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嶺外代答》中說:“瑤人每歲十月,舉峒祭都貝大王于廟前,會男女之無實家者,男女各群連袂而舞,謂之踏瑤。”盤王節(jié)是瑤族人民祭祀祖先盤瓠的重大節(jié)日,在每年農(nóng)歷十月十六日舉行。 2016年11月8日至11日,廣西省壯族自治區(qū)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鎮(zhèn)上洞村的瑤民們在村子里歡度瑤族節(jié)日——“盤王節(jié)”。廣西師范大學(xué)的幾名同學(xué)前往參加觀看,并完成了田野小記,首發(fā)于“嶺外風(fēng)雅頌”。時值盤王節(jié)之際,田野小記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轉(zhuǎn)載刊登此公眾號以饗讀者,特此致謝。 瑤族人民不僅將盤瓠作為本民族的始祖,同時將盤王奉為本族神靈。瑤胞認(rèn)為,盤王具有超強的法力,能夠保佑子孫平安興旺。 全國各地瑤胞們舉行的“盤王節(jié)”,作為一種公祭祖先的大型活動,事實上是瑤民族祖先崇拜的集中體現(xiàn)。 11月8日至11日,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鎮(zhèn)上洞村的瑤民們在村子里歡度瑤族節(jié)日——“盤王節(jié)”。 “盤王節(jié)”是瑤族最隆重的集體性節(jié)日,1992年始由各瑤族縣市輪流舉辦。據(jù)悉,葛坡上洞村的“盤王節(jié)”十二年舉辦一次。 節(jié)日期間,瑤胞趕回家鄉(xiāng)焚香祭祖,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其樂融融。 富川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東經(jīng)111°5′—111°29′,北緯24°37′—25°9′之間。 富川縣地勢高低不平,平原和高地縱橫交錯,地勢北高南低。 它地處湘、桂、粵三省交界的都龐、萌諸兩嶺余脈之間,東連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南部鐘山縣,西與恭城縣接壤,北與湖南省江永縣相連。 富川屬于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陽光充足,降水量大,全年溫和,氣候濕潤。 【富川瑤族自治縣】 (該圖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 現(xiàn)富川全縣轄9個鎮(zhèn)、3個鄉(xiāng):富陽鎮(zhèn)、白沙鎮(zhèn)、蓮山鎮(zhèn)、古城鎮(zhèn)、福利鎮(zhèn)、麥嶺鎮(zhèn)、葛坡鎮(zhèn)、城北鎮(zhèn)、朝東鎮(zhèn)、新華鄉(xiāng)、石家鄉(xiāng)、柳家鄉(xiāng)。 據(jù)舊志記載,富川境內(nèi)早就有漢、瑤、壯等民族?,F(xiàn)瑤族人口約占全縣47%。富川方言劃分為“勉語區(qū)”,“七都”、“八都”、“九都”方言區(qū),梧州土語方言和漢族民家人官語方言區(qū)等。 一 、“盤王節(jié)”的歷史及其主要內(nèi)容 瑤族“盤王節(jié)”又叫“盤王還愿”,是瑤族人民紀(jì)念其始祖盤瓠的盛大節(jié)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盤王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祭祀和慶典。 在古樸莊重的公祭先祖儀式上,瑤族男女老少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來祭祀祖先,追溯歷史。在歡快愉悅的慶典活動中,瑤民們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祈愿祝福。 【用于祭祀的蘆笙長鼓舞視頻】 關(guān)于“盤王節(jié)”的起源,主要有兩個傳說。 一種是救世說。 據(jù)至今仍在湖南江華瑤族地區(qū)流傳的民間傳說《十月十六調(diào)盤王》中講:相傳在古老的年代,瑤胞乘船漂洋過海,遇上狂風(fēng)大浪,船在海中漂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毀人亡。 這時,有人在船頭祈求始祖盤王保佑子孫平安,許下大愿。許過愿后,風(fēng)平浪靜,船很快就靠了岸,瑤人得救了。