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潼關就在今潼關縣境內,具體則在港口鎮(zhèn)城北村、楊家村一帶。 其次,西安位處關中中心,向東經(jīng)潼關而走向關東,潼關一失,關中門戶洞開,關中八百里秦川因再無屏障而立即暴露,西安因此不保,因此,潼關是關乎關中和西安生死存亡的重要關口。 函谷關、新函谷關、潼關函谷關為戰(zhàn)國時秦國的門戶,位于今河南靈寶縣境內。函谷道東起崤山西止于潼津,關城立于函谷道最東處,扼守進關道路,是為入關要津。因為南面有秦嶺天險,北邊有黃河絕澗,中間深谷狹窄,因而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素有“車不方軌,馬不并轡”之稱。所以入得函谷關,則關中門戶洞開,無險可守。 新函谷關為西漢武帝時樓船將軍楊仆遷建,位于今河南新安縣境內,其遺址在縣城東門外,隴海鐵路旁,比舊關向東移動了百余里。楊仆是新安人,函谷關未東遷時新安屬于關外,楊仆平時以居于關外為恥,新立軍功之后便想用自己的財力將關城東移,這樣自己就成了關內人了,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便答應了楊仆的請求,于是函谷關從靈寶東移至新安。但其實新關地勢并不如舊關險要,所以東漢時建立了潼關。 《水經(jīng)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關遺址在今潼關縣港口鎮(zhèn)城北村、楊家村一帶,潼關北臨黃河天塹,南靠秦嶺絕峰,因處于通道口,因此也是出風口從而常年大風肆虐,但其實潼關城最初并不在港口鎮(zhèn)。潼關最早是設立在潼關縣城南原,扼守與函谷古道相連的黃巷古道,后來由于黃河不斷下切,原來的河邊地就延展成灘地,過往行旅就可由灘地行走,不必跋涉險阻,因此設立在原上的潼關也就不再扼守著要道,于是在唐時遷移至港口,至今未變,只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因修三門峽水庫而導致潼關古道被淹而不能通行,潼關關城也無存在的必要而遭拆除。 潼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扼守東來進入西安、關中的門戶冷兵器時代,天塹難以逾越,所以有戰(zhàn)國各國的長城,有秦朝的長城,還有后來明朝的長城,城及城墻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被認為重要的關口大多依山臨水,除此之外別無它途可以進出,潼關之于關中或說之于西安就是如此。 潼關北面的黃河,那就是天塹,別說古代,就是現(xiàn)代也不是隨處都可以渡船的。再看潼關南面的秦嶺,雖然海拔不高,最高處也才2700多米,但是無路可通,仍然是天險。所以從東面而來的千軍萬馬要想進入關中必須走潼關古道,這樣一來,潼關扼守入關咽喉,就關乎西安和關中的生死存亡了。 就是到了熱兵器時代,險要的地勢依然是阻擋戰(zhàn)車的最大障礙。當我國抗日戰(zhàn)爭之時,日軍鐵蹄從山西南下,要入侵關中,最終未能成功。飛機雖可飛越地上險要,當最終還得依靠地面力量的配合,如若不是潼關等一系列入關天險的阻擋,日寇鐵蹄可能很快就踐踏到了關中大地。 所以,潼關之于西安的生死存亡很重要很重要,戰(zhàn)時潼關一失,關中平原的任何抵抗都將無險可守,只能坐以待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