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不僅國土遼闊,而且物產豐富,它對農牧業(yè)的重視程度非常高,是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全球的不少羊毛和牛肉都產自這里,是名副其實的羊毛高產國家。該國的畜牧業(yè)產品所生成的產值在國民經濟中占的比例很重。同時澳大利亞的農業(yè)也很發(fā)達,有“手持麥穗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的主要農作物是大、小麥,燕麥以及高粱等農作物。 澳洲地形圖 一、澳大利亞的農業(yè)資源 澳大利亞的土地資源非常遼闊,但是很多地區(qū)降水量偏少,氣候干燥,從而造成水資源匱乏。全國三成以上的地區(qū)每年的降水量不到500mm,還有39%的地區(qū)年降水量不到250mm。三成以上的地區(qū)很難進行農業(yè)和牧業(yè)的發(fā)展,其他三成地區(qū)只適合飼養(yǎng)牲畜,但是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用地還是非常大的。 澳洲氣候分布 整個國家農牧業(yè)使用總面積是4.9億hm2,占全國總面積的64%,其中有90%以上的土地是天然草場,足足有4.4億hm2,是全國總面積的57%。可用的耕地面積是0.48億hm2,可以用水來服務的農業(yè)用地超過3個百分點;澳大利亞土地的面積的1.5億hm2以上的用來種樹,這些土地中六成以上是種桉樹的,其中實用的林子的面積大概有122萬hm2。平均到每個人的量,在世界排行居于前幾名,農業(yè)和牧業(yè)使用的土地平均人均面積達25hm2,人均耕地使用面積有24hm2,人均林業(yè)用地7.8hm2。(1)小麥。作為澳大利亞種植面積最大的谷物,它以質量高與產出量大而著稱。這些年以來播種的面積大約是920萬~1200萬hm2,總產量大約是1500萬~2400萬t,單產大約是每公頃1600~2000kg。全國播種面積大,不少土地都被利用,有一條巨大的生產帶,主要集中在2個州。 澳洲小麥帶 此處生產小麥有2個重要特征:①單位的產量不高,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七成以下;②單產的年際間波動主要受到氣候的影響與市場追求,近些年來播種的面積在大幅度減少。 (2)大麥。它在澳大利亞也是非常重要的農作物,其地位僅次于小麥,在小麥區(qū)或者不適宜小麥種植的地區(qū)種植,其中西澳大利亞是此種作物種植最廣的地方,其規(guī)模和水平占到40%左右。這些年來大麥的種植面積是250萬hm2,總產量達到了350t,平均產量為每公頃1775kg。 (3)玉米與高粱。這類谷物主要分布于東部沿海與高原地帶,近年每年的玉米播種面積大約是8萬hm2,總的產量大約是25t;種高粱的土地在70萬~90萬hm2,產量也突破65萬kg。 (4)燕麥。它主要被當做青飼料,種植面積大概130hm2,產量為160t左右。 (5)水稻。它的主產區(qū)在新南威爾士州的西部平原地區(qū)與昆士蘭州,當然還有那些自然條件適合水稻生長的地方,不過由于受到水資源的影響,無法大范圍發(fā)展水稻種植生產。這些年以來的播種面積大概有15萬~17萬hm2,總的產量大約是120萬~140萬t,單產大概是每公頃8500~8700kg,出口到40多個國家與地區(qū)。當?shù)厝嗣駮N植水稻一兩年,之后種其他的農作物,比如大小麥,然后再去種草放牧,最后閑一段時間。在耕作中采用肥料改良和其他手段增進土壤的質量,降低病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澳大利亞整個區(qū)域的水稻產量僅僅占到世界比例的0.2%,可是它卻占到了全球的相關市場的3%,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的八成以上的水稻是對外銷售的。 (6)棉花。主要生產在內陸沿河一帶與昆士蘭州。20世紀60年代之前,澳大利亞的棉花因為產量不足而需要大量進口。自從1963年實施原棉補貼法案之后,棉花的生產得到迅速發(fā)展。近年來棉花的播種面積到達24萬~45萬hm2,總的產量也達到100萬~180萬t,單產達到每公頃3300~3780kg。 (7)蔬菜。主要產區(qū)在城市周邊土壤肥沃的地方,蔬菜(包含瓜類)的種植面積大約有7.5萬~9萬hm2,年產量達到145萬~190萬t,單產大概為每公頃2000kg。 (8)油菜。除北澳大利亞州與昆士蘭州之外,其他各州都會種植油菜。比較穩(wěn)定的種植面積在1800萬hm2左右,在自然條件適合其種植的地方可以達到每公頃25t,而西部則會達到每公頃1.6t。 (9)甘蔗。除了大麥和小麥,甘蔗是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在沿海炎熱多雨的地方產量尤甚,種植的面積大概在30萬hm2,總的產量有2500萬t,單位產量每公頃82t。食糖的產量為34萬t。種植的熱帶和溫帶水果主要包含葡萄、柑橘、蘋果和香蕉,還有梨和桃以及菠蘿,每年的產量為230萬t。大約有果樹2300萬株與6萬hm2的葡萄園。 澳大利亞非常注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平衡。在土地的利用上,要求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要占有科學的比率,不能無限制地擴大比率,而且農耕用地也被要求可持續(xù)地發(fā)展。在此基礎上,推動秸稈還田,提倡應用有機化肥。對植物的保護推行綜合防治,嚴格限制農藥等的使用數(shù)量。倘若農戶需要噴藥,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批準。在農場或者牧場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劃出一部分用地用于綠色建設,這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