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和箭? 這個武器很遠古,在原始聚落時期,先人們利用非凡的智慧在漁獵過程中發(fā)明了弓箭。遠在中國新疆鄯善洋海古墓出土的弓箭,(4千多年前)就是很成熟工藝的復合弓箭了。在這以前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演變的成長期,從簡單的弧木或者竹板條拉條繩索到用膠加牛、鹿筋敷鋪纏貼加固牛角。使弓更增強了張彈力度,更加劇了力道之勁,使射出的箭更遠更猛更勁更疾更具有殺傷力。 最初的箭稱矢,是小硬桿削尖后尾加雁雕翎羽以助浮穩(wěn)平行長飛。后嫌木桿尖鈍,不夠銳利,又用石或獸骨磨出尖鋒綁于箭尖以增加殺傷威力,此磨制的箭稱“鏃”,后來有了青銅和鐵,遂棄石、骨而改用青銅和鐵鑄造,這種金屬更加鋒利,殺傷力大大提高,這種鑄造的小箭頭稱“鋌”。 這是古時短兵冷器時代唯一的長距離攻擊制敵的武器,它的優(yōu)勢突顯,使人生畏。也誕生了許多使用此器械的能手圣者。在我國上古神話史上就有“羿射九日”,有堯時的大羿,其徒逢蒙;有夏王朝太康時的有究氏后羿,其徒寒浞。更有羿求西王母不死藥,嫦娥偷食而奔月的美麗傳說。 再后來有賣弓賣箭的女兒褒姒紅顏禍亂宮廷,致使西周裂變東周。東周時有神射手養(yǎng)由基,還有戰(zhàn)國時列御冠寫的《列子·湯問》一書中的紀昌“不射之射”為弓箭使用的最高境界。還有漢武帝時飛將軍李廣,臂力過人,箭法如神。見有虎伏草叢中,張弓射箭,中矢不動,近視乃巖石臥地,如虎形。視箭入石幾寸許。有唐代盧綸寫的詩《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可見李廣神箭的威力。 有關于弓箭的成語有:驚弓之鳥、杯弓蛇影 、藏弓烹狗 、襲冶承弓 、烏焦巴弓 、鳥盡弓藏 、左右開弓 、盤馬彎弓 、克傳弓冶 、強弓勁弩 、躍馬彎弓 、杯弓市虎 、櫜弓戢矢 、楚弓復得 、弓折刀盡 、草船借箭、彎弓飲羽等,充分說明了古代弓箭和國家的命脈息息想關,十分重要。 烏號弓是黃帝使的弓,有《淮南子·原道訓》:"射者捍烏號之弓,彎棊衛(wèi)之箭。" 高誘注:"烏號,桑柘,其材堅勁,烏峙其上,及其將飛,枝必橈下,勁能復巢,烏隨之,烏不敢飛,號呼其上。伐其枝以為弓,因曰烏號之弓也。一說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龍而上,其臣援弓射龍,欲下黃帝,不能也。烏,於也;號,呼也。於是抱弓而號。因名其弓為烏號之弓也。"后以"烏號"指良弓。還有:“龍舌弓、萬石弓、游子弓、神臂弓 、靈寶弓 、震天弓、軒轅弓 、霸王弓、落日弓 ”。 到了宋代還有很多種類型的弓如:長硝弓在北宋前期的巨大影響力。闊閃弓是北宋中期以后軍隊裝備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弓制。插鞘弓(北宋時期還有一種“截硝弓”的記載,可能為同一種弓式)可見插硝弓是北宋中期較為常用的武器。金線烏鞘弓,又稱金線烏梢弓,在軍隊中使用并不廣泛。 箭有:八夭:箭類的總稱。中國古代的八種箭。〈周禮·夏官·司弓夭〉:"常六弓四弩八夭之法。"八夭為枉夭、挈夭、殺夭、候夭、恒夭、痹夭、。枉夭和挈夭,可以帶火發(fā)射,用于守城及車戰(zhàn),殺夭與候夭,用于近射和田獵;恒夭和痹夭用于散射:夭和夭用于遠射。還有其它名稱的箭如:匕、飛鳧、飛芒、烏龍、月牙、大羽、無羽、木羽。箭有三棱、四棱、帶倒勾等。 由此知道弓和箭的關系是二者合一,箭為鋒芒,弓為動勁。 弓和箭有有形和無形之分,有形則是實弓實箭;無形則是智者是弓,勇者是箭;伍子胥是弓,專諸是箭;燕太子是弓,荊軻是箭;施恩是弓,武松是箭;官長是弓,兵卒是箭;命令是弓,執(zhí)行是箭;小人是弓,君子是箭。 公丕剛于陽歷12月31日
|
|