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仰說起。一般狹義的觀點認為,信神信佛是信仰。但是在說到中國人的信仰時,則會說有虔誠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時才是信仰。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不算信仰。但這其實只是在談有沒有具體的頻繁的表現(xiàn)形式,而不是信仰本身。 假設(shè)信仰是指人對神(佛/仙)的關(guān)系,那么對神(佛/仙)的恭敬可以分為兩種:
神是神,人是人。神對人實施統(tǒng)治,人對神進行服從敬拜。這是一般的宗教起源的原因。后一種態(tài)度的哲學前提則是神人為一。神不在個體人之外,個體人也不在神之外。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神的動作與體現(xiàn),不需要在特別的地方才能與神溝通。這個神,在中國文化中就是天。天無處不在,而人敬天的方式,就是按天命而行。天時時在,處處在,人本身的一切都源于天,融于天,歸于天。一個星期做一個禮拜定時捐獻一點錢能叫信仰,這樣完全而又徹底地歸同于天不叫信仰?指望著拿敬拜來跟神做交易免落火湖的行為叫信仰,坦坦蕩蕩地認為身體性命本來都是天命所顯的信念不叫信仰? 從1840年的100年以來,中國被西方各國列強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尤其是在西方現(xiàn)代科學沖擊下,當時很多知識分子一下子懵掉了,失去了自信,不會用自己的思想思維來思考了。只能用西方的思維方式來思維。 老外說中國沒有哲學,他們就“噢呀,真的原來中國沒有哲學”;人家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他們就“噢呀,是的中國人的確沒有信仰”。這群失語癥患者不但同意人家的看法,還要用人家的看法來自我剖析,“深刻自省”,證明中國人沒有哲學,沒有信仰,并且把這些二手貨當成真理到處推銷。誰不信他的,就咬牙切齒地祭起“封建余孽”的帽子扣過去。 其實,中國有沒有哲學,中國人有沒有信仰,首先要看哲學與信仰的定義是什么?如果采用西方的那一套分析式,形式化的標準,中國確實沒有哲學。如果要按定期禮拜,奉獻收入的標準,中國人也確實沒有信仰。但這些只是形式上的定義,而且是以西方思想為標準的。問題是,誰說西方的標準就是全世界的標準?誰說西方思維對中國的理解就是唯一正確的理解?? 實際上,西方的一切,從宗教哲學到語言藝術(shù)再到科學技術(shù),都建立在一個思維基礎(chǔ)上:人天分隔。?人與他們的本源——神(自然,世界)——是分離的。上帝是上帝,凱撒是凱撒。君權(quán)可以神授,但是人永遠不能成為神,神也不可能是人的本質(zhì)。這決定了人必然以分隔的眼光來看世界,把世界當成對象來研究和征服。對神(天),要么當成主人來拜,要么干脆認為不存在。唯物與唯心,科學與宗教,都建立在這個分裂的思維基礎(chǔ)之上。 西方歷史上罪惡滔天的黑奴貿(mào)易 分裂思維的好處,是分析與物質(zhì)開發(fā)控制能力的發(fā)展。上到太空下到量子,都可以用很具體的關(guān)系來分析概括。分裂思維的壞處,是競爭本能的無限發(fā)露。這導(dǎo)致個體間的斗爭并且從群體中向外離散。這也難怪,因為個體與個體之間是沒有“天緣”關(guān)系的,個體之間互為世界,而每個個體都要改變占有世界。于是我們就看到歐洲歷史上族與族之間,國與國之間無休止的相搶相殺。本地殺搶平衡了,搞不出名堂了,就到外地去,繼續(xù)搶殺;亞非拉美澳,西方文化所到之處,就兩個字:搶,殺!直至今日,竟然美其名曰“傳播文明”。 當然,并不是說西方人沒有人性。西方文明中有愛心的個體非常多,而且他們可以做的非常好。但從文明的整體表現(xiàn)上,歷史事實證明,主要是殺與搶。西方的文明其實是一種流浪漢文明,他們在精神上失去了家園,只能流浪,強大時搶掠,弱小時乞討。 相比之下,中國古代思維則是一種更高層次、更健康的文明。在思想上,中國古人敬天法古。不論是天命還是道體還是佛性,都在人心,不與人分離而存在。凡人可以成儒家之圣,道家之仙,釋家之佛(在西方,誰敢說自己成神?)。與西方文明相比,中國文明更像是有媽的孩子。中國古人的精神更加安穩(wěn)平和,思維更少孤獨更少焦躁,中國古人精神世界永遠是豐滿的,很少有想不開的自殺(不要舉王國維、屈原少數(shù)例子,這里講總體來比較)。因此,更少釋放人性中的惡。比如西方幾次有名的航海探險,走到哪兒搶到哪兒占到哪兒,中國航海,只有一次有名,卻是去交朋友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中國人都是圣賢。中國文明中的惡劣個體也很多。但是從文明的整體表現(xiàn)上,中國的文明相對于歷史上的整個西方確實更文明,層次更高,這種觀點近代的大儒辜鴻銘老先生也有深刻的詮釋,如果我們真的承認所有膚色種族地域人人平等的話。相比西方,中國思維的壞處是太保守太平和缺乏創(chuàng)造性。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天人為一,一切自有上天安排,人還有什么動力去搞分析搞科學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