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電熱水器在加熱時都是不會漏電的。電熱水器是依靠熱水器內(nèi)部的加熱棒對水進行加熱的,加熱棒長什么樣?可以參照我們上大學時被沒收了無數(shù)次的熱得快▼ 外觀上,長條形、螺旋形、圓形等等,無非就是為了增大加熱棒與水的接觸面積,達到快速加溫的目的。這個東西是靠電流流過內(nèi)部電阻絲,達到發(fā)熱的目的的。 注意,是電流經(jīng)過電阻絲,讓電阻絲發(fā)熱,不是讓電流流到水里去。這樣的一個產(chǎn)品,如果產(chǎn)生了漏電,必然是因為產(chǎn)品自身產(chǎn)生故障,才會導致電流進入水中。因此,于對題主的問題:電熱水器是怎么做到加熱沖涼時不漏電的? 我只能這樣回答:靠加強電熱水器的質(zhì)量把控,做到?jīng)_涼時不漏電的。 再多說幾句,電熱水器不同于其它電器,它對用電安全的要求比較高。因此,除了讓電熱水器盡量不漏電以外,還加了一些電熱水器漏電后才產(chǎn)生作用的補救措施。幾乎每個電熱水器都至少有三重保障——防電墻、地線和漏電保護器,三種保護裝置,從三個方向為電熱水器保駕護航。(再次提醒一下,這三種保障不能預防電熱水器漏電,只能在電熱水器漏電后提供保護。) 防電墻,其實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厲害,其實就是安裝在電熱水器進出水口的兩個小物件,長成這個樣子▼ 看到這一圈一圈的螺紋了吧,水流經(jīng)過防電墻,水就是繞著這個螺紋一圈一圈走的。這樣做有兩個目的,第一增加水流距離,第二減小水流直徑——初中物理學過,導體的長度越大、直徑越小,電阻也就越大。因此,防電墻實際上是增加了防電墻里的水的電阻。 根據(jù)歐姆定律I=U/R可知,線路中的電壓一定時,電阻越大,產(chǎn)生的電流也就越小。因此,當電路中發(fā)生漏電后,由于防電墻這個大電阻,會使得漏電電流降到很小——電流小了,對人體的傷害也就小了。 防電墻安裝到電熱水器上之后,長這個樣子▼ 地線,是依靠電熱水器的三腳插頭中中間那個插腳進行連接的。它的原理也不難,也是初中學到的知識——短路,將人體短路。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我們假設燈泡L為人體的話,在電路1中,人體就會直接接入電路,而導致人體觸電。再看看電路2,用一根“超級無敵大導線”,也就是地線接在人體兩端,這樣一來,人體就被短路了,電流會通過地線直接流向大地,從而避免了人體觸電。 漏電保護器,這個初中沒有學過,通常是安裝在配電箱內(nèi),也有串門的漏電保護器插座——提示一句,漏電保護插座遠不如配電箱里的漏電斷路器穩(wěn)定、脫扣速度快。這個東西是通過時刻檢測零線和火線上的電流,通過分析兩條線上的電流差值,來判斷是否有漏電的。 正常情況下,零線和火線上的電流應該相同。但如果產(chǎn)生了漏電,即零線或火線形成了新的回路,就會導致二者電流不相等。這樣一來,漏電保護器就會將其判定為漏電,然后進行跳閘斷電。 |
|
來自: 工控自動化交流 > 《電氣工程技術和空調(diào)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