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史稱,“靖康通寶”屬于國家一級文物,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已故錢幣大師馬定祥稱其“首見珍品,蓋世無雙”。 靖康通寶唐朝錢幣靖康通寶錢在《泉志》中有小平、折二、折三錢的紀(jì)錄。錢文有“靖康元寶”、“靖康通寶”兩種,書體有篆、隸、楷三種版別。歷年北宋錢不行勝數(shù),難堪有靖康錢。靖康錢鑄量很少,能遺留下來的極為難題,“靖康通寶”更為有數(shù),靖康錢均被泉家視為瑰寶,屬國家一級文物,因此一枚靖康錢的發(fā)現(xiàn),往往引起錢幣界的重視和報刊的關(guān)注。 靖康通寶”折三篆書大錢,直徑31.5毫米,重7克。早年于河南信陽一帶,原為前譜未載之物,或系其時擬鑄而尚未準(zhǔn)鑄之錢。1979年此版式大錢首見于黑龍江阿城縣阿什河白城子窖藏古錢幣中,后歸藏黑龍江省博物館,曾被馬定祥先生譽為“創(chuàng)見珍品,蓋世無雙”。其錢文直讀,字體細(xì)挺瘦長,以“寶”字長冠為主要特征;1967年湖北黃石市發(fā)現(xiàn)窯藏古錢達(dá)22萬斤,經(jīng)挑選,其中有珍貴的“靖康元寶”、“靖康通寶”楷篆書體的小平對錢;1974年靖康通寶在西沙群島環(huán)礁發(fā)現(xiàn)明代沉船,內(nèi)有漢代至明代古錢共四百余公斤,其中有一枚靖康元寶折二錢;朋儕從600斤宋錢中,也找不到一枚靖康錢。 為什么古幣愛好者都這么看重靖康錢呢?因為每每提起這個錢,人們就會想起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靖康之變”。民族英雄岳飛針對“靖康之變”而寫下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之膾炙人口的詞句歷朝走代,在古今中外無數(shù)學(xué)子和愛國者的天空唱響,縈繞。 公元1126年,北宋最后一個皇帝——宋欽宗趙桓即位,改年號為“靖康”。并始鑄靖康錢。取“靖康”之號,寓意 “日靖四方,永兆康民”??僧?dāng)時的情況與趙恒的心愿恰恰是事與愿違。北宋末年,朝廷腐敗,社會動蕩,遠(yuǎn)在北方的金朝軍隊大舉進(jìn)攻中原,導(dǎo)致民不聊生。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擄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被掠之一空,北宋就此滅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靖康之恥”。因此使岳飛這個愛國人士怒得頭發(fā)都豎了起來,帽子差點被頂飛,寫出了這首震撼世人的詩詞。 宋代滅亡之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gòu)建立了南宋,“靖康之恥”也成了南北宋的劃分線,靖康錢流通不久,就因此退出流通領(lǐng)域,成了“靖康之恥”的見證物。 這一枚是隸書靖康元寶,紅銅材質(zhì),直徑3.1厘米,重10.02克,似乎做過拓片,表面有干枯的墨痕,舊熟包漿,錢體有碰傷痕跡,看上去滿目蒼夷,好像凝聚了許多愛與欣賞,有種說不清的厚重感和滄桑感。 目前,由于靖康錢幣價值很高,一枚折二靖康通寶在某拍賣會上有過105.8萬的成交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