這天是農(nóng)歷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盤王的生日。于是,上了岸的瑤民就砍樹挖成木碓(duì),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 爾后,大家唱歌跳舞,慶?,幦说男律捅P王的生日。從這以后,瑤民就把這一逃訕為“盤王節(jié)”。 另一種是盤瓠說。 據(jù)歷史文獻《評皇券牒》記載,古時高王來侵,平王出榜招賢,誰能斬下高王首級來獻,就把公主嫁給他。這話被龍犬盤瓠聽到了,盤瓠摘下金榜,渡海來到高王身邊。 盤瓠假裝殷勤,受到高王的寵信。一天,盤瓠趁高王醉酒,咬下高王的頭獻給平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而娶了三公主為妻。 后來,盤瓠想變成人,便叫公主把它放到蒸籠里蒸七天七夜,公主照辦。已蒸了六天六夜,公主擔(dān)心蒸死了丈夫,偷偷揭開蓋子看,盤瓠果真變成了人,只因不足七天七夜,故頭上和小腿上還有許多毛未脫落,后來就用布帶把頭和小腿裹起來。 盤瓠變成人后,平王派他到會稽山為王,號稱盤王。 盤王和三公主婚后生下六男六女,平王各賜一姓,成為瑤族最早的十二姓。盤瓠雖已為王,但仍過著儉樸的生活,教子女勞動狩獵,艱苦營生。 有一次,盤王與六個兒子上山打獵,追趕一只受傷的山羊,不幸被羊角所傷,跌下山崖死了,尸體掛在一棵樹上,兒女們將樹砍下做鼓身,剝下羊皮蒙上,制成長鼓。 他們背起長鼓,邊敲邊哭邊唱,追悼盤王。至今瑤族同胞還保留不食狗肉的習(xí)慣,而祭盤王也是盤王節(jié)的重要內(nèi)容。 【盤王畫像】 二 、富川葛坡上洞村瑤民的“盤王節(jié)”活動 這一屆的“盤王節(jié)”祭祀大典主要在葛坡鎮(zhèn)上洞村進行,由村里盤姓和沈姓兩家族主持。他們在各自的祠堂中都設(shè)有祖先神位,并且請了兩撥法師同時在各家的祠堂中做法事。 “盤王節(jié)”活動在11月8日開始。“仙游儀式”是“盤王節(jié)”的重要內(nèi)容,也在這天開始。 何謂“仙游”?據(jù)黃德昌法師說,讓祖先的神靈繞村莊一周。仙游是為了令祖先高興,感謝祖先的恩德。并且在“仙游”過程中,每路過一個村莊,都會有村民攔住祖先的神位,進行祭祀祈福,祈求祖先能夠庇護他們;另外,每路過一個寺廟,需要停下來,然后進入寺廟祭拜神靈和其他祖先。 盤家和沈家的“仙游儀式”幾乎同時舉行。 在盤家祠堂,法師做了多場法事之后,領(lǐng)著眾法師、聲樂隊和舞蹈隊將陰陽旗插在村子里的一棵大樹下,放鞭炮、送祭品。 法師說,這是在召喚千兵萬馬,以求眾軍兵能夠保證祖先神靈出游的安全,同時安慰孤魂野鬼,使祖先出游的時候不被孤魂野鬼打擾。 這個簡單的儀式完成以后,開始請出祖先。盤王在前,浦茂公在后。盤王是巨幅畫像,由四人舉著;浦茂公是塑像,端放在花轎里,由四人抬著。 【將浦茂公塑像請入花轎】 (手機拍攝)
一個男青年手持竹竿,竹竿頂端竹葉被保留著,竹竿上部掛著彩旗。男青年豎握竹竿在前面開路,緊跟他身后的是敲鑼打鼓的聲樂隊。法師手拿劍刀在路上作法,并指揮四位身著瑤族服裝的婦女向神靈獻舞。 她們跳的是瑤族民間傳統(tǒng)舞蹈——蘆笙長鼓舞。其中兩個婦女演奏蘆笙,后兩個婦女的手握長鼓。她們步履輕盈,風(fēng)格淳樸,同時瑤民在一旁附和瑤歌,場面莊重古樸,同時熱鬧非凡。 在盤王仙游的路途中,法師在進村前總會有節(jié)奏的吹響牛角。號角響起,預(yù)示著盤王的到來。所到村寨,村民們提前在香案上擺放好祭品,等待盤王享用;村民提著盛放香燭和紙錢趕來祭拜祖先。 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敲鑼打鼓聲和鞭炮禮花聲,法師也會指揮舞蹈隊跳舞,以謝恩饗。在一旁的瑤民們自發(fā)唱起瑤歌,瑤歌曲調(diào)悲痛深沉,使人憂傷,唱者神情專注,莊重沉穩(wěn)。 除了在祭祀過程中獻舞唱歌外,還有獅舞,這使整個祭祀活動有了喜慶的氣氛。 沈家的“仙游儀式”和盤家的差不多。在出游前也會做法事。他們四位師公各司其職,一人左手拿文星劍,右手搖鈴,口中吟唱經(jīng)文;一人敲木魚和鼓;一人敲鑼,還有一人吹號角。 做完法事后,他們捧著沈家祖先牌位和神像,分別放在兩個轎子上,然后細心打扮祖宗儀容,裝飾轎子。他們由獅舞開路,伴隨八人蘆笙長鼓舞,青年抬著轎子,出游開始。 由沈氏下門開始,他們分別經(jīng)過了沈氏下門、水川廟等,最后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歷時三個多小時。 在儀式過程中,會有老者拿著蘆笙,歡快地加入蘆笙長鼓舞的隊伍中,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笑臉。