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甘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吧。 獨特的香甜,絲絲回甘,小時候還干過偷偷從藥包里翻甘草出來吃的壞事兒呢! 在諸多中藥湯劑及中成藥配伍中,常用甘草作為“使藥”,發(fā)揮其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正是因為甘草“甘以緩之”,能協(xié)和百藥,緩和藥物的烈性,著名的道醫(yī)陶弘景稱甘草為“國老”,曰:“甘草調(diào)和眾藥,使之不爭,堪稱國老矣”。 從前,在一個山村里有位草藥郎中,醫(yī)術(shù)精湛。有一天,郎中外出為人治病未歸,家里卻來了許多求醫(yī)的人。郎中妻子一看這么多人急等著丈夫治病,便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藥嘛,我何不替他包點草藥幫助這些求醫(yī)的人呢?她忽然想起灶前地上有一大堆草棍,拿起來咬上一口,甘甜怡口。于是,她就把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紙包好,發(fā)給了那些求醫(yī)的人。 過了些日子,幾個病愈的村民特地登門來答謝郎中,說吃了他家的藥,病就好了。郎中一聽愣住了,他的妻子趕忙把他拉到一邊,小聲對他描述了事情始末,他才恍然大悟。草藥郎中又急忙詢問那幾個人的病情,方知他們分別患了咳嗽、咽痛、中毒腫脹之病。此后,草藥郎中在治療咳嗽、咽痛、中毒腫脹等疾病時,均使用這種“干草”。由于該草藥味道甘甜,郎中便把它稱作“甘草”,并一直沿用至今。 ◆ ◆ ◆ ◆ 《本草正》記載:“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diào)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外,下藥得之緩其速。祛邪熱,堅筋骨,健脾胃,長肌肉。隨氣藥入氣,隨血藥入血,無往不可,故稱國老”。 ◆ ◆ ◆ ◆ 甘草百科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曬干。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 【性味歸經(jīng)】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 【功效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炮 制 品】炙甘草:將生甘草片依照蜜炙法炒至黃色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具焦香氣,味甜。蜜炙甘草偏重于補脾益氣,也可增強潤肺的作用。 【用法用量】水煎服,2~10g。 【用藥禁忌】不宜與海藻、京大戟、紅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值得注意的是,甘草不宜大劑量久服?,F(xiàn)代研究表示,對于有性功能減退、高血壓及浮腫的患者,不宜使用甘草。 看似普通的甘草,卻可以單味組成一劑藥方----甘草湯,出自《傷寒論》,可清熱解毒,主治少陰咽痛,兼治舌腫。 在食用領(lǐng)域,甘草也被廣泛應(yīng)用。 綠豆甘草湯 綠豆100克,生甘草10克。將上2味加水適量,文火煎煮,至綠豆熟透后飲用。 此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夏季可作為清涼飲料。 甘麥大棗湯 (出處:《金匱要略》) 生甘草10克,大棗10枚(去核),小麥50克。將上3味加水煮至小麥開花,取汁服用。 此湯益氣養(yǎng)血、清心安神,是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良方,心煩易躁、失眠多夢、小兒夜啼等均可服用。 甘桔湯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一) 生甘草10克,桔梗10克,麥門冬10克。將上3味加水煎煮,濾汁服用。 此湯清熱化痰、養(yǎng)陰排膿,可以作為教師、演員等人群的保健利咽飲料,亦可減輕急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