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歷史學的學者,很早就有了去一趟西安的想法,那座城市有著太多的中國古代的歷史記憶。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年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這次計劃中的出行一直未能成功。 轉眼間已經到了2017年的年底,在這一年里經過我們的努力,家庭的經濟狀況有了很大的起色。在2017年12月,我們家又配置了一輛新車,我們便決定在2017年的最后幾天里開著這輛車前往西安及其周邊地區(qū)一游,這次旅游規(guī)劃路線的任務,就交給了我。不得不說,西安及其周邊地區(qū),值得一去的景點實在是太多了,我從中好不容易才選出了幾個必須要去的地方。其中安排了秦始皇陵、華清池、半坡遺址博物館、大雁塔、西安古城墻等著名的景點。出發(fā)的日期被我們定在了2017年的12月28日。 這一天早上5:50,我便起床開始做早飯。隨后我仔細檢查了此次出行帶的各種行李,確認無誤之后我拎著行李到達了小區(qū)的門口。7:30時,我父母開車來到了這里,我把行李放在了車上。我們先驅車前往魚臺一中,這是我妻子任教的地方。我們到達魚臺一中的時候,正逢秦藝芯剛剛上完課。接下來我們便用手機導航尋找高速公路的入口,上了離魚臺最近的濟徐高速。從這里向北走了十幾公里之后,接下來拐到了日蘭高速公路上,開始一路西行。 車開出山東,行至河南境內的第一站便是蘭考。這里便是當年焦裕祿同志擔任縣委書記的地方,如今鹽堿地早已變成了肥沃的耕地,公路兩側的田地里面種植著越冬的小麥。在蘭考的服務區(qū),我們停車下來用午飯,品嘗到了味道非常正宗的河南燴面。隨后我們再度西行,轉到了連霍高速上。這幾年出差我也沒少見過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在我見過的這些高速公路之中,連霍高速堪稱是等級最高的。寬闊的四車道使得行駛起來相當之便利,很順暢地過了開封、鄭州和洛陽。只是在三門峽我們遇上了一段堵車,押車將近二十多分鐘。我們在車內待著頗為無聊,便走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在離我們的車不遠的地方是一輛運送豬的大貨車,上下三層的鐵籠子里,放滿了又白又肥的豬,雖說它們這下是要進屠宰場了,但仍然是一副活蹦亂跳的樣子,其中還有兩頭豬在籠子里面整齊了地盤,邊哼哼邊互相拱著,讓人忍俊不禁。我們擔心堵車會持續(xù)很長時間,但還好只有二十幾分鐘便結束了。接下來我們的車繼續(xù)向西行駛,道路兩側出現了很多黃土層的斷面,在斷面上有一些窯洞的建筑,這里已經處于黃河的沖積扇之上,地近黃土高原了。接下來我們便到了河南與陜西交界地的潼關。以前聽說過不少關于潼關形勝的說法,前來實地考察一番后別有體會——它的南邊是連綿起伏的秦嶺山脈,而北邊不遠處就是奔騰咆哮的黃河,潼關就坐落在這山與河之間。此關隘的確稱得上是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怪不得是中國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過了關口,秦嶺山脈便向南縮了縮,形成了一片平原。這里便是有名的潼關南原,明末農民戰(zhàn)爭時,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在這里中了孫傳庭和洪承疇的埋伏,損失非常慘重,李自成僅僅帶了十余名騎兵逃入了秦嶺山脈。這段歷史經現代作家姚雪垠的描寫,成為了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中最為精彩的一段《潼關南原大戰(zhàn)》。這時已經過了下午五點,天逐漸黑了下來。我們的車也不敢開太快,放慢了速度,在夜色中行駛了兩個小時左右,到達了秦始皇陵兵馬俑所在的臨潼。 到達臨潼時是晚上七點多了,我們開著車在附近尋找落腳的地方。在公路的兩側有很多當地人開的旅館,我們選擇了其中的一家住了下來。經過一天的奔波,我們都已經是又累又餓了,來到這里我們首先要了幾碗面。陜西地方的各種面食做得都非常富有特色,我們在這里吃到了味道正宗的褲帶面和油潑面。吃過飯之后,我與秦藝芯在附近轉了轉,這是一個靠著旅游業(yè)發(fā)展起來的小鎮(zhèn),每隔幾步就有一家旅館或者飯店。晚上我們早早地上床休息了。 12月29日我們早早地起了床,在旅館的附近吃了早飯。