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愛,究竟是雨露均沾還是獨(dú)寵一人,這個問題亙古至今,未有人能給出一個答案,一如千百年來,在世人眼里,漢高祖劉邦一生中雖有后宮佳麗三千人,最喜歡的卻只有一個戚夫人。然而,世人看到的,就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無論是在正史里還是野史中,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就連呂后都無法相提并論,正史中記載劉邦常常留宿在戚夫人宮中,野史里更是將兩人的相處描寫的浪漫無比,七夕點(diǎn)燈賞月,建樓送給戚夫人跳舞等等,你儂我儂親密恩愛。可是,如果劉邦真的深愛著戚夫人,那么戚夫人在他死后為何會淪為人彘呢?難道真的是因?yàn)閰魏蟮募刀蕟??不,在這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yàn)閯畈]有為戚夫人的將來謀劃周全,是他一步步將戚夫人推上了風(fēng)尖浪口。此話何講?舉兩個例子就能很好的解釋了。 第一個例子是流傳很廣的敬酒一事,說的是有一年呂后在一場宴會上率眾夫人一同向劉邦敬酒,呂后與其他夫人都是畢恭畢敬向劉邦敬酒,偏偏到了戚夫人時,她不一樣,她并不循規(guī)蹈矩,而是出人意料的用嘴喂酒給劉邦,而劉邦在眾目睽睽之下,先是喝下了戚夫人喂來的酒,然后又自己喝了一口也用嘴巴喂給了戚夫人。第二個例子照例也是世人皆知的,那就是立太子一事,說的是劉邦寵愛戚夫人,愛屋及烏對他們的兒子劉如意也是寵愛很深,甚至動了立其為太子做儲君的念頭,不過,最后由于呂后強(qiáng)大的公關(guān)能力,讓劉邦看到劉盈已經(jīng)是天下人心歸向,已成大氣候,這件事就此作罷。 以上兩個例子通常被人用以佐證劉邦對戚夫人寵愛頗深,情真意切,然而,皇室并不是普通人家,里面充滿著勾心斗角,后宮之爭并不遜于朝堂爾虞我詐,劉邦在以上兩個例子中的所作所為,其實(shí)并不是真的喜歡戚夫人,恰恰是他對戚夫人的感情并不深厚的表現(xiàn)。 敬酒一事,在場的有那么多夫人,尤其還有呂后,可劉邦卻絲毫不避諱,反而還喂了回去,這讓在場的諸位如何看待戚夫人?別人姑且不論,呂后心里必然是恨的咬牙切齒,這樣一來,等到劉邦駕崩,戚夫人還會有好日子過嗎? 或許有人會反駁,呂后的心思誰知道???不,呂后的心思,戚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劉邦一定知道,他們是結(jié)發(fā)夫妻,對彼此的了解透徹,劉邦一向知人善用,也因此步步高升,換言之,他永遠(yuǎn)都很清楚自己身邊人是什么樣的,包括呂后。呂后在劉邦心里,是一個謀略與狠毒并存的女人,她幫他多年來排除異己,誅殺功臣,這樣的女人怎么會簡單?她的眼睛里是容不了沙子的,當(dāng)戚夫人明目張膽的在她面前與自己親密,加上平時的種種事跡,在呂后心里早就已起殺心,只等時機(jī)到來了。劉邦明知如此,卻依然任戚夫人張狂行事,還行為輕佻的配合她,這不是將她推到風(fēng)口浪尖,讓她成為眾矢之的,又是什么? 如果說敬酒之事還只是說明劉邦對戚夫人的喜歡只是出于美色當(dāng)前,享受第一,那么立太子一事,就很明顯的說明了,劉邦心里戚夫人真的不算什么。立劉如意廢劉盈,這件事一經(jīng)公開就必須要成功,不然日后以劉盈登基,呂雉為太后,一定會對戚夫人母子趕盡殺絕,因?yàn)閰魏笏推莘蛉瞬煌耸莿畹钠拮?,后宮之主以外,她還是一個政治家,而這一點(diǎn),從出身草根,一路廝殺,最后君臨天下的劉邦他心知肚明,因?yàn)樗彩且粋€成熟的政治家,可最后的結(jié)果呢?此事公開是公開了,可劉盈終究沒有被廢,劉如意也沒有成為太子。無論呂雉在這之中做了怎樣的努力,其實(shí)都不是最重要的,其實(shí)這件事,最終還是由劉邦決定的,如果他堅持廢太子,沒有人能違抗,可他沒有,這只能說明,戚夫人在劉邦心中的地位,到底沒有高到哪里去,那一句立劉如意為太子,也只不過是一時興起,口頭說說罷了,他沒有為戚夫人和劉如意考慮后果,換言之,沒有想到保護(hù)好他們,這樣的喜歡真的是喜歡嗎? 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如同對待一只金絲雀,他豢養(yǎng)她,給她看似尊榮的一切,可在這之后呢?是劉邦明明看到了波濤暗涌,看到戚夫人身處漩渦而不自知,可他卻沒有在任何時候點(diǎn)醒過她,甚至也沒有為她想到以后,縱觀整個漢朝歷史,帝王之愛,無論是雨露均沾,還是獨(dú)寵一人,當(dāng)一個皇帝真正動情之時,都會為了心愛的女子計之深遠(yuǎn),所以漢景帝除掉栗妃,漢武帝廢掉陳阿嬌的時候決絕不容反抗…… 劉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了戚夫人的結(jié)局,可戚夫人卻不知道,她太傻了,不顧一切的對劉邦付出,去爭寵,她甚至天真到了在劉邦死后還作詩觸怒呂后,這樣的一個女子不懂后宮險惡,以為劉邦就是自己的終身依靠,最終慘死,她到死都還怨恨呂后,就像世人也一直覺得是呂后的嫉妒害死了她一樣。可她不知道,其實(shí)從一開始,讓她最后落得如此下場的,不是別的女人,而是她的枕邊人。那年初見,劉邦給她的,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參考文獻(xiàn) 《漢書》 司馬遷《史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