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千古傳誦桃花源,無數人依循這樣的描述尋找著現實世界中的理想生活所在地,位于云南省鎮(zhèn)雄縣的新寨村中心組正是這樣一個世外桃源。 鎮(zhèn)雄五德大鍋圈天坑群屬于云南最大天坑群,包括天坑、峽谷、穿洞、河流和諧統(tǒng)一,景觀非常奇特俊秀,是一個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天坑群海拔1440米,距離鎮(zhèn)雄縣城51公里,占地面積約600畝,包括6個大小不等的天坑,其中最大的3個天坑分別是大鍋圈、小鍋圈和三鍋圈。當前鎮(zhèn)雄天坑群共查明共有溶洞204個。 大鍋圈是坑洞中的典型,為云南天坑之最。大鍋圈直徑約600米,平均深度120米,最深處達150米,四周絕壁峭巖,是一個較為規(guī)則的圓錐體,形如一口凹陷的鐵鍋,坑底向四周提升。過去無路可下,現在也只有一條寬約一米的水泥梯步可下,只能徒步而不通車輛。坑內坑外,山勢壯美,綠林成蔭,四時鮮花不斷,什么八月瓜、雞腸子、獼猴桃、刺果、草莓,處處皆是,蜂飛、蝶舞、鳥鳴,據說還會有野生動物時常出沒??拥鬃∮?戶32人,牛群在太陽下悠閑地吃草,雞犬聲聲相聞,好一個世外桃源。 當地村民稱,他們是在1953前住進去的,在這個大坑內種植了農作物,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1964年時修了路才出過村,有些人則一輩子都沒出過村。 近年來,當地政府將“大鍋圈”天坑通往外界的道路進行了硬化,修路后,當地村民出行方便多了,會背一些東西到集市上去賣,賣得的錢再買一些生活用品回家。 自從修了路后,許多人出去見識了外面的世界,賺了錢后陸續(xù)搬離了這里。剩下的這幾戶稱不想離開這個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也希望后代子孫能一直生活在這里。 當地人的生活十分淳樸,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這里沒有手機,沒有WiFi,閑暇時村里人會圍坐在一起,喝酒嘮嗑。和解放初期時人們的生活沒什么兩樣。 大鍋圈 坑口直徑近600米,平均深度120米,最深處達150米,四周絕壁陡峭險峻,是一個較為規(guī)則的圓周體,形如一口凹陷的鐵鍋,坑底向四周逐步抬升,坑內有規(guī)模而成熟的農耕情景,巖腳洞邊還住著8戶32人。 小鍋圈 位于大鍋圈東面,距大天坑1000米左右,體量位列第二,直徑500米左右,坑深百余米,坑底草肥水清見牛羊。四面環(huán)山,游人容易進入,坑底有兩個遙相對望的洞穴,分為旱洞和水洞,水洞中間有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按走向這兩個洞應該在懸崖內部首尾相連。 三鍋圈 位于天坑群西面,距大鍋圈僅有數百米遠,是3個主要天坑中體量最小的一個,坑口直徑100多米,因為坑底深不見底,據說至今還無人下去過,坑壁絕壁直刺青天。 鎮(zhèn)雄地處云貴川3省接合部和云貴高原北部斜坡地帶,目前已探明溶洞共有204個。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質景觀多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高原峽谷地貌、砂巖地貌、地質災害遺址、古生物化石遺跡和古人類遺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