從這里向西步行不遠,便到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的大門。 秦始皇陵兵馬俑大門前的秦始皇雕像 博物館的大門就顯得相當大氣,門外有著一尊十余米高的漢白玉雕像,所展示的是秦始皇的形象。雕像所展示的秦始皇腰上挎著寶劍,一只手伸向前方,仿佛在對麾下的千軍萬馬下著命令。秦始皇雕像的不遠處,便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售票處。今天我們來得早,加之又不是旅游旺季,沒有太多排隊的人。買過票、通過了安檢以后,我們便進入了景區(qū)。售票處距離兵馬俑的三個坑還有一段的距離,我們在松柏相間的小路上走了有十分鐘左右才到。 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按照其發(fā)現的先后順序,分為了一號坑、二號坑和三號坑,我們也按照著這先后順序進行參觀。“秦兵馬俑一號坑遺址”的牌匾是用秦代的小篆書寫的,頗為古色古香。雖說在來到這里之前,早就在網頁上和電視紀錄片里見過秦始皇陵兵馬俑,但是當我第一眼見到一號坑遺址的時候,感覺還是極為震撼的。很難想象,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居然在地下創(chuàng)造了這么一支規(guī)模龐大的軍團。這些兵馬俑全都與真人一樣大小,而且看上去年齡、神態(tài)各異,完全就是與真人一樣大小,而且看上去年齡、神態(tài)各異,完全就是真實的秦國軍隊的翻版。來這里觀看的不僅有我國來自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不同省區(qū)的游客,還有著許多外國友人,他們見到這一兩千多年前的軍團時都發(fā)出了嘖嘖稱贊之聲。在我們看臺的腳下,我們看到了1974年3月發(fā)現兵馬俑一號坑的地方,它用一塊牌子打出了醒目的標記。當時是幾位村民打算打井以備農田灌溉的,沒想到挖出了一個“瓦人”。隨后的考古發(fā)掘才揭開了這一巨大的兵馬俑坑上神秘的面紗。當時發(fā)現的不僅僅有秦俑,還發(fā)現了很多秦時燒制的青磚,秦俑都是立在這些青磚之上的。 見過了前面幾排整齊的秦俑之后,后面一片區(qū)域向我們展現了秦俑被發(fā)現時的樣子。只見被中間的幾條土埂所阻隔的全都是一些極其破碎的瓦礫,有些還可以大體分得清是陶俑的頭部、軀干和四肢,而有一些則破碎得完全分辨不出來是什么了。給人的感覺就是這里好像是一處戰(zhàn)斗剛剛結束了的戰(zhàn)場,一片死寂,只留下無數官兵的尸體靜靜地臥著。看起來這片兵馬俑經歷過人為的破壞,因為現場還留下了不少燒灼過的痕跡。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清代文學家袁枚在經過秦始皇陵時留下的《始皇陵詠》中的句子:“生則張良椎之荊軻刀,死則黃巢掘之項羽燒。居然一抔尚在臨潼郊,隆然黃土浮而高?!?/span> 正當我想著當時的秦俑經歷過什么樣的劫難時,我的妻子秦藝芯問我:“你說為什么每幾列兵馬俑之間就會出現一截土臺子呢?那是做什么用的呢?” 這個問題一時間讓我不知該如何回答的好,因為之前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我聽到問題之后先仔細觀察了這些土埂,發(fā)現它的上部并不是完全平的,而是有著一條又一條的突起。看到這里,我也有了一些疑惑。我說:“你看那些土埂上,有一條又一條的凸起與凹陷,好像它們以前上面擺放了什么東西似的。” “看上去有些像田地里面的隴,但我也不清楚為什么這里也會有?!?/span> “秦始皇陵兵馬俑所仿照的是真實的秦軍戰(zhàn)陣,這之間的土埂應該就是表示每一個縱隊之間在戰(zhàn)場上排開的距離?!?/span>我邊思索邊說道。 秦藝芯認為這種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對此抱有疑問:“那為什么不像其他地方一樣鋪上青磚呢?” 秦兵馬俑一號坑遺址 我也只是搖搖頭,一時想不出來什么更合理的解釋。我們兩人慢慢地走著走著,進到了一號坑的后部。這里正有幾位考古學家在工作,他們忙著修復出土時業(yè)已破碎的秦俑。有一些已經基本修復完畢,只等著把俑上面的粘合物風干。另有一些還僅僅只是半成品,缺少一部分肢體。還有一些正放在臺子上,呈碎片狀,它們的修復工作才剛剛開始。1974年開始發(fā)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實際上到現在發(fā)掘與修復工作也還沒有完成,可以想見,這其中的工作量該有多么龐大! 