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亮言: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qū)櫍孕惺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yōu)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jié)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寫作背景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jīng)濟措施,使蜀漢境內(nèi)呈現(xiàn)興旺景象。為了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后,于227年決定北上伐魏,奪取涼州,臨行之前上書后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后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這就是《出師表》?!冻鰩煴怼愤x自《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丞相集》。 《出師表》分為《前出師表》和《后出師表》兩篇,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兩次北伐(227年與228年)曹魏前,上呈給后主劉禪的奏章?!?a target="_blank">前出師表》作于建興五年(227年),收錄于《三國志》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諸葛亮北伐的決心。他在表中告誡后主要“親賢臣、遠小人”,多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興復漢室而努力。 有學者認為《后出師表》并非出自諸葛亮之手。陳壽修《三國志》時未收錄《后表》。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引用《漢晉春秋》的說法《后出師表》并沒有收錄《諸葛亮文集》之中,而是出于東吳張儼的默記,這顯然不合常理。而且,《后出師表》內(nèi)容與正史亦有出入,如“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即與《三國志》記載的趙云卒年(建興七年,229年)不合。另外里面的語氣非常沮喪:“然不伐賊,王業(yè)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與《前出師表》積極的文辭截然不同。另外,諸葛亮此時獨攬大權,當時沒有人質(zhì)疑北伐的前景,而文中卻談到“議者所謂非計”,不符合蜀漢當時的情況。因此有學者懷疑這是東吳諸葛恪為了執(zhí)行自己北伐政策而一手炮制的偽作。至今尚無定論。 (另一人,我認為《后出師表》不太可能是諸葛恪所做,首先,諸葛恪是諸葛亮之侄,諸葛亮、諸葛瑾兄弟二人雖分事二主,但關系一直很不錯,諸葛恪豈敢借叔父之名而作?還有,上文已說,《后出師表》中記載的趙云卒年與正史有出入,那么,處于同一時期諸葛恪,應該知道這些;哪怕他不知道這些,但他既然是偽造,總得考證一下吧,要萬一有一個人質(zhì)疑,那諸葛恪就麻煩了)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后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了后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表達了諸葛亮對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出師表》傳世有二,為《前出師表》,另有《后出師表》。因建興六年諸葛亮率軍出散關前,給劉禪又上一表,即《后出師表》。 諸葛亮(公元 181—234 年),字孔明,瑯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早年避亂于荊州,隱居隴畝,藏器待時。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十月,劉備三顧茅廬,始出。諸葛亮對他縱談天下形勢,并建議劉備聯(lián)合孫權,抗拒曹操,以益州為基地,興復漢室,此后一直佐劉備。建安十三年即聯(lián)孫權,在赤壁打敗曹操,取得荊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拜為丞相。公元 223 年劉備死后,后主劉禪襲位,諸葛亮盡心托孤,被封為武鄉(xiāng)候,主持朝政。諸葛亮志在北伐,于是東連孫吳,南收孟獲,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zhàn),最后卒于軍中。有《諸葛武侯集》。 公元 223 年十月派鄧芝赴吳與孫吳重新修好,公元 225 年諸葛亮親自南征,平定益州、永昌等四郡,安定了后方。這些都是為推進事業(yè),出兵擊魏做準備的。蜀后主劉禪建興三年(公元 225 年)。公元 226 年五月魏文帝——曹丕死。同年七月孫權征江夏圍石陽,不克而還。這正是蜀漢進擊中原的良機。于是諸葛亮毅然決定出征討伐曹魏。經(jīng)過一番準備,于建興五年(公元 227 年)三月率軍北駐漢中(今陜西省漢中市),準備北伐曹魏。可是后主劉禪庸愚懦弱,胸無大志,近佞遠賢,難以守成。這是諸葛亮最為憂慮的。為了開導劉禪,布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勵眾志,所以寫了這個表。這篇《出師表》是他出師前向劉禪上的奏書,篇名為后人所加。 《前出師表》出于《三國志·諸葛亮傳》?!逗蟪鰩煴怼芬娪凇度龂尽ぶT葛亮傳》裴松之的注文中。裴注言:“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后人頗有穎此表為偽作者,但《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記諸葛?。ㄖT葛亮兄諸葛瑾之子)所說“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似指《后出師表》而言,又兩《出師表》言辭、情感非常一致,后表當不會為偽作。 表 :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 出師表評:這是蜀漢后期諸葛亮安邦定國的一種策略:以攻代守,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但后來的事實證明,這種策略在當時的情況下弊大于利。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弊掷镄虚g透露出諸葛亮時刻不忘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作者簡介基本資料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瑯玡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曾隱居躬耕于南陽十年。諸葛亮是三國時蜀漢丞相,歷史上有名政治家、軍事家。陳壽說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漢末避亂南陽,躬耕隱居。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后輔佐劉備,聯(lián)合孫權,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用火攻(著名的火燒赤壁)打敗曹操,與孫權、曹操瓜分荊州(劉備只占有一小部分),西取益州,后攻打漢中,建蜀漢政權。劉備稱帝,他任丞相。劉備死,受托輔助后主劉禪。他志在恢復漢室,統(tǒng)一中國,曾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建興十二年(234年)死于軍中,終年五十四歲。著有《諸葛亮集》。諸葛亮是歷史上一個很值得尊敬的人。古往今來的政治家,諸葛亮幾乎可以說稱得上是完人。他起初跟著劉備,后來劉備死后,他又輔佐劉禪,劉禪是一個庸人,諸葛亮輔佐了他,大權都在諸葛亮手里。但這個人沒有野心,沒有把劉禪弄下去,自己來作皇帝,從沒有這種心。劉禪什么事都交給諸葛亮,從沒有懷疑過諸葛亮會 不會奪他的權,奪他的皇位,從沒有過。也從來沒有一個人在他中間來挑撥,沒有一個人對劉禪說:"諸葛亮權限大了,對你不利。"或?qū)χT葛亮說:"劉禪那么不中用,應該奪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劉備托孤時說過這句話外,沒有人說過這句話。君臣相信,群臣彼此之間相信,這點在歷史上是很突出的,不容易,群臣之間古往今來的很少人做到這一點,皇帝如果不行的時候,權臣權力大的時候,總是發(fā)展到篡位奪權?;实廴绻怯悬c力量的時候,相權力大時,總是一定要把他做掉,好的把他貶掉,壞的就殺。 