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shù): 1721 閱讀時間:6分鐘 作家福建安溪行 探訪鐵觀音的故鄉(xiāng) 茶在安溪 呂 魁 安溪,古名清溪,隸屬福建泉州市,自古以來就是海絲之路的起點。算一算,這是我第三次來到歷史悠久,古韻十足的泉州,而聞名中外的烏龍茶之鄉(xiāng),鐵觀音發(fā)源地安溪,卻是頭一次來。 細說起來,我和泉州,和安溪還是有些不解之緣的。往大了說,我的家鄉(xiāng),山西省運城市是一代武圣關公的故里。在我家鄉(xiāng)至今還保留著供奉關公一家五代的家廟,以及歷代皇帝祭祀關公,有“關廟之祖”之稱的天下第一關帝廟。具備忠、義、仁、勇等優(yōu)良品質(zhì)的武圣關公,自古以來,在民間就有很多信奉者。據(jù)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范圍內(nèi)大大小小的關帝廟約有三十余萬座,而在素有宗教博物館之稱的泉州,官方和民間就有大大小小關帝廟千余座。相傳,因明太祖朱元璋信奉關公,自明朝洪武年間,泉州七個古城門修建了七座關帝廟,泉州的各大關帝廟信徒多達數(shù)萬人,各座廟宇香火十分旺盛。泉州民眾對關公的崇拜在全國可謂首屈一指,可舉一例來佐證,在我家鄉(xiāng)的關帝廟中,有一處碑林,皆為近些年全國乃至全球華人來此祭拜關公時捐的功德錢所建。信徒功德錢捐款越多,石碑自然就越高越大。一眼望去,碑林里但凡氣派的石碑多為福建香客出資所建,其中,最高,最宏偉的那幾座石碑皆為泉州信眾捐贈。有此也可見泉州一帶民眾對關公的敬仰之情有多深厚。 說完家鄉(xiāng)與泉州的關聯(lián),再說回我個人。我自幼是由爺爺帶大,爺爺嗜茶,每天從早到晚,杯中茶水從不間斷。記憶中,似乎就從沒見爺爺喝過白水。爺爺家客廳茶幾上方,有一面貼墻而建的茶柜,里面放有其多年珍藏的各地茶葉。每每打開,茶香撲鼻。爺爺泡茶時,通常我會在一旁側頭觀看,漸漸地,自爺爺口中,我懂得了一些關于各地名茶的歷史,以及相關文化典故。記得有一年冬日午后,陽光和煦,爺爺坐在自家院中,邊用沸水沖泡青葉邊對我說道,這款茶名叫鐵觀音,烏龍茶,產(chǎn)自福建安溪,是我國四大名茶之一。望著瓷杯里上下翻騰的茶葉,好奇的我忍不住問爺爺,這款茶名為何如此獨特?一杯茶過后,一臉滿足的爺爺,笑著說,因為葉子本身肉厚,形似觀音,故得其名。也就是從那時起,安溪鐵觀音作為地域美味的代表和北京烤鴨,四川火鍋,上海大白兔奶糖等一并深深存儲在我腦海深處。 就像有人會誤以為內(nèi)蒙到處都是草原,山西人人都是煤老板一樣,去安溪之前,我也曾先入為主認為作為烏龍茶的發(fā)源地,安溪應該到處都是茶葉店,即便能在城區(qū)看到茶園也不會覺得突兀。初到安溪,剛一下車,我便獨自一人在縣城里四處走了走。安溪縣城不大,卻不失干凈整潔。站在城中向四處望去皆能看到被郁郁蔥蔥植物覆蓋的青山。用手機隨手百度搜索了下安溪縣的介紹,得知全縣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一百一十余座。有山就有水,西溪(晉江的支流),舉溪(九龍江的支流)兩條河流穿成而過,千回百轉,滋養(yǎng)著一方水土,自然也滋養(yǎng)著安溪域內(nèi)的萬畝茶園。在城中漫無目的走了十余分鐘,竟沒看到一家茶葉店,這多少讓我有些意外。不過,沒多久我就知道,這只是個美麗的誤會,在安溪三日,從早上睡醒睜開眼,到晚上入睡前,只要愿意,你能隨時隨地喝到清爽怡口的烏龍茶。安溪當?shù)氐奈挠迅嫖艺f,在安溪,無論男女,小到剛上學的兒童,大到近百歲的長者,喝鐵觀音已經(jīng)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友的話或許多少略帶夸大,不過在我入住的酒店房間內(nèi),茶幾上有一組精美的茶具,和兩三款不同包裝的茶葉供住客品茗。這些年,我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出差游玩,也只有在福建,這般齊全的茶具,還真是頭一次見到。安溪人對茶的鐘愛由此可見。 自古以來,茶葉與酒并為國飲,然而有趣的是,酒和茶,前者如同血氣方剛的少年,后者則像溫文爾雅的淑女。