隨后我們進入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二號坑進行參觀。這里發(fā)掘的較一號坑晚一些,兵種也與一號坑的有較大的區(qū)別。剛才我們看到的一號坑的兵種幾乎全部為步兵,馬俑的數量極少,而二號坑則主要以騎兵和戰(zhàn)車為主。戰(zhàn)車由于埋在地底的年代過于久遠,早已朽爛,因此我們在這里見到的只有人和馬的陶俑。之前我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是從對兵馬俑的分析去還原秦朝的軍隊的。里面就曾經提到過,二號坑中的秦軍是騎兵與戰(zhàn)車相結合的部隊,這樣的部隊有著高度的機動性,在長平之戰(zhàn)截斷趙軍的糧道上發(fā)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后來秦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主要也是靠著這種部隊。 二號坑由于發(fā)掘較晚,只是整理出來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兵馬俑仍然保持了它們出土時的原狀——碎片般地堆在青磚地上。我們來的時候,里面有四五名考古工作人員正拿著小刷子仔細地拂去這些碎片上的塵土,另有幾人在旁邊拿著紙筆進行著記錄。二號坑的旁邊還有一些展板和展物向我們展示著它剛出土時的情形,我們看著看著,剛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突然得到了答案:“原來我們剛才看到的兵馬俑之間的土埂是這么一回事啊?!?/span> “怎么回事呢?”秦藝芯問我道。 “你看看這張圖,”我指著展板上的一幅示意圖向秦藝芯說道,“這些兵馬俑在剛剛竣工的時候,它們都是上面放著木梁的。我們在一號坑看到的土埂上面的凸起與凹陷,便是那些木梁留下的痕跡,而這些土埂,起著的便是支承橫梁的作用。” 秦兵馬俑二號坑遺址中的土埂與木梁 “二號坑里面確實也可以看得出來,”秦藝芯看著二號坑中的一部分說,“這些橫梁便有了一些下榻的跡象,下面的兵馬俑還沒有被發(fā)掘?!?/span> 二號坑中還有一些玻璃展柜,向我們展現了里面出土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出土的秦俑。最先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一尊跪射俑,這尊秦俑可以稱得上是秦俑中的“明星”,早在我高中學習中國古代史課程時,便在教材的封面上見到了它的尊容。與它相似的還有一尊立射俑,它呈一手拉弓、一手持箭準備發(fā)射的姿態(tài)。它們都是秦朝軍隊之中的輕裝步兵,不戴盔甲,主要在遠距離持弓弩殺傷敵人。在看過了士兵俑之后,我們又注意到了兩尊軍吏俑,這類俑的共同特征是:頭戴雙板長冠,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腳穿方口齊頭履。陶俑的鎧甲非常精美,其中每一片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看完了一號坑與二號坑之后,我們又來到了三號坑。如果說一號坑向我們展示的是秦朝軍隊的步兵方陣、二號坑向我們展示的是秦朝軍隊的車馬方陣的話,那么三號坑向我們展示的,則是這支軍隊的指揮部。這里軍俑的布置,好似一處營帳一樣:前面有兩排軍俑立著,從它們的手勢來看一手拿著的是戈、矛一類的長兵器,另一手則挎著劍,看樣子很像軍營外的衛(wèi)士,而軍營的正中央則是幾名中級軍吏和高級軍吏,明顯可以看出,他們是這支軍隊的指揮官。距離這座軍營不遠處還有著兩架馬車,明顯可以看出,這兩輛馬車是供部隊的指揮官檢閱與指揮部隊所使用的。由此可見,這三個坑中所發(fā)現的兵馬俑,實際上便是一支可以獨立作戰(zhàn)的秦軍部隊,完全是歷史上那支統(tǒng)一六國、北擊匈奴、南定百越軍隊的真實寫照。我看過一篇報道,上面還提到過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士兵都是有其真人原型的,而他們的原型,就是咸陽的秦朝近衛(wèi)軍。后來在楚漢之爭時,這些秦朝近衛(wèi)軍加入了劉邦的漢軍,項羽烏江自刎后,取得項羽尸體的便是秦朝近衛(wèi)軍的士兵。這支兩千多年前的軍隊所展示出來的恢弘氣勢,今天仍然在震撼著我們這些前來參觀的游人。