這篇表寫于蜀漢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其時蜀漢已從夷陵(今湖北宜都)戰(zhàn)役的慘敗中初步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穩(wěn)定了自己的戰(zhàn)略后方,伐魏時機臻于成熟。在這篇表文中,諸葛亮勸說后主劉禪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繼承先帝劉備的遺志;還陳述了自己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興復漢室”的決心。 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建安十三年(208),先主遣亮自結于孫權,與曹軍戰(zhàn)于赤壁,大破之。 建安十六年(211),先主入蜀,亮與關羽守荊州。 建安十七年(212),先主攻劉璋,亮與張飛、趙云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諸地。 建安十九年(214),先主領益州牧,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 建安二十三年(218),先主占漢中,進位漢中王。 蜀漢章武元年(221),先主稱帝,以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秋七月,先主率師伐吳,亮留守成都。 章武三年(223),先主兵敗后還白帝城,亮自成都到白帝,先主托孤于丞相亮。后主即位,亮遣鄧芝通好吳國。 建興三年(225)春,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十二月,亮還成都。 建興五年(227),亮出屯漢中,上《出師表》。 建興六年(228)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 建興七年(229),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克定二郡。 建興九年(231),亮復出軍祁山,始以木牛運,糧盡退軍。 建興十年(232),亮休士勸農(nóng)于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建興十一年(233),亮使諸軍運米,集于斜谷口。 建興十二年(234)春,亮由斜谷出。秋八月,卒于渭濱。 附詩一首: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表:古時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原文臣亮言: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sè )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補闕(quē)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font>,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ひ宰芍?,必能使行(háng )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p>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先帝創(chuàng)建全國統(tǒng)一的大業(yè)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F(xiàn)在天下分裂成魏、蜀、吳三個國家,我們蜀國貧窮衰弱,這實在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鍵時刻啊。然而侍衛(wèi)大臣們在宮廷里毫不懈?。恢邑懙膶⑹總冊谶吘成蠆^不顧身,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恩典,想要報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應該廣泛的聽取群臣意見,發(fā)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的人們的志氣,而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出不恰當?shù)脑?,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勸諫的道路?!?/p> 宮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個整體,對官員的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因在宮中或府中而有所不同。如有做壞事,觸犯律令或者忠心為國做好事的人,應當一律交給主管的官員決定他們的懲罰和獎賞,以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宮中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啊。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這都是些品德善良誠實、志向思慮忠貞純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選拔來給予陛下。我認為宮內(nèi)的事情,事無論大小,應當征詢他們的意見,然后再去施行。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得到更多成效。 將軍向?qū)櫍郧榈滦衅胶凸?,通曉軍事,過去任用的時候,先帝稱贊說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議推舉他為中部督。我認為軍營里的事情,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征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夠使軍隊團結和睦,好的壞的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后期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跟我談論起這些事,對于桓帝、靈帝的做法,沒有不痛心和遺憾的。侍中郭攸之、費祎,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以死報國的忠臣,誠愿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王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郡務農(nóng)親耕,只想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不謀求在諸侯那里揚名做官。先帝不介意我出身低下身份低微,親自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動激動,于是答應為先帝驅(qū)遣效力。后來正遇危亡關頭,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囑托給我了。接受遺命以來,日夜擔憂興嘆,唯恐托付給我的大事做的沒有成效,從而損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瀘水,深入荒蕪之境。如今南方已經(jīng)平定,武庫裝備充足,應當勉勵三軍,北伐平定中原地區(qū),我希望竭盡自己低下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敵人,復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國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職責的事。至于考慮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適當措施,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的任務交給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告慰先帝的神靈。如果沒有發(fā)揚圣德的忠言,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行謀劃,詢問治國的好道理,識別采納正確的言論,追念先帝遺愿,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如今正當離朝遠征,面對著奏章眼淚滴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