出游隊伍的后半部分,由村民自發(fā)組成。每家每戶都拿著一面或幾面旗子,緊隨其后。 【村民們趕來祭祀】 “仙游儀式”結(jié)束后,大家把祖先神位放回原處,然后樂呵呵地回到各家祠堂吃中飯。吃完中飯后,法師接著做法事,并且隨時需要婦女獻舞,即她們聽從法師的指揮在祖先神位前跳蘆笙長鼓舞。 差不多傍晚,開始吃晚飯,法師又接著做法事。大概8、9點,法師領(lǐng)著眾法師、聲樂隊和舞蹈隊搖鈴念咒地向村子里的田間走去。 在田間,擺放著一根近二十米的樹干,被支架支撐著,短的一頭翹起,長的一頭的頂端插著鮮綠的樹枝,還插著一面紅色的小旗子。待法師的隊伍到了后,法師一邊做法,一群青年男子一邊喊著號子,試圖將插著小旗子一端的樹干豎起來。 最終,青年男子們將樹干豎起來了,在這之后,他們將樹干固定。于是,樹干直指云端。在樹干上纏繞著花炮,有一人將其點燃,花炮噼噼啪啪從樹干低端向頂端燃放,村民在四周一片歡騰。 花炮燃放結(jié)束后,有人點燃禮花,慶祝儀式的完成,村民拍手稱好,情緒激昂。之后,法師領(lǐng)著眾人在歡笑中返回祠堂。11月8日的儀式基本結(jié)束。 11月9日天氣寒冷,下著冰冷的冬雨。但這無法阻止舉行“燒花樓”的儀式。 花樓是用紙扎制而成的,上面有燕子等吉祥圖案?;巧蠏鞚M了色彩繽紛的香包。據(jù)村里的阿姨說,村里未出嫁的女孩都會要在花樓上掛一個香包,香包可以由女孩自己制作,也可以由母親代做。 每個香包上都會縫制主人的名字。她們相信,將香包在“盤王還愿”這天和花樓一起燒掉,可以為她們帶來好運。 此外,在花樓里面,藏著一只公雞。據(jù)說這只公雞之所以這么安靜,是因為法師給它施了咒語。 他們要將花樓抬去空曠的地方焚燒,公雞會從花樓中跑出來。誰抓住了公雞,誰就會交上好運。 “燒花樓”的儀式在早上八點左右舉行。 抬花樓的是兩位腰系紅繩的男青年,他們抬著花樓小步前進,腰身扭擺,故意讓花樓起伏搖晃。 有兩位女性頭戴鮮艷花朵,上身著黑色外套,下身著大紅長裙,她們倆被稱為“食娘”。食娘一前一后向花樓不停撒米,撒在花樓上的米多,預(yù)示著糧食會大豐收。 祭祀結(jié)束后,接下來的日子村民們載歌載舞開始“盤王節(jié)”的慶典活動。 三、“盤王節(jié)”背后的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 祖先崇拜是瑤族的原始宗教。 瑤民認(rèn)為盤瓠是本民族的共同祖先。根據(jù)民間關(guān)于盤瓠的傳說得知,盤瓠不僅是瑤族的始祖,同時是瑤族的神靈。 始祖盤瓠使瑤族取得了生存發(fā)展的自然空間和減免賦役等社會特權(quán),瑤族人民對始祖盤瓠心存感念和崇拜。 盤瓠,就是盤王,亦即龍犬?,幟裨凇氨P王節(jié)”公祭儀式上唱《盤王大歌》,歌詞反映出瑤民把盤王當(dāng)作本民族始祖來崇拜供奉的原始信仰。瑤民對祖先崇拜甚篤,認(rèn)為祖先化為神靈,具有莫大的神力。 瑤族多遷徙,但遷徙途中必定攜帶祖先神位,每落居一處,必立盤王廟或其他祖先廟宇,并且三四年一小祭,十來年一大祭。 “盤王節(jié)”是瑤族祖先信仰體系的集中體現(xiàn)。雖然歷盡滄桑,但是在今天,瑤民依然對其保持虔誠的態(tài)度。 瑤民崇拜祖先的宗教信仰,以其巨大的精神力量維系瑤族文化的延續(xù),以此奠定本民族堅實的文化基礎(chǔ)。 共同的祖先崇拜是促使瑤胞形成同一體的強有力的紐帶。此外,古樸莊重的宗教信仰讓族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慰藉,個體在茫茫眾生中找到歸屬感。 篤定的宗教信仰使得瑤胞們常常對大自然、對他人、對神靈產(chǎn)生敬畏之心,這表現(xiàn)在瑤族人民在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中依然能夠表現(xiàn)得善良、知足、樂觀、豁達,表現(xiàn)在瑤胞們能夠與他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撰 稿: 羅新丹、陳佩坤、劉潔潔、 吳 娜、劉夢舒 攝影攝像:劉潔潔、羅新丹 文本編輯:羅新丹 本文經(jīng)“嶺外風(fēng)雅頌”授權(quán)轉(zhuǎn)載,歡迎關(guān)注! 免責(zé)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與本號無關(guān)。 版權(quán)聲明:如需轉(zhuǎn)載、引用,請注明出處并保留二維碼。 編輯團隊 主編:王曉濤 責(zé)任編輯:周露丹 圖文編輯:周露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