它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放浪形骸的魏晉風度不同,也與隋唐時富麗堂皇的盛世氣度不同,也與宋元時期經濟繁盛的市井風俗不同,更與明清時期那種厚重壓抑的衰落狀況不同。秦時這些兵馬俑的美是一種原始的美、粗獷的美,從各個角度都在展現著一個剛剛走向統(tǒng)一與強盛的偉大民族“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婦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氣勢磅礴的英勇氣概。這種氣概縱然在地下埋藏了有兩千多年,今日我們見到時仍能非常強烈地感同身受。在那個時代中,我們民族的先人在亞洲的東方肆意揮灑著激情,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鄭國渠、秦直道、靈渠、萬里長城、秦始皇陵、阿房宮……這個時代雖說短暫,但它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上絕對值得大書特書。秦始皇功業(yè)之偉大,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秦兵馬俑三號坑遺址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考古工作仍在繼續(xù)進行之中,圍繞它中間的很多疑團,專家學者就已經在爭論不休了。謎團之一為兵馬俑內所發(fā)現的秦代兵器之謎。其實這些兵馬俑在入土時都是隨身攜帶有兵器的,由于木桿早已朽爛,只剩下了金屬兵器。從秦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長86厘米,劍身上有8個棱面,極為對稱均衡。它們歷經兩千余年,從地下出土,卻無蝕無銹、光潔如新。用現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這些青銅劍表面竟涂有一層厚約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鉻2%。這一發(fā)現立即震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才先后發(fā)明并申請專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較復雜的設備和工藝流程下才得以實現。今天的我們已經無法想見,秦代的工匠是如何將這層氧化膜鍍到了青銅劍之上。 謎團之二是關于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用途之謎。來之前一直以為秦始皇陵兵馬俑距離封土堆很近,結果到了現場一查看才知道,兵馬俑與封土堆之間的距離超過了2公里。因此有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了另外幾種假說,有一種認為秦兵馬俑是秦宣太后羋月的陪葬坑而非秦始皇的陪葬坑;另有一種認為秦兵馬俑實際上是一種類似于凱旋門、記功柱等的紀念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建筑,不是陪葬坑。對于這兩種假說,筆者均表示難以認同。第一種假說認為秦兵馬俑為秦宣太后的陪葬坑,那么秦宣太后的陵墓就應當在兵馬俑附近,可是幾經考古學者探查,附近除了秦始皇陵就沒有別的大規(guī)模墓葬。另外,秦宣太后的時代正處于戰(zhàn)國的中期,那時中國的形勢還是秦國與齊國作為兩強東西對峙,就秦國當時的國力而言,修建這么大規(guī)模的陪葬坑是很勞民傷財的,也不符合秦國自商鞅變法后一直堅持的“耕戰(zhàn)”政策。而第二種假說如果能夠成立的話,那么秦兵馬俑修建的位置應當是秦代的地表之上,這樣才能讓人看見并且紀念。可是秦兵馬俑顯然是埋在地下的,從秦俑間的土埂與上面覆蓋的木材便可以看出,修建它的目的便是要將它埋入地下而非留在地上作紀念,很顯然這種說法也是難以成立的。兵馬俑與中國首位皇帝的聯系是毋庸置疑的。 謎團之三是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破壞的問題。發(fā)掘兵馬俑時,考古工作者發(fā)現,一、二號俑坑的木結構幾乎全部被燒成炭跡或灰燼。俑坑經火焚后全部崩塌。陶俑和陶馬被砸,有的東倒西歪,有的身首異處,有的頭破腹裂,有的臂斷骨折,有的斷成數段,有的成為碎片,完整的極少。俑坑中的這場火災究竟是誰造成的呢?