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佛系青年”的說法,我覺得是對現(xiàn)在充滿強烈競爭氛圍的一種逆反和修正。年輕人奮斗太辛苦,很多人希望達到完美與萬無一失,凡事一定要爭第一,自我批判和譴責太多,常常自卑,有時也會表現(xiàn)為自傲和沾沾自喜……“佛系青年”有一種隨遇而安的灑脫,渴望給自己更多寬容,一切適度為好,一些事不必斤斤計較……不管你是否認同‘佛系青年’的整個說法,你都要有自己的想法。不必因為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說法,似乎加入了這個群體,自己就長底氣了,就不再孤獨了。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有堅持自己獨立判斷的勇氣,并無畏孤獨。 亦舒 說 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么就要很多很多的錢…… 亦舒這句名言的影響力堪比瓊瑤阿姨的言情劇, 不知虜獲了多少顆少女心。也難怪啊,她談到的可是“愛”啊,“錢”啊,這些“人之大欲”,別說少女想要,全天下哪個人不想要?“老女人”也想要,“老男人”也想要?。?/p> 編輯 | 我喜歡超級美(ZXF0480) 選文 | 《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對,我們這幫子“90后老年人”也想要,但我們不會再受騙。我們知道那些不過是“戲中詞”,但回歸到現(xiàn)實,真相往往是,哪有那么多無緣無故的愛?又哪又那么多你想要就能要到的錢啊??。ù颂幾タ?秒鐘……)在哪呢?在哪呢?都在哪呢?很多東西真不是你想要就能要?。。ù颂幾タ?秒鐘……)但沒有這些東西你還得活著不是?而且還得樂樂呵呵地活著,不是?這才是足夠接地氣、值得被永世傳頌的勵志金句吧?。ǚ鲱~,哭倒?。?/p> 所以說,放下那些漂亮矯情的文藝范兒吧,就算真的給你“很多很多的愛和很多很多的錢”,你也未必就快樂。快樂從不是“愛”“錢”“健康”等一系列名詞的堆砌,快樂是一個動詞,是“愛的能力”,“賺錢的能力”,“保持健康的能力”…… 正如畢淑敏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所說:“到底如何享有幸福?同樣的外部環(huán)境,為什么有人幸福,有人不幸福?有人認為,錢越多越幸福,升到某個職務,娶了某個人或嫁了某個人就幸福了。無數(shù)研究證明,事實絕非如此。世上很多有錢人并不幸福,美女帥哥、達官貴人也并不一定幸福。幸福不是外部環(huán)境能夠給你的,是一種深入的修為。幸福是一種有意義的長久的快樂感。” 畢阿姨的話可謂道出了人生真諦,更道出了我們廣大“佛系青年”的心聲。我們所說的“佛系快樂”也不是簡單的“食色性欲”的無盡滿足,而是一種更高階的心靈境界,那不是外界能夠給予的,而是源自一種內(nèi)在的修為。 + 12 我們該如何面對“不滿的心” 在佛教世界中,“索求之心”被稱為“渴愛”,它是指“不斷索求、總是感到饑渴、無法滿足的心”。這也符合我們的實際感受。 重點在于,我們必須理解人類的心靈就是這樣構(gòu)造的,人心永遠都在索求,因此才永遠感到饑渴。 如果我們無法理解這一點,對“索求之心”不停地做出反應的話,就會被不滿所驅(qū)使,不斷尋求“人生的變化”。比如常?;貞涍^去:“最近總覺得很空虛,以前的時光可真快樂??!”或者對工作感到不滿,頻繁跳槽;或者沉溺于出軌這樣危險的快感之中;又或者永遠也不愿意正視自己的缺點,變成傲慢的人。 通過索求,我們有時候確實能夠找到“前進的可能性”,但是佛陀的教義卻告訴我們:“不斷索求卻總感到不滿足, 這就是人心?!边^多的心靈的反應往往是適得其反的。 佛陀認為“索求之心”(Tanha)就是“不斷做出反應的心靈的能量”,這是始終流動于人們心底的意識。產(chǎn)生“索求之心”后,它又分化為“七種欲望” 。借助現(xiàn)代心理學的知識,這七種欲望可以解釋為: ①生存欲——想要活下去; ②睡眠欲——想要睡眠; ③食欲——想要進食; ④性欲——想要交合; ⑤懶惰欲——想要放松; ⑥感樂欲——想要體會聽覺和視覺等感官上的快感; ⑦承認欲——想要被認可。 我們的心中確實存在這樣的欲望,所以我們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來理解人生。 ① 我們都有“索求之心”。 ② 它會產(chǎn)生“七種欲望”。 ③我們被這些欲望所動搖,產(chǎn)生反應。 ④ 當這些欲望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喜悅。 ⑤ 欲望得不到滿足的話,我們就會產(chǎn)生不滿情緒。 這一過程不斷重復,這就構(gòu)成了我們的人生。 + 12 “快樂的能力”就是“管理欲望的能力” 所有人都希望獲得快樂,那么究竟什么是快樂呢?生物感到快樂的時候,往往是自己的欲望得到滿足的時候,所以坦率而主動地滿足自己的欲望,這就是通往快樂的捷徑。但是,不是每一種欲望都能被滿足,當“欲求不滿”時,又會生出新的痛苦。那么何為“滿足”,何為“不滿”呢?這個衡量標尺其實是“由心而定”,“因人而異”。所以,換句話說,“快樂的能力”,就是“管理欲望的能力”。 比如,對于剛才我們提到的“對周圍人總覺得看不順眼”的問題,讓我們通過“七種欲望”來思考一番。這樣的不滿,究竟來源于哪種欲望呢? 對于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最切實的主題是“承認欲”——希望得到認可的欲望。據(jù)說這是只有人類才有的欲望,動物沒有這樣的欲望。 承認欲在我們幼年時體現(xiàn)為“希望被父母喜愛”的樸素想法,隨著成長,又逐漸演變成“希望得到表揚”“希望成為優(yōu)等生”“希望受歡迎”等自我意識。 當我們成人后,承認欲又演變?yōu)椤跋M麖氖率苋俗鹁吹墓ぷ骰蛘攉@得那樣的地位” “希望通過磨煉工作技能而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等上升欲望,以及“希望自己比他人更出色”的優(yōu)越感和自尊心。 當然反過來,承認欲也可能變成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 之類的消極感或自卑感。 產(chǎn)生這些想法的根源在于“希望他人認可自己”“希望他人關注自己、喜愛自己、給自己好評”的承認欲。如果這樣的欲望讓心靈對外部世界“產(chǎn)生反應”,總覺得“周圍人都不怎么認可自己”,那我們就會感到不滿或不足。也就是說,“總是對他人的細小行為看不順眼”的煩惱源在于“希望他人更加認可自己”的承認欲。當然,這也與成長環(huán)境有關,幼年時比較孤獨的人,內(nèi)心這樣的想法就會更加強烈。 “佛系思考法”的第一步就是“理解”。我們首先應該意識到,“原來如此,我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因為承認欲的原因”,“這樣的不滿是來自承認欲的不滿”。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承認欲”這個詞替換成“欲求”“欲望”等字眼。當我們通過詞匯的客觀性對此進行反復理解時,“心靈的反應”就會漸漸趨于平靜。 總而言之,只需要弄清楚“內(nèi)心饑渴的真相”,也就是承認欲,就能擺脫這些不滿的狀態(tài)。當我們坦誠地接受自己有承認欲的時候,這些不滿、憤懣、空虛、寂寞等負面情緒竟然不可思議地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