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是一種大家都喜歡吃的水果,但它的種植較為特殊,若是在同一塊地上連續(xù)兩年栽種,第二年的收成往往不好。植株的抗病力下降,枯萎病大量發(fā)生造成西瓜死蔸嚴重,輕則減產(chǎn),重則絕收,已成為嚴重影響西瓜產(chǎn)業(yè)的一大障礙。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采用嫁接育苗的方法,將西瓜的幼苗嫁接到只留著子葉的葫蘆或南瓜等砧木植物上。這種方法能有效地阻止了枯萎病等重茬問題的發(fā)作,杜絕了減產(chǎn)甚至絕收等問題,使得西瓜能夠連作,因此被廣泛采用,不僅我國,日本的西瓜生產(chǎn)中嫁接育苗栽培占95%以上。 因此,西瓜嫁接育苗是解決西瓜產(chǎn)區(qū)輪作困難和抗重茬栽培,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少人認為,嫁接西瓜不如實生西瓜好吃,這往往是因為西瓜采摘的成熟度不夠造成的,只要是充分成熟的西瓜,就不會帶有砧木的氣味(葫蘆味或南瓜味),對品質沒有明顯影響。 西瓜嫁接苗的培育要經(jīng)過浸種、催芽、播種(包括砧木和接穗)、嫁接及后續(xù)管理等多道程序,在江浙一帶的無加溫大棚中需要經(jīng)歷40-60天的時間。圖為浙江吉麟種苗有限公司負責人江錦君在查看西瓜嫁接苗的長勢。 浸種殺菌。圖為培育接穗的西瓜種子。 放入催芽箱中進行催芽(溫度27-28℃,需36個小時)。圖為培育砧木的南瓜種子。 砧木苗播種(采用60孔穴盤、專用育苗基質,點播)。 以葫蘆作砧木的嫁接苗比較耐低溫,但植株容易早衰。圖為葫蘆砧木苗萌發(fā)狀,需要人工輔助去除子葉上的黑色種殼。 以南瓜作砧木的嫁接苗根系發(fā)達,耐高溫,肉質比較緊密,產(chǎn)量較高,但果型容易出現(xiàn)不圓整的問題。圖為南瓜砧木苗萌發(fā)狀,白色種殼自己會脫離。 南瓜的子葉較大,種子萌芽后第8天剪去半張子葉,避免相互擁擠,造成操作不便。 ![]() 接穗西瓜播種,用薄膜保溫保濕促進萌發(fā),萌芽后進行練苗使其生長充實。 ![]() 當西瓜苗長至4-5厘米、胚軸伸直稍轉綠、子葉還帶種殼時,就達到嫁接規(guī)格標準。 ![]() 西瓜嫁接多采用頂插接法。該方法操作簡便、愈合快、成活率高,適合大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育苗。嫁接工具為一根竹扦和一張刀片。竹扦一端削成與西瓜苗下胚軸粗度相同的楔形,先端漸尖。 ![]() 1、摘除砧木生長點。嫁接前,先將砧木苗第1片葉基部連同生長點摘掉。 ![]() 2、插竹扦。用竹扦沿一側子葉中脈基部向另一子葉中脈葉柄下方位置,約按45°角斜插一孔(竹簽從砧木的中心斜穿出),深5~10毫米,力度以用手指捏莖略感到竹簽已扎通為宜。 ![]() 3、削接穗。拿刀片在離接穗子葉柄下1~2毫米的胚軸處削一刀,稍轉后在另一面再削一刀,削成具有兩面切口的楔形狀(尖刀口狀)。 ![]() 4、插接穗。將切好的接穗(呈尖刀面向下)準確地斜插入用竹簽插好的插孔內,接穗子葉與砧木子葉成“十”字交叉。 ![]() 嫁接時的動作要求快而準,盡量減少砧木和接穗面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熟練工人每天能嫁接4000株以上。 ![]() 嫁接后需要保濕保溫促進愈合,愈合的適宜溫度為25~28℃,溫度在此范圍能促進砧木、接穗的細胞快速分裂,加快愈合。嫁接后的7~9天,應避免強光直射苗床,在晴天,要用70%的遮陽網(wǎng)遮蔭。 ![]() 嫁接成活后(10天),要及時摘除砧木的側芽,摘芽注意不要損傷砧木的子葉和接穗。 ![]() 出圃前按照不同生長勢進行篩選分級,以保證出圃時種苗整齊統(tǒng)一。嫁接西瓜苗的出圃標準是達到“2葉1心”。 ![]() 移栽大田后,70天左右就可以吃到甘甜可口的西瓜了。你,動心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