假說有三:一是秦人自己放的火,以燒毀祭墓物品及墓周圍的某些建筑,使死者靈魂將此帶去陰間享用。二是被項羽率領的楚軍燒毀的。三是因為坑內的陪葬物等有機物腐敗而產生的沼氣,自燃而造成的。這三個假說中,筆者最為相信的是第三種,因為它在《史記》中是有明確記載的,雖說中間沒有論及秦兵馬俑,但它畢竟也屬于秦始皇陵的組成部分。三號坑沒有遭到焚毀,實屬一件幸事。 參觀完兵馬俑之后,我們在它附近的商業(yè)街里用了午餐,隨后我們便前往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參觀。兵馬俑的游客絡繹不絕,而相比之下,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則顯得較為冷清。封土堆這里來的外國游客幾乎沒有,絕大部分是中國人。封土堆的四周種滿了各種果樹,其中最多的便是石榴樹,有不少攤販在這里售賣鮮榨的石榴汁。在封土堆的附近,當地居民為發(fā)展旅游業(yè)建起了秦始皇的“地宮”,以滿足游客見不到秦陵地宮的遺憾。當然,我們更愿意見到的是真實的秦始皇陵,對于這種山寨的旅游景點一向是沒有什么興趣的。 秦始皇陵封土堆 “來到這里只能見到土堆,”我母親說道,“真是很遺憾啊?!?/span> “現在我國對于帝王陵墓一般是不會主動進行發(fā)掘的,”我說,“除非陵墓已經被盜墓賊所破壞,文物受到了損失,才會進行保護性的發(fā)掘?!?/span> “秦始皇陵有沒有盜墓賊進入呢?”秦藝芯問我道。 “歷史上有不少人想發(fā)掘秦始皇陵,”我說,“項羽、石虎、黃巢都曾經試圖發(fā)掘秦始皇陵,而且他們還都是動用了成千上萬人。” “那么他們怎么沒有挖出什么來呢?” “他們連地宮的入口都沒有找到,最后都是無功而返了?!?/span> “以現在的技術,進行發(fā)掘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了。” “進行發(fā)掘是沒有問題的,”我說道,“但是發(fā)掘出來的文物如何進行保護,這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像剛才我們見到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其實很多陶俑在剛剛出土的時候,上面還是繪有顏色的。但是陶俑出土之后不久,上面的顏色便會脫落,所以我們見到的陶俑便沒有顏色了。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只是其中的一個陪葬坑,秦始皇陵的地宮如果被發(fā)掘出來,里面的文物會有多少是難以計數的。而依據目前的技術,這些文物能否完好地繼續(xù)保存下去還是存疑的。既然沒有辦法能夠保全好這些珍貴的文物,那么還不如不去發(fā)掘?!?/span> “我們濟寧也有這樣的事情,”我母親回憶起了她小時候親眼見證的一件事,“那還是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忽然說城北邊——就是今天濟寧市氣象臺的位置——發(fā)掘出了一座古墓。我們那天上午去看的時候,墓里隨葬的衣服、被子等等保存得還比較好,與剛剛被埋進去的時候沒有什么區(qū)別。可是當我們下午放學再去看的時候,那些衣物全部都變成了黑色的灰。墓里面埋久了的東西,一遇到新鮮的空氣便會氧化,發(fā)生化學反應以后就沒法保存了。” “我們國家在歷史上有過類似的教訓,”我說起了一件我很熟悉的事例,“1955年時我國曾經發(fā)掘了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也就是萬歷皇帝的陵墓。這場發(fā)掘規(guī)模很是浩大,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但是發(fā)掘出來的很多文物并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后來沒能保存下來,留下了很多的遺憾。因此從那以后,我國政府一般不會批準考古學界主動發(fā)掘古代墓葬。只有因為修路、建房或者盜墓而有可能使古墓損毀的情況發(fā)生時,才有可能進行搶救性的發(fā)掘?!?/span> 秦藝芯說:“我聽說秦始皇的陵墓中有大量的水銀,是這樣的嗎?” “目前這一點是已經得到考古證實的了,”我回答道,“考古學家對于秦始皇陵的封土進行過分析與化驗,結果發(fā)現地宮上面存在著一大片汞異常的封土。秦始皇陵附近并沒有什么汞礦,因此可以斷定秦始皇陵地宮里的水銀是人為注入的。