么節(jié)儉的父母,教出來的子女卻是那么的浪費? (01)
根源還出在父母自己的身上,是父母對金錢和欲望的匱乏心理。
作家艾小羊在她的文章中說,這種現(xiàn)象最大的原因,是家人的補償心理。因為越是覺得以前家境不好,現(xiàn)在就越覺得不能虧了自己的孩子。
而父母真正想補償?shù)模鋵嵤亲约何幢粷M足的欲望。
雖然在意識上,父母希望子女可以和自己一樣節(jié)儉,但是在行為上,卻傳遞出了相反的信息。而這,恰好就是父母潛意識的愿望。
子女捕捉到了父母潛意識的愿望,并與之產(chǎn)生認同,這叫與父母潛意識的愿望認同。
它的意思是,你做了那些父母告訴你不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去做他們告訴你該做的事情。 簡單來說,你代替了你的父母,去做了父母想要做但又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
父母想孩子節(jié)儉,孩子就大手大腳花錢。其實是,孩子在把父母內(nèi)心覺得墮落的愿望見諸行動,并受到父母懲罰。
因為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他們想墮落的愿望,這讓他們的潛意識對欲望得到了滿足,同時又維護了自己道德上的面子。
意識上,我們也都知道浪費不好。但是,當父母責怪子女浪費的時候,子女的內(nèi)疚感就得到了緩解,受到的責備就好像是,已經(jīng)為自己的浪費行為買單了。
所以在這個家庭里,潛意識的投射與認同游戲,就可以繼續(xù)地玩下去了。
(02)
在金錢方面,未曾不能得到滿足的父母,可能會特別注意孩子是否有亂花錢。 有位來訪者,很喜歡逛商場購物,尤其是去買衣服。但是,因為買衣服這件事情,她和媽媽發(fā)生過多次爭吵。
每次買衣服回家,媽媽都會問她衣服多少錢。不過她從來都不說實際價錢,總要說得比實際購買的價格要低一些,比如花了五百元買的衣服,她會告訴媽媽是兩百元買的。
但即便如此,她的媽媽還是會責怪她,說她亂花錢,有那么多衣服還要買。
她的衣物確實不少,而且很多穿幾次之后也不穿了。但是,她并不會因為媽媽的責怪而停止去購物。 因為瘋狂買衣服的內(nèi)疚感,已經(jīng)在媽媽的責怪和嘮叨中,而得到緩解和抵消。我大手大腳亂消費是不對,但你不也是責備了我么?
看上去,女兒是在亂花錢,但很有可能是,女兒正在表達對媽媽潛意識的愿望認同。 (03)
還有很多的父母,自己非常優(yōu)秀,也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但孩子的學習卻很糟糕。
原因很可能是,父母為了追求自己的優(yōu)秀,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努力拼搏學習。但卻因為學習,壓制了很多其它的樂趣。 比如,有很多人,在小時候壓制了自己玩樂,非??炭鄬W習,甚至是逼自己學習。的確是可以學得很好,但是他們跟學習的關(guān)系可能就不大好,他們內(nèi)心對學習可能還會有仇恨。
因為他們壓抑了自己潛意識中的欲望,小孩對玩耍的天性和渴望。這些欲望,甚至可能會被賦予某種墮落的意義。
但是潛意識總會想辦法表達出來。孩子,便是最安全的投射對象;孩子,也最樂意去自己的認同父母。
所以,父母自己仇恨學習的那一部分,就會投射給孩子,父母壓制欲望的那一部分,就被孩子認同了。
因此,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就是,父母學習很好,也很有成就,但是,孩子越來越墮落,又越來越糟糕。因為父母的心理趨向一個極端時,孩子就容易趨向另一個極端。 (04)
心理學家武志紅講述過這么個故事。
有位企業(yè)家,每次和他的拍檔做事情都容易起沖突,而且這些沖突的模式都很類似。
比如,他交代一些并不困難的任務(wù)給拍檔,還委婉、溫和地引導(dǎo)拍檔,可以如何完成任務(wù)。
但是,每次拍檔都會用自己固有的辦法來做事,而且總是完不成任務(wù)。這時他們就會吵架,甚至鬧散伙。
這位企業(yè)家的媽媽,在他小時候也是這樣教他做事的。
就像他和對待拍檔的方式一樣,委婉、溫和地引導(dǎo)。面對媽媽,他是非常乖地聆聽,并按媽媽的意思去做。 而他的內(nèi)心中,同樣的有過相反的渴望,不想按媽媽的意思做事,完全隨心所欲。
只是那種渴望,已經(jīng)被深深的壓抑了,以至于意識上完全不能聽到。而潛意識的渴望,總會尋求表達,于是,就把它投射到另一個人的身上,讓那個人代替自己表達。
你把內(nèi)心對欲望的沖突,投射到了外部的關(guān)系上來。
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減輕自己內(nèi)在的痛苦,同時,讓對方滿足了自己潛意識的渴望,而又防御了對欲望追求的羞恥、內(nèi)疚與恐懼。
(05)
德國歌劇《女武神》有這么一段故事。
沃坦有個心愛的私生子齊格蒙特,由于妻子的脅迫,他命令具有神力的女兒布琳希德讓私生子死于戰(zhàn)場。
但是女兒感覺到父親并不希望齊格蒙特死,所以布琳希德在戰(zhàn)斗中仍然保護齊格蒙特,為此她得到了沃坦的懲罰。
布琳希德與父親的潛意識愿望認同了,還把父親壓制了的愿望付諸行動,最后受到了父親的懲罰,讓她失去了神力。
而這樣,父親就不必遭受來自妻子的懲罰了,最重要的是,父親的愿望也達成了。
我們作為父母,需要覺察自己,你是否壓制了你的欲望和渴求,你是否把這些欲望賦予了某種不好的意義。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是否在意識上希望子女節(jié)儉,但是在行為上,卻通過滿足孩子來補償自己曾經(jīng)的匱乏。
我們把被壓抑的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通過滿足孩子來釋放,又把“欲望是不對的”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
這么做的好處,是可以讓自己避免被內(nèi)心的超我所責備。但是你的孩子,卻要因此代替你,去接受了現(xiàn)實的懲罰。
這種懲罰,不僅是父母對子女行為的責備,更是子女失去了理財和學習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