史書中記載,無論是戰(zhàn)士上戰(zhàn)場之前,還是偉人做出某項重大決定之后,往往都會喝掉一碗醇酒,所以才會有”將進酒,杯莫停“”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等騷人墨客在酒精促使下,寫出的千古名句。關于酒的詩句聽上去,就是那么地獨立于世,瀟灑自如。而茶呢?相對于酒來說,茶就靈性得多。生于青山,長于幽谷,飲盡山靈水秀,自然蘊蓄著人間風情。唐朝詩文推崇的茶之道,精髓在”和、清、敬、寂“四個字。說到茶,是“寒夜客來茶當酒“描寫的寒冬夜行者在雪夜赴約,等待他的是一杯滾燙香濃的熱茶。也是”蕭然幽興處,院里滿茶煙“的深夜一人在蕭蕭竹林中,聽著颯颯風聲,品著一杯清茶,幽幽地品嘗著寂寞與孤獨。更是”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人生哲思。由此可見,酒喝的越多越亂性,使人癲狂,而茶則養(yǎng)性,一杯清茶能使人心靜如水,遠離世俗塵囂。 說來慚愧,在都市待久的我,日常喜歡喝咖啡,每逢節(jié)假日或好友小聚,也喜歡小酌幾杯好酒。唯獨沒有養(yǎng)成喝茶的習慣。我無喝茶的喜好,自然就更不懂茶。在安溪三日,無論是在現(xiàn)代化的星級酒店茶室,還是在千年古寺清水巖,亦或是在農(nóng)家茶園都喝到清甜回甘的鐵觀音。一路作陪的當?shù)匕蚕挠眩勒詹璧陌l(fā)酵程度和制作工藝,給我介紹我所喝的那杯茶是屬于清香,濃香,還是沉香型。以及不同類型茶湯入嘴的口感區(qū)別。茶喝多了幾杯,聽人普及些鐵觀音的常識,似乎也能喝出茶與茶的區(qū)別。這一路,喝到最好,也是最貴的一泡茶,當屬在西坪鎮(zhèn)的深山中喝到的傳說中的”魏十八“。落日余暉中,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術代表傳承中魏月德先生,在自家的山中小院中,拿出一小包裝金燦燦的袋裝茶,名為”魏十八“。看到這樣的名字,難免好奇有何典故。魏先生邊手法嫻熟地沖泡著茶,邊笑吟吟地對我說,”魏十八“這個名字叫法有幾層含義,也有幾分巧合。首先,魏先生的姓名”魏“字筆畫數(shù)是十八畫,再有鐵觀音的制作手藝不多不少需要十八道,再次,十八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風華正撓的年紀,故取此名。聽完魏先生的解釋后,再喝那杯茶仿佛口感都起了變化。一旁同行的西坪鎮(zhèn)向導看我喝茶的樣子欲言又止,在我追問下,她輕聲說道,”魏十八“之所以是”魏十八“,魏先生有一點沒有說明,那就是這款茶葉,年產(chǎn)量極少,好年份也不過十斤出頭,少時也只有兩三斤,不達標準的,魏先生是絕對不會做成”魏十八“這個品牌的,所以這款茶在市場上賣的略貴,一斤售價在人民幣十八萬左右,所以,這也是”魏十八“的內(nèi)涵之一。聽到此言,望著杯中晶瑩剔透的茶湯,財迷的我粗略一算,若一斤售價真為十八萬,那一泡茶的價格在三千元左右,而我手上這一杯看似普通的清茶也得有五百元。而在這幽靜深山中,僅魏先生當天拿出來招待我們的茶葉,粗算一番,差不多頂?shù)纳衔以跓狒[的帝都一個月的工資還多,這不免讓我啞然失笑,一時間找不出在大都市拼搏奮斗的意義所在了。 離開安溪時,我從來時對烏龍茶的略知一二,到已多少能品出一杯好的鐵觀音的美妙出所在。這算是此次安溪之行我最大的收獲。在飛回北京的飛機上,不知為何,閉上眼睛我又想起去世不久的爺爺。我十八九歲時,爺爺不止一次品著茶篤定地對我說,待你人到中年,你一定會像我和你父親一樣,身材發(fā)胖,好酒,抽煙,嗜飲茶。每次他說這話時,我都不以為然,心想這幾件事對我來說是如此的遙不可及。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真的應驗了爺爺當年所說,偶爾抽煙,聚餐時小酌,且身材也一年比一年發(fā)福。只剩飲茶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不過我想,這趟安溪行結束,爺爺當初對我的預言恐怕全要實現(xiàn)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