傳說秦始皇的棺槨便是漂浮在水銀制作的‘江河湖海’之上。考古學家發(fā)現,地宮中水銀的含量西北少而東南多,這與我國西北高而東南低的地形地勢是相一致的。秦始皇陵中保存著大量的水銀,這也證明了秦始皇陵地宮并沒有遭到人為的盜掘,因為如果地宮被打開的話,那么水銀早就會揮發(fā)殆盡了。” 我們這樣說著說著,已經在墓園里面走出了很長一段距離。這時我們看到了路的一側中的草叢,里面有很多塊石頭我在里面。我們感到十分好奇,便走進這片草叢,仔細地觀察著這些石頭。這些石頭上面大多有著很多的刻痕與鑿痕,有些上面還有著一些柱洞的痕跡。 “你看,”我母親指著一塊石頭對我說,“這上面還有著花紋呢?!?/span> 我俯下身去仔細看了一下這塊石頭,發(fā)現上面果然有不少類似于水波紋的花紋,看上去是用錘子與鐵釬鑿的。那么說來,這有可能便是秦始皇陵建筑構件上的一部分了。今天我們見到的秦始皇陵只剩下一座封土堆,可是它剛剛落成的時候,上面應該是有著相當多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建筑的。可惜這些凝聚了工匠智慧與汗水的建筑屹立了不到十年,便被秦末農民戰(zhàn)爭的暴風驟雨所摧毀。這摧毀是如此之徹底,以至于我們今天只能通過這些雕著花紋的碎石去想象當年的輝煌了。秦始皇去世的時候,給他陪葬的是整個大秦帝國。當年的輝煌和如今的冷清,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李白的一首古風: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這首詩我在初中的歷史教材上接觸了其中的前兩句,那時就為這首詩的大氣磅礴所感染,于是便找到并背誦了全詩。這首詩的前半部分,是對秦始皇之雄才大略與統(tǒng)一業(yè)績的高度贊揚。雖說只有短暫的幾句,卻顯得簡勁豪邁,可謂字字擲地有力,句句語氣飽滿。而該詩的后半部分則筆鋒一轉,根據歷史事實進行生動藝術描寫,諷刺了秦始皇驕奢淫逸以及妄想長生的荒唐行為。詩的最后一句,讓我們的想象力進入了秦始皇陵的地宮之中,金棺載著秦始皇漂在水銀造成的江河大海之上遨游,會是何等的壯觀景象呢? 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雖說已經被毀壞殆盡了,但是它的地宮中的景象仍舊是很讓人期待的。埃及的金字塔的外表之壯觀與秦始皇陵類似,但它卻早已被盜墓賊洗劫一空,相比之下我國的始皇帝卻更具遠見,這座東方金字塔仍然保護了里面所有的藏品。由此也可以看出古埃及人與古中國人在民族性格上的差異——古埃及人更多地想在地面之上顯露他們民族的榮耀,而古中國人則更多地把秘密埋藏到了地下。 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周圍圍了一圈鐵絲網,這是為了防止有盜墓賊再度光顧。我們這些游客也只能從封土之下進行遠遠的眺望了。考古學家在封土堆的周邊用洛陽鏟進行了鉆探,發(fā)現了幾個陪葬坑,里面只有累累白骨,沒有其他的陪葬品,據推測里面埋葬的是修筑秦始皇陵的刑徒。 秦始皇陵陪葬坑 “中國歷史上幾乎再也找不出像秦始皇這樣,對歷史影響這么深遠的人物了。”秦藝芯望著封土堆這樣感嘆道。 “不僅活著的時候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我說,“如果真的發(fā)掘秦始皇陵的話,估計中國古代史的先秦部分要改寫不少?!?/span> “為什么呢?” “秦始皇下令焚書坑儒,以及后來的秦末農民戰(zhàn)爭都使中國先秦時期的史料損失了不少。而這些史料應該有很多都完好無損地保存在秦始皇陵的地宮之中。其實對于考古學家而言,發(fā)現的最為寶貴的文物不是金銀珠寶,而是古時流傳下來的文書檔案等等。長沙馬王堆漢墓、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帛書與竹簡都讓我們對先秦歷史的認識改變了不少,秦始皇陵中的文字材料肯定比那兩座墓豐富得多。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說,我不希望秦始皇陵被發(fā)掘;但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說,我卻希望地宮中的文物現在就全部重見天日呢……” 看了看表,時間已經不早了,于是我們迅速上車,前往此行的下一站——華清池。 |
|
來自: 濟寧二中譚天宇 > 《 行走在古絲綢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